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一分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43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一分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一分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一分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一分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一分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4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说课设计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第1课时 分一分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

2、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

3、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教材分析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分一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一分认识物体中的内容。教材前后编排“分一分”和“认识

4、物体”是因为学生对物体的认识是从生活体验入手,首先感悟的是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等。这种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就是分类。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认识是通过分类来进行的,即将形状相同的分一类。可以这样认识:分类是为认识物体做准备,认识物体是结合分类来进行的。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对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并不难,但对不熟悉的物品要正确分类则有一定的难度。(2)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分类的经验:比如厨房里盘子放在一起、衣柜里上衣放在一起、笔都放在笔盒里等,学生能解决如何分类的问题。但在语言表述分类的过程、用多种分类标准分类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

5、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物体分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经历简单分类和推理的过程,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4)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分类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5)教法、学法教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思的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动手动眼动脑。这样既有丰富的学习经验,

6、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法: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去参与学习、思考,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达成学习目标。(6)、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成6个环节。1、故事描述导入,诱发兴趣这个环节我从几种导入方法中选择了故事描述法。我先用大屏幕展示主题图,师讲述故事:“看调皮的小猴子被妈妈批评了呢,小猴子做了什么坏事呢?”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指出房间被弄乱了,需要整理,进而引出怎么整理,怎么分类。我为什么选择这种导入方法呢?因为把房间弄乱是孩子们都做过的“坏事”,这样导入,最贴切孩子的实际生活,是“数学在生活中来、用到生活中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让孩子知道在家里不用任性,东西

7、应分类存放,这样学生得到教育,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2、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我在探求新知时,按照“实物模型图形实物”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首先给彩笔(实物)分类,然后给(模型)学具分类、接着给图形学具,最后给实物分类。(衣服、袜子、水果、饮料等)。在分类时,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直观感知在“种类相同、颜色不同”的情况下,在完成课堂活动第一题时,师将学生代表性答案投影,学生简评,既能让学生订正答案,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做答案时也要注意美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写字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在这部分,我提出:“平时在生活中,

8、你还见到过哪些和分类有关的现象,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让学生回忆生活分类的现象,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有关分类的生活图片,让印象中的情境呈现在课堂上,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既能明确分类的重要方法,进一步感受分类与生活密不可分,再一次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符合课改精神。4、u课堂小结在这一部分,我提出了:“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的问题,让学生回忆总结本课。学生不但回顾了本节课的收获,而且通过老师的提示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方法多种多样,自然而然地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u5、布置作业在布置作业环节,我设计了:”请同学们回家后,利用今天学到的数学本领在生活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把自己的书包,或家里的

9、书柜、衣柜分类整理好,做一个生活小能手!”的作业。这是操作性的作业,时间可能在10-40分钟左右。这种作业巩固新知的效果好,学生也很喜欢,家长也很开心,和谐了家庭、学校的关系。6、u实践运用在实践运用环节,我设计了两个个活动。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用学会的分类,把小凳子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重叠好。这个活动既紧扣学习内容,又为课堂结束活动做好准备。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分一分、排成两队出教室的活动结束本课,这种结束新课的方式,既是对本堂课教学效果很好的、有力的展示方式,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的一个应用,起到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7.说板书我的板书设计成课题下面用放射型箭头指出常见的分类标准的

10、样子。这种设计,能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地看出分类有很多标准。从总体来讲,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特色是用几个生动、形象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来贯穿全课,实践了寓数学思考于生活情境中,寓自主探索于操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数学教学理念。先由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引发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愿望和兴趣,接着让学生在操作、在分组的合作实践活动(操作、讨论、交流分享等)中主动体验、理解“分一分”的过程,弄清按什么标准分,可以怎样分,掌握一定的分类方法。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要提醒的是:这节课,老师一定要注意调控好课堂,组织好教学活动。住这种有丰富活动的课,对一个年长的老师来说都富有挑战性。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