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口诀求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082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口诀求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七册口诀求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册口诀求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口诀求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七册口诀求商第七册口诀求商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

2、表达能力的提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

3、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尊重学生 面向全体 及时反馈 当堂巩固备课时间年 月 日上课时间年 月 日单元二课题口诀求商课时第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2、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教学难点根据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应的乘法口决。课前准备投影仪、小圆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2、出示: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看题思考问

4、题。(1) 列算式。提问:随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呢? (102= )(2) 想办法求商。提问:这道除法算式的商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求出这个商?方法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小圆片来分一分,看看能不能帮你想出商?方法2。 出示:10-2=8 8-2=6 6-2=4 4-2=2 2-2=0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方法3。引导:每2人一组,有几个2人就有,10人里面有个2人,就有。提问:你怎么知道10里面有5个2的?讲述:2和几相乘得10,102就得几。用的是哪句口诀?所以,在计算102时可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3) 优化算法1组织学生讨论刚才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三、练习巩固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四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做“想想做做”第7题。列出算式。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动手操作并表术。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指名回答。组织讨论。练习。教后记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