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素材-语言表达|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90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素材-语言表达|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素材-语言表达|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素材-语言表达|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素材-语言表达|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素材-语言表达|人教新课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言表达专项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我们的课余生活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

2、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翻翻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 再回忆一下,前一段时间的课余生活是不是很丰富,很有趣?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可以说一说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可以评一评

3、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再说一说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讲名人故事最近,你读了哪些名人故事?请把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讲的同学在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听了以

4、后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交流。3.秋天的快乐秋天里,我们和爸爸妈妈去摘果子、看红叶,和小伙伴去放风筝、捉蛐蛐让我们交流一下在金秋时节做的事情, 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4.观察中的发现小丽:我观察夜晚的天空, 认识了北斗星。小明: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小红:我一碰含羞草,它就闭拢叶子。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自由组合,互相交流。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已经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把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和同学们交流。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 再商量一下用什么方式

5、向大家介绍。各组代表汇报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评一评,哪个小组活动开展得好。6.风景优美的地方北京、香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这些美丽的地方多么令人神往!通过观看影视节目,通过课外阅读,通过别人的讲述,你一定还知道祖国其他风景优美的地方。你也可能去过一些地方。让我们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要尽量说得生动一些,使听的人也想去。7.动脑筋解决问题生活中,你可能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先在泪组里把部问题提出来,选一个大家感受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解决,然后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还可以评一评, 哪一组问题提得好,办法想得好,表达得最清楚。8.夸夸我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人刻苦练习,能写一手好字;有的人喜欢看书, 知道的特别多;有的人心灵手巧, 会做各种手工;有的人热心肠,别人一有困难,就尽力相助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夸夸每个同学和长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再推举代表在全班说。最后还可以评一评, 看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