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046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

2、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读拼音写词语。“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

3、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qiocu mnyo zhtng ndiyngd gngj xiol huhu二、我会写出近义词流传( ) 劳累( ) 传授( )三、我会写出反义词提高( ) 先进( ) 耐心( )四、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文后练习。 在家乡,黄道婆无私地向父老乡亲们传授崖州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棉花产量逐渐提高。她耐心地教人们用新式的工具纺纱织布。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她又潜心创造并研究出更先进的纺织工具,设计出一套轧籽、弹花、纺纱、织布的操作方法。她教人们(创造制造)轧车,有了轧车轧棉籽,就可以不用手剥了;她(改进改正)弹棉花的工具,把手拨的小竹弓改为用槌击的大弓。同时,她改进了纺纱的工具,把只纺一根纱的手摇车改为能纺三根纱的脚踏车。这种技术在当时是极为(进步先进)的。为了让纺织品更加美观,她又教大家把花卉鸟兽等各式各样的图案织进织物中。就这样在黄道婆和家乡人民的辛勤创造下图案生动色彩艳丽的乌泥泾被应运而生不仅便闻名全国1. 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2. 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符号。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潜心()闻名()4. 画线句子有毛病,请修改。修改为:5. 这段短文主要讲了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 和 。五、为什么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要陈列黄道婆的塑像和松江布?六、读下面的句子,思考括号里的问题,再跟同学交流交流。(1)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从这里你能看出少年时的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吗?)(2)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呢?)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