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小麦生产技术总结[1].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188064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小麦生产技术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作总结】小麦生产技术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小麦生产技术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小麦生产技术总结[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1 特征码 RNUFKUbVgnaDfWeNZgUy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 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 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 阻击病虫害、 “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 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 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 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 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

2、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 208 万亩,与 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 383.8 公斤,总产达 79830.4 万公斤, 实现连续 6 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2.9 公斤, 增幅 0.76%,总产增加 603.2 万公斤,增幅 0.77%。从成产三因 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 34 万,穗粒数为 31.1 粒,千粒重为 42.7 克(雨前 44.4 克,雨后 42.7 克) ,与去年的 33.8 万、30.5 粒 和 43.47 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 0.2 万头, 穗粒数增加 0.6 粒,千粒重减少 0.77 克。 第 2 页 二、我市今年

3、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 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 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 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 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 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 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 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 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 夯实麦

4、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 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 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 11 月底、12 月 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 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 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 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 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 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 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 第 3 页 农机、气象、电业、石油

5、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 发挥职能,积极支持抗旱工作,确保了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 3、技术服务到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在小麦备 播、播种、管理等关键时期,我们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 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近百场次,举办专题培训 会 34 期次,培训农民 15000 余人次,开办电视讲座 10 余期, 发布 50 余条农业短信,印发技术资料 10 余万份,大厅服务咨 询 50 期 300 余人次,多途径、多角度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 服务,真正把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抗逆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 中,落实到小麦生产中。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针对小麦不同生 育期遇到的不同问题,

6、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调查 研究,适时提出技术管理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小麦生 产提供了参考依据。如去冬今春小麦严重干旱期间,农技中心 组织土肥专家定期测试墒情,根据苗情、旱情,发 10 期抗旱简 报,36 条抗旱新技术短信息,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组成 12 个技 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群众采用新技术、新措施 做到节水、节时、节能,浇好保命水、丰产水。又如,小麦生 长中后期,我们针对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吸浆虫和锈病,组 织 26 名技术人员,四次深入田间踏查,对锈病和吸浆虫发生情 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提出防治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及 早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 4、示范样板

7、创建,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典型引路作用。今年以市 第 4 页 政府为总牵头人,在腰店、桑庄等乡镇创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 方的同时,涉农部门分别在全市 26 个小麦主产乡镇内,共建 “万、千、百、十”不同类型的小麦示范样板田 126 个,面积 达 25 万余亩,示范方内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粮食高产、 粮食增产、高产创建、探索模式、服务指导等方面大力推广了 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 约化。如腰店乡、桑庄镇示范方,特别是腰店乡黑龙村百亩示 范方,采取“六统一” ,规范有效地落实了关键措施,取得了较 高产量。据省农调队 5 月 19 日上午现场测验,百亩示范方,面 积 13

8、2 亩,亩群体 43.4 万,穗粒数 37 粒,千粒重预计 42 克, 按 85%折亩产 579.5 公斤。5 月 31 日邓州市农业 业局专家组又一次现场实测,亩产 584.9 公斤,发挥了很好的 示范带动作用,并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5 月 21 日省小麦 专家胡廷积、张世英一行在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邓州市委书 记刘朝瑞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到示范方现场进行观摩和考察,给 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5 月 23 日全南阳市示范方创建示范观摩 会在邓州召开,兄弟县镇平县组织其乡镇党委书记、农业局等 单位领导,来邓州观摩,现场考察小麦示范方建设成效。领导 第 5 页 和同志们均为大旱之年邓州市万亩示范方

9、能够取得如此高的产 量赞叹不已。 5、落实主要技术措施,强化生产管理,为小麦生产打下坚实基 础。 、大型整地和收获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整地和收获的质 量、效率,为适时适墒播种和抢收抢种创造了条件,赢得了主 动,本年度机耕机耙面积占 98%,机播面积占 70%,机收面积占 90%以上,为小麦适时适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和实现抢时收割 “龙口夺粮”提供了有效保障。 、优良品种的广泛普及是今年小麦增产的内在因素,随着国 家良种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市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进一步 提高,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郑麦 9023、豫麦 7036、04 中 36、偃展 4110 等占到了 90%以上,

10、其中 9023 占 60%以上、豫麦 7036 占 15%,04 中 36 占 5%,有效地发挥了 优良品种的抗逆增产作用,在大力推广主导品种的同时,我们 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如郑麦 366、豫农 202 等 12 个, 为邓州小麦优化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测土化验、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今年,邓州市农技中心根据近几年取土化验的结果,对我市不 同土壤类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肥配方,并发放施肥明白卡 10 余万份。农户按方施肥,既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又节约 了肥料,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如刘集镇单坡村千亩配方施 第 6 页 肥示范方,平均单产 527.5

