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355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 文章借助柱体体积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来论证主渠道与主阵地相融合的内在机理,探索主渠道与主阵地相互作用的结合点,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DOI10.15938/ki.iper.2018.02.02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主渠道,承担着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任务,主要通过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维和道德思维水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主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辅导员常

2、规教育来实现,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补充,坚持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于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研究并不多。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炳林和张润枝论述了日常教育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并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工作者的互动交流角度论证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蒋占峰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主渠道和主阵地两个关键环节的一个可行路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2但是这一论述仅在理论层面可行,在现实高校思政教育中鲜有专职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案例。马菲从辅导员自身优势角度研究了辅导员

3、承担思政课教学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但是作者对这一观点的论述仍然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层面,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王国珍和刘慧敏在2018年发表的文章中从主渠道与主阵地相融合的标准、途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角度对主渠道与主阵地相融合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主渠道与主阵地相融合提出新的思考。4 一、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主渠道与主阵地两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思政教育大系统的发展。思考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有效开展工作

4、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第一,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两股具有同宗性的重要力量。主渠道离开主阵地,教学过程就显得苍白无力;主渠道离开主阵地,教育过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需树立大局观念、整体观念,要从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入手,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渗透,将主渠道和主阵地紧密相融,最终形成教育合力,成为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新时期,主渠道与主阵地之间相互依赖性持续增强,教育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已然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主渠道教育与主阵地教育虽其工作内容不同,工

5、作方法各异,但各自的价值导向具有一致性,在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上相互贯通。二者均以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首要任务,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使命,以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着力提升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综合素质,这为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提供现实基础。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机融合,可以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实现显性与隐性两种教育的内外衔接,避免教育重叠或脱节、甚至是冲突的状况发生。 第三,主渠道与主阵地的职业角色具有协同性,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同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2018年12月4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协同联动,全员协

6、同参与。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是反思主渠道与主阵地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以往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事实所引发出来的问题,不仅反映出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也拷问两支队伍的建设机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理念。基于这样的背景,加强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促进主渠道和主阵地优势互补,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机融合则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第四,主渠道与主阵地在理论与实践、行为与认知、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主渠道有主阵地无可取代的重要功能,主阵地有主渠道无可比拟的重要功效。思政理论为日常思政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宽广的道路。同时,日常思政教育为思

7、政理论教育提供现实基础,深化和巩固理论课的成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提供有益补充。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相互补充可以将一些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环节“外包”出去,使教育服务由“内部化”逐渐走向“外部化”,以弥补单方开展工作的不足与缺陷,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获得双丰收。 二、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机融合的模型解读 我们首先利用数学中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立体图”,见图(1-1)和图(1-2),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含义。 三、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工作思路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著名的马克思名言在其辞世后被镌刻在他的墓碑上,成为马克思留给后人的哲学使命。6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论是实践研究探索还是理论研究,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这一观点并没有太大分歧。不论是一线从事实践活动的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还是理论研究者都已经意识到各自为政,不相互配合,就不会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相互之间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习惯和工作评价等方面的差别性,使实现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机融合成为一个比较棘手和困难的问题。如何实现二者有机融合、深度融合,我们不妨从如下几方面尝试着探索实践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