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70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七课 石头书 教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

2、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知识与技能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

3、,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学会认读5个生字,书写10个生字。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

4、解有关石头的知识。【教学难点】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你都读过哪些书? 师:这些书有什么特点? 师:一页一页,有字有画,告诉我们知识。同学们归纳的真好!师:同学们,你们听到过“石头书”吗?石头书是什么样?它有什么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课文石头书去看看吧! 2. 板书课题石头书。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

5、人队、又叔、圣怪、某媒、灰炭、亦迹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印”左右结构。注意笔画之间的紧凑。“壳”为上中下结构,上面是“士”字。“迹”为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竖撇。(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有着刨根问底精神的川川和磊磊从勘探队员那里得知了许多石头书的学问。3. 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6您在看什么呀? 书?哪里有书哇? 这书上有字吗? 这书上有画吗?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4. 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 yn j kung c gui sh

6、mi tn k kn p脚印 足迹 矿 物 一册书 奇怪 叔叔 煤 炭 贝 壳 勘 探 趴在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词语理解:勘探:寻找有开采价值的矿床,查明矿藏分布情况。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 (第 15段):石头就像书。第二部分(第6-11段):石头书上的内容。第二部分(第12-14段):石头书的作用。2.第一部分(1)品读第1-5自然段,川川为什么好奇地问? 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川川

7、和磊磊对勘探员叔叔的话感到难以理解。 (3)哪些词语说明石头书也是一页一页的? 石头一层一层的。(4)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运用了什么修辞?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 反问 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5)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3. 第二部分(1)品读第6-11自然段,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你是怎样理解“不禁”的?“不禁”抑制不住,不由得。 川川和磊磊认为勘探叔叔只是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就称之为石头书,理由不够

8、全面。 (2)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 雨痕,雨点留下的脚印。 波痕,波浪留下的足迹。 矿物,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3)石头上的画指的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化石 化石,是生活在过去地质年代里的各种动植物的遗迹.古生物死后,它们的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高温、高压形成了化石。 化石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地球生存活动的历史,人们根据它能够推断环境,了解地壳变迁,还能指导人们寻找宝藏。因此,化石又被称为“地球历史的解说员”。(4)“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 “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 这些能告诉我们什么?这是树叶,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

9、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告诉我们,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这告诉我们,又过了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4. 第三部分(1)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刨根问底“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川川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2)石头书究竟有什么用?文中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它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说明石头书还有其他的作用。 (3)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石头书上的“字”是指雨痕、波痕和矿物,石头书上的“画”是指化石。石头书还能告诉我们地球演变的过程从而帮助勘探队员寻煤炭和矿石。(4)

10、你能说说石头书还能告诉我们什么?能重现往昔的自然环境;它能揭开生命起源的谜底。师: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走进大自然,看看还有什么可以被称为书的?星星书 北极星能指引我们辨别方向云朵书 天上的云朵能告诉我们天气变化。昆虫书 蚂蚁搬家就要下雨5.口语交际: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所以石头像书。因为石头上有画,所以石头像书。因为石头上有字,所以石头像书。因为石头能告诉我们知识,所以石头像书。6.知识拓展:你们还见过那些石头?他们是什么样的?7.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石头的图片资料。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

11、 教师总结: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五、课堂练习1.我会写词语(聚精会神)地看 (好奇)地问 (光秃秃)的石头 (厚厚)的书 刨根(问底)2.我会组词。探(勘探) 矿(矿石) 煤(煤炭)深(深度) 扩(扩大) 谋(计谋)六、作业布置1. 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2. 分角色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石头 书 一层一层 一页一页 雨痕、波痕、矿物 字 化石 (树叶贝壳小鱼) 画 学问还真不少 【教学反思】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讲解石头书的字、画、知识、作用时,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对雨痕、波痕以及矿石有直观的了解。对于矿石的理解,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钻石、红宝石、煤炭等图片,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遇到“化石”时候,老师总结概念并进行相应的讲解辅助理解。最后通过反问学生“刨根问底”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具备这种学习的精神。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