11、公斤,腰店黑龙村配方施肥样板田 132 亩,平均单产 584.9 公斤,比全市平均产量 383.8 公斤, 亩增 201.1 公斤,增产率达 52.4%,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应 用配方施肥面积 198 万亩,占麦播面积的 95%,其中,精准配 方面积 20 万亩,平均单产 465 公斤,比当地经验施肥平均亩产 397 公斤,亩增 68 公斤,增产 17.1%,配方施肥的节本增效效 果十分显著。 、强化预测预报,科学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今年我们着重抓 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麦播期间,普及推广种子包衣、药 剂拌种、土壤处理等技术,面积达 180 万亩次以上,不仅有效 地控制了地下害虫的危害,降低了

12、病虫基数,而且兼顾了生态 效果。二是狠抓了冬前化除和早春麦田杂草的防治工作,麦田 化除 190 万亩次,占应防面积的 90%左右,有效解决了杂草与 麦苗争水、争肥问题,这对今年抗旱保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 用。三是狠抓了以吸浆虫、条锈病、蚜虫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 治工作。由于防治措施得力,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 减轻了损失,为小麦正常生长创造了条件。 、立足抗旱保苗,加强麦田管理,为大旱之年夺高产保驾护 航。今年,针对冬春连旱的天气情况,以抗旱浇麦为主、结合 中耕镇压、化学除草、防病治虫进行了麦田管理,在抗旱浇麦 阶段,全市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水源、人力和机械动力,尽最大 努力扩大浇灌面积。抗

13、旱浇一遍水的有 130 万亩左右,其中浇 第 7 页 两遍以上的 45 万亩左右,确保了大旱之年不减产。抗旱浇麦成 效显著,据调查浇水与未浇水的麦田产量差异很大,如:文渠 乡肖店村农户张绍斌 3.5 亩小麦浇了两遍水,据测产,亩产高 达 591.8 公斤,而邻地段士训的麦田未浇一水,亩产仅 332.0 公斤,浇过两遍水的比未浇水的亩产多 259.8 公斤,增产率达 78.3%。又如:张村镇李楼村的路培虎 1.5 亩小麦浇了一遍水, 亩产 463.8 公斤,而同村刘德中的 5 亩麦田未浇一水,亩产仅 224.8 公斤,浇一遍水比未浇水亩产多了 239 公斤,增产率达 106.7%,浇水的增产效果

14、十分显著,为以后号召群众抗旱浇麦 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二、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从光照、温度、降水主要气象因素来看,小麦全生育期内 (20XX 年 10 月 10 日20XX 年 5 月 31 日) ,0以上的有效积 温为 2517.3,降水 303.4mm,光照 993.5 小时,与我区小麦正 常生长所需的 2221、275mm,1100 小时相比,积温多了 296.3,降水多了 28.4mm,光照少了 106.5 小时,从时空分布 看是利弊兼有,弊大于利,特别是降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前 期少,后期多的现象,从出苗到拔节阶段降水量极少,从 10 年 10 月 23 日到 09 年 2

15、 月 7 日一百多天总共降雨量不足 11mm,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冬春连旱现象,而在即将收获的 5 月 27、28 两日降雨量却达 83.5mm,造成我市大部分麦田穗发芽, 给我市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具体分析如下 第 8 页 : 1、腾茬整地阶段(9 月 20 日10 月 10 日) 此阶段降水 10.5mm,积温 375.2,日照时数 48.3 小时,阴雨 较多,温度不高,光照不足,对秋作物收获晾晒不利,但适合 人们田间劳作,利于加快收获进度,并为麦播整地积累一定的 墒情。 2、整地播种阶段(10 月 11 日11 月 5 日) 此阶段积温 406.9,降水 39.8mm,光照时数 89.4

16、小时,晴天 多,雨天少,但雨量集中,特别是我市 10 月 2022 号下了一 场透墒雨,降雨量达 38.6mm,为整地和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调查我市绝大部分田块都集中在 10 月 25 日前后播种,适期 适墒播种,由于底墒充足,做到了一播全苗,麦播基础较好, 全市小麦苗足苗匀,前期苗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在一定程 度上为减轻越冬干旱创造了条件。 3、出苗越冬阶段(11 月 6 日12 月 20 日) 此阶段积温 369,降水 5.5mm,光照时数 221.9 小时,气温偏 高,降雨偏少,晴天多,加之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全市 麦田出现严重旱情,部分麦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黄苗死苗现象。 第

17、9 页 不过麦田旱情在 11 月底、12 月初逐渐显现,此时小麦的第一 分蘖高峰期即将结束,多数麦田越冬前总茎数已经达到或接近 常年同期指标,且多为大分蘖,而苗期适当干旱还有利于根系 深扎,增强植株抗旱抗灾能力,所以对这类播种基础好,后来 又浇水的麦田,群体影响不大,甚至比去年有所增加,但部分 整地质量差、播种晚又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旱象虽重,但这类 麦田往往播量较大,靠主茎成穗,较大的播量冲抵了因干旱造 成的分蘖少成穗率低的弊端,且因为主茎成穗、穗粒数和千粒 重也不低,产量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4、越冬返青阶段(12 月 21 日09 年 2 月 5 日) 此阶段积温 157.7,降水 4.2

