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人教课标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430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大小人教课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比大小人教课标版比大小|人教课标版一、目标导航1、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3、解决问题:能够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和符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准备了许多水果,邀请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教师边说边出示:3只小猴

2、子、4个苹果、3个橘子、2根香蕉(这几种水果凌乱地放在草地上)2、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多少?怎样才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3、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用学具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4、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5、演示:把主题图摆放成教科书第17页的图,整理成象形统计图:3 4 3 26、让学生动手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猴子?有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香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在相应的图下出示数字(3、4、3、2)。7、引入新课:这些物体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数字也有大小,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引出课题:比大小)。(二)引导观察,理

3、解新知1、观察已整理好的象形统计图,问:从这幅图中小朋友发现了什么?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1)一只小猴刚好可以分到一个橘子。(3和3同样多,3和3是相等的,3等于3,3=3)。(2)同理导出:34,43。(3)你是怎样认识“”、“”的?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左边大,大于号;右边大,小于号”或“大于号开口朝左边,小于号开口朝右边”等。(4)用游戏的方式熟记这三种关系符号: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牌,教师举牌,学生说符号的名称。(三)深入观察,灵活运用1、继续观察主题图,问大家还能说些什么?如:(1)猴子的只数比香蕉多,不够分,主人应先让客人吃。得到:3大于2 2小

4、于332 23(2)同理,还可以得到:42,24等。2、创设情境:在草地上放着4个萝卜,跑来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够不够?(四)课堂小结,深化巩固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教师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大口朝较大数,尖尖朝较小数,大口朝左边大于号,大口朝右边小于号”。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

5、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

6、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开放练习:让学生用1、2、3、4、5及“”、“”、“”符号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

7、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