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181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情境如何创设,我个人有一些浅显的认识,我认为其基本思路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谈几点体会。 1 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一直以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传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利用好政治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

2、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如笔者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内容的导入部分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生长在这一年龄段的同学们都喜欢交朋友,然而每个人交朋友又会有自己的标准,那么你的标准有哪些呢?这一问题贴近于学生的切身实际,因而一下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总有一部分内容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如性格、脾气、素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这个问题与本课内容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因为这一情

3、境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强的亲和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情境应设置为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例如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据本地新西洋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私自拆开食品

4、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等现象,为此一项,每年超市要损失15至20万元。问(1)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2)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3)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 教学情境应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维空间 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以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

5、学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这样,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在情境中本身已有老师带有倾向性的提示,这样的情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在实践中是不足取的,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教学内容中,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学生王某到某小商品市场买礼品,拿起钱某摊上的一只玩具小熊看了看,然后放在原处,而钱某却以王某弄脏玩具为名,硬要他买下,王某不允,钱某当即破口大骂,甚至要动手打他,幸被别人劝住。在别人的劝说下,王某只好自认晦气,买下玩具熊。请评价材料中人物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回

6、答,由于从情境本身是看不出明确答案来的,因此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再让学生经过学习、讨论以后来回答,则问题的答案已不难得出。 4 应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做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地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用系统论的观点去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过程。在这里,教学情境应当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中的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极,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教学过程中师生情

7、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著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 教学情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经采用过的有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景、演示情境、动画情境、视频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等,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总而言之,不论何种形式,只要能服务于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都应该采用,而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对改变政治课在学生中不太受欢迎的局面,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受自身创造力的限制,不能在每一堂课都能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还需要和各位同仁合作交流。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