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0101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通过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试题分析是在考试或者练习之后,教师对其试题讲析和评价的一种课程,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复习课,也是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授课。这种课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规律、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上好试题分析课,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试题分析课呢? 一、分析总体情况 就是教师通过认真做好试题分析,系统地收集各种数据,从而对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给予确定,反映出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下面的“讲”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因

2、此,试题分析是整个评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讲”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因其工作量大而常常被许多教师所忽略。每次测试后,不少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节奏上所谓的“连贯”或“一鼓作气”,总是在评卷完成后没有来得及认真分析就仓促地进行评讲,虽然能较快地完成任务,但显然课堂效益很差,达不到教学的要求。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试题分析呢? 1、评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之前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如有参考班级还应了解对应数据,以确定本班级成绩状况,各人所处的位置。对本次测试中进步明显者,明显不足者等,将有关情况分类统计,落实人头,做

3、到有的放矢,在这基础之上,才能提高分析质量。 2、评试题的考察范围。进入高三首轮复习阶段,几乎每一次考试都是侧重考查学生在某一部分(或单元)的学习中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试题信息量大,题目从考查目的可大致分为知识性题目、技巧性题目和思维性题目三大类,教师可将试题的题目按这三种类型先分类,再根据试题分析中得出的各题得分率,就可较为客观地知道本次考试中学生主要出错的题目在哪里,是属于哪一方面的缺陷,做到心中有数。 3、评试题中的典型题。在课堂上,把试题逐一分析,时间上既不可能,从学生实际来说也无必要。因此,在课前,教师应该结合上面的统计情况,有选择的精选一部分典型题。所谓典型题

4、,即那些与高考中经常考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或者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考题及学生在卷面上的有独到见解的题或出错较多的题等等。 二、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分析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堂教学,它主要是根据“评”的结果去补救、矫正。那么,如何讲才能落到实处呢? 1、考后速评,把握时效性 试题的分析应注意及时性,一般试题应在考试的当天或第二天批改完后及时分析,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考试刚过,学生的大脑神经仍然很兴奋,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均甚为强烈,此时,分析效果最好。如果久拖不评或测试过后好几天,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了的时候才分析,会严重挫伤学

5、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数学分析课一定要注意时效性。 2、激励斗志,增强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经常受到教师的赞扬等等。即具有好胜性和荣耀性等心理倾向。数学分析课应保持和强化这些心理动机,因此,表扬激励应贯穿于整个分析始终。例如,点名道姓宣读最高成绩获得者,有时可把表扬面扩大到80分以上,点名道姓表扬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学生,特别是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对于那些本身基础不好,本次考试仍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应从他们的试题中捕捉闪光点,对他们在卷面上反映出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当然,对一直较好学生也要激励

6、他们找差距,要他们更上一层楼。总之,通过分析,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 3、突出重点,讲究针对性 一份试题测试完后,每题的得分率不尽相同,分析时所花精力与时间也应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学生实际,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师在分析时要有所选择,重点应放在得分率在0.3-0.7之间的题目,结合学生存在的易混点、多错点,讲清每道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所占的地位,考察角度,考察的能力层次,对得分率在0.7以上的简单题只讲题眼,一句话点出即可。对得分率在0.3以下的难题,一般放在最后只分析思路,教给学生入门的方法,让学生深入课外去消化。分析课要针对难点,易混点、空白点、考点,要围绕重点

7、内容和典型题多做文章,详略得当,切不可面面俱到,但要有计划,通过试题分析后,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形成一定的系统。 4、以题带面,体现综合性 分析时,要引导学生领悟并思索解题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有无纵横联系,如何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结构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综合、运用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对具有较大灵活展性的典型题要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分析时,教师要善于以题带面。具体可通过 (1)一题多变,变换条件(推断等)多方设疑,提高学生临场应变能力,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 (2)一题多解,展示多种解题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多题一解-总结解题规律,引导学生对一道题目深入研究,透

8、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共同的规律,真正达到理解和运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以不变应万变。例二次函数是数学高考中永恒的话题,可拿一典型题讲解题思路,讲解题方法,讲解题规律。通过典型题的解答,使学生懂得这一类型题的解法。 5、分析错因,提高辩错力 高明的医生能给病人开出良方,关键在于能探明患者的病因。数学试题的讲评,关键在于能否开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样的“病”。一份试题,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概括起来有三种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

9、纸上做对了,往试题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老师应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学生,给出改进建议并提出奋斗目标即弄懂似非;力争有为。教师在分析试题时,要加强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等。 总之,上好分析课不仅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发现、解决教学疑难,改进教学,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总结吸收前面各阶段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所以在高中复习中,分析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予以充分重视!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