18、mm,光照时数 190.5 小时,降水 仍偏少,旱情仍在发展,小麦苗情持续恶化。党中央、国务院 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及早动员部署、精心 组织安排,各地狠抓落实,迅速掀起了抗旱浇麦夺丰收的麦田 管理高潮,浇水面积达 130 万亩左右。 5、返青-拔节阶段(2 月 6 日3 月 10 日) 此阶段积温 240.2,降水 16.2mm 光照时数 75.4 小时,2 月 8 日、16 日、17 日、26 日和 3 月 2 日有明显降水,连降小到中 雨,加之抗旱浇麦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数麦田旱情得到有效缓 解,受旱麦田苗情明显好转,其中一、二类麦田比例已较冬前 上升 10 个百分点左右。

19、6、拔节抽穗阶段(3 月 11 日4 月 10 日) 第 10 页 此阶段积温 369.3,降水 33.6mm,光照时数 144.4 小时,3 月 12 日降水 17mm,23 日降水 6.2mm,27-28 日降水 4.2mm,由 于降雨有所增加,旱情基本解除,光照充足、温度较适宜,小 穗小花发育较好,结实率高,这是今年小麦穗粒数增加的原因 之一。这时小麦病虫害有所抬头,3 月 18 日在构林镇五道岗发 现了条锈病发病中心,蚜虫也逐渐增多,吸浆虫也开始羽化出 土,病虫害防治到了关键时期。 7、抽穗成熟阶段(4 月 11 日5 月 31 日) 此阶段积温 974.2,降水 204.1mm,光照

20、时数 271.9 小时,此 时是形成籽粒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降水量达 204.1mm,占全 生育期总降水量的六成多,光照略显不足,但基本上能满足小 麦从灌浆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需要,温度适宜,适合灌浆,且 灌浆时间长,较去年长 23 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干物质的积 累,所以今年穗粒数和千粒重也都比较高。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今年小麦即将收获时,5 月 27 日28 日全市突降大雨,降 雨量达 83.5mm,持续时间长达 48 小时,造成我市 95%以上麦田 出现穗发芽现象,粒发芽达 56%以上。成熟早、种子休眠期短 的品种发芽、霉变更加严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提醒我们在品种利

21、用上应考虑到后期穗发芽的问题,注意推广 和培育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要做到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 合理搭配。 第 11 页 2、建议我市各级领导以继续搞好邓州小麦生产为抓手,重视和 狠抓粮食生产,同时我们也要请求上级职能部门对邓州粮食生 产大县予以关注和支持。促进邓州市粮食高产、稳产、农民增 收、农业增效。 3、以完成各级下达的项目为依托,搞好小麦技术集成推广,加 大推广力度,突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覆盖面,使科学 技术在夏粮生产中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4、建议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和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 夏粮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5、建议在夏粮生产中,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社(协

22、会) 模式,以促进邓州夏粮产量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6、围绕夏粮生产,着重研究“统”的功能,解决一家一户不能 办理的事情。 P7、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务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劳 力凸显不足,旋耕和撒播面积有扩大趋势,导致麦田耕层变浅, 土壤桥空不实,抵御旱灾的能力差,特别是今年问题尤为突出, 前期干旱造成的黄苗、死苗现象,多数发生在这类地块中。建 议为抢时播种而采用旋耕和撒播方式的农户,在播种后,要趁 早对这类麦田进行镇压,踏实土壤,以预防越冬干旱造成死苗 第 12 页 而导致产量降低。 20XX-20XX 年度小麦播种基础情况调查统计表 单位 : 万亩、公斤、方、万人次、万份、元 项目 县

23、区 麦播 面积 良种 补贴 面积 集中 播种 时期 亩 播 量 统一 供种 种子 包衣 药剂 拌种 第 13 页 精量半 精量播 种 预留 行间 秸秆 还田 亩施有 机肥 配方 施肥 机耕 面积 深耕 面积 机播 面积 土壤 处理 亩肥 料投 入 第 14 页 技术 培训 印发 资料 邓州市 210 200 10.2511.2 12.5 200 100 70 50 25 80 2 205 202 150 160 50 120 第 15 页 80 80 比上年 +、 +3.5 0 -10 -20 0 +10 -3 0 0 -20 -50 0 +10 备 注 注:麦套面积折成实麦面积填报 20XX

24、 年 11 月 9 日 附表 2: 20XX-20XX 年度小麦品种种植情况调查统计表 单位 : 万亩、公斤 项 第 16 页 县 目 区 麦 播 面 积 合同 种植 小麦 面积 优质 强筋 小麦 面积 普通 小麦 面积 弱春 性品 种面 积 第 17 页 半冬 性品 种面 积 郑麦 9023 豫麦 7036 西农 979 偃展 4110 豫农 949 其它品种(系)播种面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第 18 页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播 量 面 积 郑麦 366 衡观 35 矮抗 58 豫农 202 洛麦 21 鑫麦 1998 第 19 页 平安 6 号 新 麦 208 内农科 201 04 中 36 新麦 18 豫麦 18 邓麦 996 邓州市 210 60 170 40 140 70 12.5 110 12 第 20 页 5 9 10 10 12 20 20 4 8 比上年 +、 备 注 注:麦套面积折成实麦面积填报,若有其他种植面积较大品种, 在表下面一并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