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502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当前社会发展离不开自动化专业的贡献, 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多,根据当前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就业趋势, 不断进行教改, 以期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本文提出了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并给出了几条具体的适合本专业教学的实施办法。 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自动化已经走出了工厂, 并在交通、农业建筑、办公场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化作为从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出来的与电子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学科, 当前社会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 根据对往届学生毕业去向的分析和调查,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有20%的学生继续深造, 50% 55%的学生在各种性质的工厂就业, 15%其它行业就业, 5%考取公务员, 另5%的其他情况。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 提出以下方面的建议(1)从学生就业考虑, 自动化专业本专科毕业生, 如果具备现代自动化系统的合理知识结构, 具备研制、开发、维护和运行系统的基本能力, 就一定会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 就能很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岗位。(2)从现代工程应用角度审视一个现代典型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素, 分析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学生应该从中学习那些有用的基础

3、知识? 掌握哪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 具备什么样基本能力(理论、技术、应用、工程)? 学校制定什么样的课程体系? 讲解哪些课程内容? 开设哪些自动化工程应用类型实验? (3)在加强基础的同时, 如何充分考虑突出特色。 二、高职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设计 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包括(1)专业内容经典与现代融合,既有100 多年前提出的专业基础理论,又有兴起于当今的高新技术。(2)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层面,要求既能理论分析,也能设计实现,又能动手操作,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3)人才需求实践性与创新性突出,要适应各个工程领域的实践性

4、和创新性要求,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专业内在的综合性,强电与弱电的综合、硬件与软件的综合、元件与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设计的综合、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综合、经典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等等,每一对综合都包含着相互协调、关联与制约的对立和统一。(5)毕业生去向的广泛性,本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可以是任何一个工业行业。这种去向的广泛性对毕业生的适应性和专业口径宽广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为了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就要做好学校与社会的接口,明确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我们把专业培养目标的主流模式定位在工程应用型,同时倡导多样化模式。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可选择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

5、、工程研究型等多种模式。同时按照“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的理念,构建复合型人才模式;按照“因材施教、扬长保底”的理念,构建“合格+特长”人才模式,通过不同的选修课、辅修课、二学位以及相应的课外活动来实现多样化模式。 (二)教学计划与企业需求不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的普及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自动化技术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广阔的就业范围,如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安全领域,工厂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领域,工业电子设备、监控设备、家用电器的安装、调试、运行、

6、维修领域,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进行控制的领域。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原则上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领域)或技术(领域)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说的更直白一些,是为企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因此,企业的用人标准,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标准。根据国家高教司、省教委的总体要求和高职生源的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在修改教学计划时必须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线,以岗位群为依据,重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兼顾常用工具软件的熟练使用,常用试验手段的掌握;加强对我国现行规范和标准(如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应用维护、用电安全、电气等)的学习和使用;网络工程、软硬件开发能力;电子产品、

7、家用电器的质量检验技能;大型数据库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焊接、布线、安装等技能;制图和读图的能力。企业需要上手快、后劲足的专业人才。 (三)不断改进专业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育的技术水平 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始终将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地探索、推行及总结有利于全面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项目化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项目化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教学模式,它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加强彼此间的协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的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利用“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 年久经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我院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加强了同社会的联系,千方百计寻求并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办学,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