《〈论语〉导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202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论语,理解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论述。 2.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名著论语的兴趣。 3.理解并背诵名言警句,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结合自身体会理解论语。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教学思路】 【教学方式】 1.诵读法。 2.讨论点评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演说论语视频片段,时长五分钟。 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共享含英咀华之乐。 二、检查预习 宋儒把论语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

2、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三、孔子的思想主张 思想主张 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 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此为例,阅读课本第85页,尝试归纳教育思想。 四、常见句纠错(阅读时结合具体语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时”的意思。 时“时”字在周秦时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

3、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忍 一般人把它理解为“容忍”“忍耐”,不好,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讨伐季氏的条件和意志,而且季平子削弱鲁公室,鲁昭公不能忍,出走到齐,又到晋,终于死在晋国之乾侯。这可能就是孔子所“孰不可忍”的事。贾子?道术篇“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这“忍”字正是此意。 五、课堂探究 (一)阅读示例 关于君子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师生交流 课文中觉得哪一句对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们交流体会。 【教师示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段话阐述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历程。通过后天的努力,到30岁时建立心灵的自信。慢慢地,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物质的东西越多越容易迷惑。到了50岁时,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到了60岁时,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理解与包容。到了70岁,

5、便从心所欲。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动力。 六、齐诵颁奖词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七、结束语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归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泰而不骄、劳而不怨,希望同学们都争做一位有道德、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八、作业 1.抄写论语中的格言警句,至少五句,并翻译。 2.阅读杨伯峻先生编写的论语译注。 板书 论语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