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2)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05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2)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2)_人教新课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小池教学设计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

2、,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教学目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认识

3、4个生字。“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

4、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知道大屏幕上的图片是哪里吗?(出示趵突泉的图片)你怎么知道是趵突泉吗?2、(出示后面趵突泉图片)请学生观看。问题:谁去过趵突泉?你知道关于趵突泉的哪些知识?3示关于趵突泉的知识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倚千佛山,北临大明

5、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一座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是泉城济南的标志,也是泉城三大名胜之首。 济南被誉为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特色。趵突泉是七十二名泉之冠,趵突泉群是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公园内泉水众多,有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等共计27处名泉。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的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刻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4出示喝泉水的图片,学生感受泉水的甘甜。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景物入手,便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同时

6、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二)学习过程:1、出示小池、南宋、杨万里(板书)教师解释宋朝距离现在的时间是1千年。让学生感受到从古时候我国就有如此美丽的景物。2、出示:池 惜 阴 晴 柔 露(1)请学生组词。(2)同桌互相检查后小组交流。3、赏读诗,内化意境。(1)示范读后,提问: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通过哪里知道的?逐句分析:诗题“小池”,是小池塘的意思。泉眼:是泉水的出口。惜:爱惜、舍不得。细流:细细的水流。照:映照。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尖尖角:指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在分析诗句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图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感受。4、小组合作将诗歌的后

7、两句解释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已有的诗歌经验,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受。5、教师出示正确的诗歌意思。6、出示小池和趵突泉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他们的相同之处。观察后,出示污染后的趵突泉,让学生感受污染后的趵突泉,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意图:通过对小池和趵突泉的观察,让学生观察到水的清澈透明,感悟到我们祖国大好河山,同时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7、思考: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保护环境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身边的人和事物,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8、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声音读小池,再次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9、通过朗读这首诗,思考诗中介绍了哪些事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10、画一画:(1)除了诗中的这些事物,你还想加上什么景物,让它变得更美呢?请同学们拿出图画本,将你心目中最美的小池画出来。(2)展示图片(三)课后作业请家长帮助将给画配上诗,完成诗配画!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