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400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构建路径探索 本文立足于高职教育对现代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存 在的人文素质教育困境,提出了成功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的路径。构建“大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建立“三级课程”体系,落实“三全育人”机制。依据必需够用、系统性与可持续发展“三原则”开展教改,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当前,高职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但是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的偏差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亦即在强调高职人才专业技能培养时,忽略或削弱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这种现象明显违背教育的本质。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意义尤其重要,与普通本科的学生比较,高职生要扬长避短,

2、相比较而言,高职生的优势可以在两个方向得以实现,一是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二是过硬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换言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两大优势,即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这两个方面,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软硬件的结合工作做好了,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就会得以彰显。 在研究中发现,各地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呈现一种粗糙、凌乱、无序的局面,有的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有关教学内容体系,理论艰深,体系庞大,缺少针对性与实效性;有的尝试改革探索,但没有构建起严谨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亟待学理化与系统化,培养目标的规划、实施与效果评价缺少规范性与操作性。可

3、见,如何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困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抓好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育实践诸环节,是成功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的关键。 1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落实“大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看,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亦即教育的本质都应该是灵魂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说基础教育阶段是“为成功的人生奠基”,那么高等教育阶段则是决定灵魂的高度与丰富性。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靠优秀文化、经典作品的长期熏陶渗透,而不仅仅靠规定的极少课程、有限课时的课堂。应当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予以设计和实施,构建“大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尝试建立“三级课程

4、”体系,落实“三全育人”机制。具体实践路径是通过一级课程、二级课程与配套课程“三级课程”的梯级系统开发与实施,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机制,以期全面系统扎实有效地开展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大人文素质教育”要求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模式必须创新构建,实现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三级课程”体系设计如下 1.1 一级课程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群。我们的设想是,重点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职业人文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构建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该课

5、程群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主干框架,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关键作用。 1.2 二级课程职业人文素质课程系统。一、二级课程设置及区分的依据是有关人文素质的广义内涵与具体内涵,二级课程系统所要解决的是有关“高职”、“人文”与“专业基础”的关系问题。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为目的,对高职文化基础课程体系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研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基本的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应用写作、沟通交际、艺术修养、美感品质、人文知识等职业通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并升华为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高雅志趣和人文情怀,让学生做一个“职业人”,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

6、持久的职业热情,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企业行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潜力巨大的合格高职人才。 1.3 拓展课程活动育人与文化课程,可称作延伸性拓展性活动课程。为了解决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较少的实际情况,应加大第二课堂开发力度,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开展品牌主题活动,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内涵养成为目标、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核心职业能力教育为特色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等五大品牌主题活动,拓宽素质教育培养渠道。二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尝试

7、建设专业学术、理论研究、身心健康、文化艺术、公益服务、创新创业等多种类型的社团,举办社团主题实践活动,调动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社团星级化管理。三是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独特优势,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致力于学生成才的教育目标,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完善“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和途径,统筹规划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创建奋发向上、宜工宜学的校园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三者高度统一的校园氛围,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在“三级课程”的实施中,要注重校本课程等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 2 在教学设计

8、中落实“学生为本”的理念 2.1 必需够用原则。这是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必需为依据,以够用为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时候严格把握切实用好这一基本原则。高职课程的一大误区是照搬照抄本科课程,变成本科课程的“压缩版”,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走偏,让毕业生变成“四不像”。破解这一顽疾的办法是,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摒弃“学术教育”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在面向学生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指标设计成一系列知识能力素质模块,并且要进一步将授课模块设置成专题或工作

9、任务包,采用专题讲座、工作任务导向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即便是讲授式课堂教学,也要牢牢把握精讲多练的基本授课思路,采用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教法,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手脑并用,内强素质,外练技能。 2.2 系统性原则。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抓牢课前、授课、课后“教学三环节”,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机制落实到位,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第一个环节,课前准备包括师生两个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学案,其中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引领及情景教学法的参照运用可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值得倡导实验;学生要根据学案巩固预前知识,

10、做好预习,带着问题、材料进教室。第二个环节,授课阶段教师要实现由“授受范式”向“对话范式”、由“接受方式”向“发现方式”教法的转型,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小组学习和案例教学等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思考,拓宽思路,树立自信,形成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提升素质。第三个环节,课后作业主要是延伸性拓展性学习活动,教师要跟进辅导,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网络、社会资源,进行参观、考查、调研等专题(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结合专业学习组织开展职场体验,通过活动课让学生自主体验与探究,巩固内化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作为配套措施,要建立科学

11、有效的大学生素质评价标准系统,助推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3 可持续发展原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夯实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奠定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与良好素质。必须探索与实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将上文探索的课程设计与教法设计认真予以落实,遵循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并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校情因地制宜予以创造性的实施,经过一个阶段的持续努力,就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通过“大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的系统性构建与有效实施,培养学生思想的高度、行为的向度与职业根基的厚度,让他们立得牢、走得正、行得远、飞得高,成为德才兼备的现代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而打造高职教育的品牌特色。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