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角的度量.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138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册角的度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八册角的度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八册角的度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册角的度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册角的度量.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册角的度量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八册角的度量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

2、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角 的 度 量一、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2、进一步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叉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3、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来量角,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灵活合理地用量角器量角。难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来认识量角器;探索、发现归纳出量角的方法。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设备学具准备:活动角、三角板2块四、教学过程:一、实物引新,初步认

3、识角1、 出示一个角,问:请你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 )( )师指着顶点: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师指着两条边:这两条射线分别是角的什么?2 师:非常正确!(课件:出示红领巾)这是同学们经常戴在脖子上的红领巾。红领巾上有几个角?(3个)角1和角2哪个大,哪个角小?你是怎么知道的?3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来比较一下三角板上角1和角2的大小?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小结:比较的大小,我们用了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4 出示两种面,问:种面A与种面B,时钟与分钟所成的角哪个更大?哪个更小呢?用以上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能不能比较。比较起来比较困难,有没有更好

4、的方法呢?大家想一想生:用量角器量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 探究新知(一)认识量角器1. 师:要学好角的度量,西想知道哪些问题?大家来说说。A要用什么工具来度量B怎样度量角2.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学课本122页角的度量。开始到123页前二段。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归纳板书: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0”表示。1度记作1度度量角的步骤: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2.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3. 0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4.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3. 师:大家说得挺好的,为了同学们更清楚,请看电脑演

5、示.(二)角的度量1. 师:我们认识了量角器知道怎样度量角,你会量吗?大家拿出一号,学习卡来试试吧。(学生试着度量角)1,2组度量第一个角,3,4组度量第二个角。2. 师:你们真行!现在请大家拿出二号学习卡度量第一个角。你们是怎样度量的?(学生答)第二个角的多少度。请一位同学上来度量?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在度量第二个角时是把学习卡转动了,如果这个角在黑板上,你能转动黑板吗?(不能)那该怎么办?3. 现在大家都学会了度量角。我们可以通过度量两个角的度数来比较它们的大小。(电脑演示量角)师:前面同学们不能准确比较钟面A和钟面B,时钟与分针的大小。现在我们学习了角的度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电脑演

6、示度量钟面的角)(三)寻找规律师:从钟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准备好的工具,验证你的结论。得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四)练一练师:现在请同学们度量课本123页的三个角的大小。(五)全课总结: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