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540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能将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授引入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得数相同,算式不同。师: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不同的算式。请你也来试一试。生尝试。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多种不同的算式的分拆一个数。(出示课题)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师:请你尝试着来列乘法算式。生:每堆1个,有11堆,11=111 每堆2个,有5堆,还多1个11=25+1师:11=25+1这个算式是乘法和加法都出现了,要怎样计

2、算呢?生:先乘后加。生:每堆3个,有3堆,还多2个11=33+2 每堆4个,有2堆,还多3个11=42+3 每堆5个,有2堆,还多1个11=52+1小结:原来11可以被分拆成这么多不同的算式。探究二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样表示?生:21=210+1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回答。师:现在乘10变成了乘5,算式要怎样变化呢?生:21=45+1 师:同样都是21,可以有这两种分拆方法。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分拆吗?探究三师:想一想,21还可以怎样分拆?完成书上58页填空。学生汇报。小结:21可以被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混合运算。其实每个数都可以被分拆成乘与加混合运算的形式。三、练习与巩固练习一师:照

3、样子填一填,把数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生汇报。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观察后面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加数都比已知的一个因数小。练习二师:你同意小胖的观点吗?生:不同意。因为23=35+8,剩下的8元还可以买一张票。师:正确的算式应该怎样列呢?生:23=45+3 小结:一个数可以被分拆成多种不同的算式,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练习三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些填空。生回答。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师:这道题要怎样思考?生:就是把38分拆成有4的乘加算式。师:后面的加数要怎样?生:要比4小。学生交流完成。生汇报1、38=94+2 答:能搭9个正方形。2、38=123+2 答:能搭12个三角形。

4、3、38=66+2 答:能搭6座房子。小结:要求最多能搭多少图形,我们列出的乘与加算式中,最后的加数要小于已知的一个因数。课堂小结四、本课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拆成多种不同的形式的乘与加。课后习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五、课后作业“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

5、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6、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思考:请你写一个数,想一想,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它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2、练习册第38页、第39页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