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27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实录教材分析: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况,所以这节内容安排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先利用了小猫钓鱼的童话让学生理解0和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0的含义,又利用了体育馆看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编排以利于学生应用一般笔算的方法自主探究,掌握计算的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估计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合理应用口算、笔算或估算。3、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展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

2、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与0相乘的结果在积中的占位问题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谈话中使学生受到启发,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感知、认识、归纳。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得到收获,让学生学会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去发现规律,掌握新知,在练习中使知识得以巩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题纸。教学过程: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童话故事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四个大的环节。一、故事引入1、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瞧3只小猫一共钓到多少条鱼?生:0+0+0=0(条)师:

3、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千万不能三心二意。师:孩子们,你们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生:( 0 )( 3)= ( 0 )( 3)( 0 )= ( 0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3个0相加等于0。师:0+0+0+0=师:改写成乘法算式。生:( 0 )( 4)= ( 0 )( 4)( 0 )= ( 0 )师:想一想:07= 80=师:抢答02= 60= 09= 10= 00=师: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师:把你发现的秘密和同桌交流一下。生: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设计意图:故事情境提高了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从情境中抽象出0+0+0=0,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03或30,最后根据乘法

4、意义算出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孩子们,我们已经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如;1 8 241 0 24师:积是几位数?生:三位数。师:说说你的理由。生:百位上14=4个百或182200 2018=800,所以是三位数。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生:说一说。师:在练习本上计算。师:现在我把百位上的8改为0,积是几位数?同桌互相说一说。生:三位数,因为百位上14=4个百或102100 1004=400,师: 不错。4 0 953 0 426 0 863 0 73 0 18积是几位数?

5、你能像老师一样写出几道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吗?光写竖式。写完后和同桌交流。师:看来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小组合作:拿出课堂本试着做一做,做完后四人一组组长检查落实。请5人上黑板板演。逐题说计算过程。强调:0在积中的占位作用。师:你认为每道题中哪些数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请用红笔圈起来。生:上黑板圈一圈。说明这样圈的理由。师:你们太了不起了,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还能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这样画一条线,是不是计算结果就一目了然了。师:观察。观察百位上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数字,那什么情况是0 什么情况是其他数字?生:个位数字乘一位数,没有满十,积的百位

6、上是0,满十,百位上不是0.师:对,再仔细观察,个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是几写几,百位写0占位,是几十写几十,百位不是0,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是几就写几。熟练以后,我们甚至可以从左往右算这种类型的题。你们学会了吗?试着口算几道题,光写横式,直接写出答案。2018= 5067= 6033= 3095= 5605= 2079= 9104= 8045= 6074= 1098=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

7、,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设计意图:在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之前,先复习旧知,由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对算法的迁移作好铺垫。计算积十位上的数 是最容易出错的,为此设计多题对比,从而探索计算方法,进而进行口算。宋以后,京师

8、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三、总结孩子们,这节课要结束了,我们可以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最后,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那就是:计算计算,用计来算。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