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751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初中语文教育的整体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以板书为主的课堂信息传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此为背景,结合我国现阶段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我们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理应得到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肯定。 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情境,引入教学内容 情景设置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阶段,不仅仅能够为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提供自持,同样还能够保证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来

2、进行新课程的导入,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声音来吸引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之一。例如在斜塔上的实验一课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书本中所没有的现代的比萨斜塔,并通过音频的形式为学生介绍比萨斜塔的故事,以此为基础开展新课程,自然就能够引发学生对斜塔上的实验的好奇了为什么要进行实验?实验的内容包括哪些?等等。“入境始与亲”,学生在体会斜塔所独有的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我会顺势引导,让他们产生好奇心理,这样接下来的课程氛围的营造和课堂节奏的把握也就更为容易了。 2.激活想象,提供真实材料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总,学习兴趣对其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而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其提供真实的材料,不仅仅能够

3、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课程内容的欲望,同样也能够为其想象力的腾飞插上一双翅膀。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大屏幕来为其展示生活中一些小故事、小问题,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很多事情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通过让学生讨论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显然能够增加他们对本课的理解,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接下来就可以顺势引导,完成本课程的讲解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1.变抽象为具体,展现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调动,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那些教师通过言语不

4、容易讲清、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 2.再现生活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的再现,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同样的,一篇文章中所蕴藏着的作者的情感,也同样可以凭借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予以再现,为学生情操的陶冶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讲解古代寓言二则一文时,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往往很难真正意义上地了解这两则寓言代表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调动其情感因素。因此我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小视频,将我自己所做的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幽默、欢快的气氛中体会这两则寓言的内

5、容了,加之我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充分的领会寓言的精神内涵了。 三、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入信息手段的几点感想 1.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在实际的课程安排过程中,不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帮助学生营造氛围、加强理解固然是不对的,但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过多的采用课件,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反而会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原有的理解和感悟的退化。 2.多媒体的内容要科学、要优化 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材文本信息入手,设计课件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经过结合自身的教学教法、学生的理解能力加以改造之后才能够投入课堂教学中。 3.统筹兼顾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可否,但是传统的教学教法也同样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起到互补作用,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的重视。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