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妈妈的账单 (12)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032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妈妈的账单 (1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妈妈的账单 (1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妈妈的账单 (1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妈妈的账单 (12)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妈妈的账单 (12)_人教新课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教学目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

3、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

4、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二、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

5、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四、教学准备1、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1、板书“060”2、质疑:看到这个不等式,你有什么疑问?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懂,明白这个不等式是怎么一回事的。4、板书课题“妈妈的帐单”(读题,质疑),结合上超市的生活体验理解“账单”,强调“账”和“帐”的区别。(跟老师一起来写写“账单”的“账”字,是“贝”字旁说明跟金钱有关系,千万不要写“巾”字旁。)【设计意图:利用不等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6、。指导“账”字的书写是因为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也会误写成“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看题目20的右上角有个什么符号?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谁能告诉大家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画出难读的词语、读熟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抓出重点句子做好批注)2、自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先画出来然后反复地读,实在读不懂的待会儿班上交流。4、有读不懂的地方吗? 3、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画出了一些难读的词语,和老师预设的差不多。谁有信心把这些词语读好?(出示难读的词:小彼得 索取 报酬 款项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指名读 全班读 4、这些难读

7、的词语读好了,下面我检查一下课文你读熟了吗? 5、我们怎样来读懂这篇略读文章呢?(借助于课文前面的导语。) 生自由读后指名汇报本篇课文的阅读要求:(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好,下面我们就根据这3个阅读要求来学习课文。6、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上“索取 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塞进”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8、? 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水平不断加深,而且有所感悟,当学生做到了这点,对生字词的理解也能略知大概了,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感知写作线索也就水到渠成了。(三)、研究账单,感受母爱的无私。过渡:让彼得如愿以偿的是一份账单,让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 这究竟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我们先来研读彼得的账单。1、学习彼得的账单。A、出示彼得账单。B、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读,你觉得能读好了就举手。指名朗读。C、谁还想再读一读,那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想,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出示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 )的孩子,因为他(

9、)。(懂事、勤劳、听话)生自由读指名学生回答。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研读“妈妈的账单”。A、(出示妈妈的账单)同学们,谁愿意来读一读。那么多人想读,你们先练一练,读好了,再展示给大家听。B、指导朗读,适当评价。C、我们把账单读得很流利了,虽然都是账单,但老师相信带给你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请你仔细对比读读妈妈和彼得的账单,看看有哪些不一样?是啊!多么不一样的账单啊!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

10、,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却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小朋友,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这是一份( )的账单,对啊,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呀!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师: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心中百感交集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拥上心头,十个炎热的夏天、十个严寒的冬日、十个温暖的春天、十个金风送爽的秋日。十年,3650个日日夜夜,妈妈一直是陪伴着自己成长。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D学生进

11、行写话训练:(学习、生活、玩耍、早上、中午、晚上)清晨,我起床了,妈妈( );那日,我过生日,妈妈( );那天,我生病了,妈妈( );有一次,我犯了错,妈( );我进步了,妈妈( );阳春三月,妈妈陪我( );金风送爽的秋日,妈妈陪我( ); 炎热的夏天,妈妈陪我( );寒冷的冬日,妈妈陪我( );学习上,妈妈( );生活上,妈妈( );师:妈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点点滴滴,说得完吗?道得清吗?小彼得的妈妈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合起来也是E、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0”其实代表着什么?(汇报,板书:母爱 )F、十年中,妈妈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汗水,却让小彼得付

12、0芬尼,一份账单告诉我们母爱是无私的。(板书:无私)G、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吗?师: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指导感情朗读:找一生读:小彼得,读了妈妈的账单,你感到羞愧吗?读出你的羞愧。找一生读:小彼得,读了妈妈的账单,你感到羞愧吗?读出你的羞愧。找一生读:小彼得,读了妈妈的账单,你感到羞愧吗?读出你的羞愧。齐读:小彼得们,读了妈妈的账单,你们感到羞愧吗?读出你的羞愧。(四)、拓展阅读,感恩母亲。1、这就是一份智慧妈妈的账单,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却让彼得羞愧万分。这就是一份智慧妈妈的账单,一个个看似什么也没有的“0”却让我们和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

13、无私。(总结板书)那母亲这份工作到底值多少钱呢?美国作家克里腾登指出,母亲的工作是一种“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得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此话怎讲呢?请同学们读母亲的工资。 读过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请拿起笔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五)、给自己布置一份作业。师:同学们,读了妈妈的账单母亲的工资,你们想给自己布置点儿什么呢?【在拓展延伸中,学生在语言积累与理解力的有机配合下,过渡到写法与生活实践的运用,实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层层推进,学生的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师: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六)、板书设计:妈妈的账单060 母爱 孝顺无价 一辈子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