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48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6915-16苏教版(无)“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

2、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积累与运用。(35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

3、字写规范、美观。(8分)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F zo tu sng d y ku zngChng jng s n 2、下列成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金碧辉煌 无与伦比 心旷神移 焕然一新B.赏心悦目 世外桃园 出奇不意 司空见惯C.精彩纷呈 迫不及待 目瞪口

4、呆 溘然长逝D.沁人心脾 夜慕降临 畅所欲言 熟视无堵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分)A.“一眼水井、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绺月光”这几个词语都正确。()B.用音序查字法查“勤”字,应先查“q”,再查音节“qn”。()C.“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这是一个比喻句。()D.“UN”和“WTO”分别是“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E.“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这句话没有毛病。()4、 古诗名句填空。(10分)A.连线。(4分)夜不能寐渴望 直把杭州作汴州望眼欲穿思念 一枝红杏出墙来怒发冲冠欢欣 但悲不见九州同手舞足蹈愤怒 明月何时照我还B.登鹳雀楼中,给人以启

5、发的诗句是 。C.能表达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有 。D.好朋友要走了,你会用这样的诗句来送别他。 。6、综合改错,文中共有5处错误,请在原文中作出修改。(5分)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池水清如明镜,天上的白云和蓝天倒映在水中;池塘里开满了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的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片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而又美丽的风景画。二、阅读理解。(20分) 病人(董黛)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的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

6、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会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人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

7、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

8、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她真是太正常了。1、“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行为不太正常”表现在哪些内容里?(用自己话概况)(8分)A、 B、 C、 D、 2、你从文中读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3、文章以病人为题的作用?(4分)4、文中所说的“病人”究竟指的是谁?是“她”?还是“另外的那群人”?如果你是“医生”,你能诊断“病人”身上的病因吗?(5分)三、作文。(45分)题目:我再不了提示与要求:先选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在横线上填入“任性、妒忌、自卑、孤独、懒惰、马虎、轻信”等),再按题写作。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情感要真实,字数不少于400字。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