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60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谦让的高尚品质。发展目标: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加强概念。教学重点、难点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由他们自己构思解决本节中一系列的问题。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理解能力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部分内容以往教材是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的,新教材把此内容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要使这部分知识学得好、理解得深刻,对于一年级学

2、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安排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本课采用CAI课件office XP制作,充分利用此软件的特点制作成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动画、故事情景。教学流程图(附后页)教学过程一、 温故铺垫,导入新课。1出示幻灯片2,教师由故事入手:数学王国里今天举行比赛活动看谁能准确地说出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有兴趣一起参加这次比赛活动吗?教师用媒体逐条出示学生回答的内容。设计意图这一层次,编制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数学故事激趣,从学生们已经掌握的15的乘法口诀入手,让同

3、学们回忆说出已经学习过的每一句口诀,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2出示幻灯片3,在习题纸上列式计算下列各题。1个5 3个4相加 5的2倍学生做完后,请学生口答,同时教师逐条用媒体出示。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的知识,在前面几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乘法口诀,而且还学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正确地计算乘法式题。同学们的本领真大!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学习新的乘法口诀吗?出示幻灯片4,出示课题:6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这一层次,教师利用同学们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帮助小朋友们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懂得乘法口诀是怎样编出来的,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二、 创设情境,引导参与。教学例题。1出示幻灯片5、今天

4、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公园玩一玩,一边玩一边思考画面上请我们回答的问题,教师同时出示教课书中的游戏场面。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生:小朋友们在排队坐电动转椅。师:坐在电动转椅上有几个小朋友?排队的有几个小朋友?生:有6个小朋友坐在电动转椅上,有4个小朋友在排队。师:坐在电动转椅上玩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排队的小朋友遵守纪律吗?生:坐在电动转椅上玩的小朋友心情很高兴,排队的小朋友能遵守纪律。教师表扬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小动物提出的问题,请同座位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怎样安排这次游戏活动,讨论之后。师:转椅上一共有几个座位?生:转椅上一共有6个座位,一次可以坐6个人。师:2次可以坐多少个

5、人?3次、4次、5次、6次又可以坐几个人呢?出示表格请同学们讨论,请小朋友们把答案填在书上的表格中,教师巡视检查,全班核对。坐的次数 1 2 3 4 5 6人数 6 12师:你们是怎样想的?生:1次可以坐6个人,2次可以坐12个人,3次可以坐18个人,4次可以坐24个人,5次可以坐30个人,6次可以坐36个人。表扬同学们学得真好,真聪明!师:1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说出一句口诀吗?生:1个6 1 6=6 一六得六师: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6和1乘,积是6。师: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说出一句口诀吗?生:2个6相加 2 6=12 二六十二

6、师:引导学生说出2个6比1个6多几?生: 2个6比1个6多6。师:表扬同学们学得真好,真棒!2师: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请学生同座讨论,根据刚才学的知识怎样编出6的乘法口诀,出示幻灯片6,编出6的乘法口诀后,同座相互交流一下,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把85页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在书上填完整。同时媒体演示每一个答案。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创造性地利用课堂空间,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中游戏的场面搬进课堂,这样学生注意力容易被营造的氛围吸引到课堂中来,激发其内在主观能动性。3引导学生比较,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

7、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6?4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遍。再请同座轻声试着背背看。5师生对口令的方式记口诀,开火车背口诀,指名背口诀。6教学想一想,出示幻灯片7。出示想一想:2 6= 5 6=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请同学们填在书上。同时集体核对答案。小结:刚才通过游戏帮助我们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并且知道了6的乘法口诀有6句,每句相差6,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的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两道算式。设计意图 这一层次,教师利用游戏学习新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6的乘法

8、口诀的规律,最后根据这一规律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三、 及时反馈,导练结合1. 完成想想做做1,出示幻灯片8。你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教师先让同学们自己在座位上小声背,再请全班每个同学离开座位,把自己记的口诀背给听课的老师听,同时音乐伴奏。设计意图 这一层次,让学生在轻松音乐的陪伴下,把自己学的6的乘法口诀背给听课的老师听,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 完成想想做做2, 出示幻灯片9。独立在书上完成,集体核对,并让学生说出用哪一句口诀?同时媒体出示答案。3. 完成想想做做3,出示幻灯片10。口算题,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同

9、时媒体出示答案。4. 完成想想做做4,出示幻灯片11。要求学生仔细认真读题,在书上列式计算,同时媒体出示答案。5. 完成想想做做5,出示幻灯片12。(1)、提问:求鸭子有多少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知道鹅有多少只?(从图中去数一数。)(2)、怎样列式,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求鸭子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6是多少。在书上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时媒体出示答案。四、 提高认识,全课总结。出示幻灯片13,这节课学习了什么?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句相差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五、新旧结合,形成联系。出示幻灯片14,1-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集体读一读、记一记。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一

10、个完整的知识体系,1-6的乘法口诀记熟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计算1-6的乘法算式。六、再创情境,组织游戏。出示幻灯片15,进行小猴钻山洞的游戏活动,请8名学生每两人一组把手举过头顶排成一排扮演山洞,其余的学生按顺序排好队,每个人站在山洞前老师说游戏开始,扮演小猴子的同学在山洞前说出算式、得数、口诀后,允许从山洞钻过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同时音乐伴奏,看谁说得又对又快,表扬说对的同学,并发给小红花。媒体出示下列各题:5 6= 4 6= 2 6= 6 4=1 6= 3 6= 2 4= 5 3=4 5= 6 6= 2 3= 5 5=七、 内化新知、发展提高。出示幻灯片16,6+3+3+3+3=?让学生思

11、考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少?用今天学的知识你会算吗?同座讨论,得出以下几种正确的答案,媒体出示。方法1:用加法计算: 6+3+3+3+3=18方法2:用乘法计算: 6 3=18 或 3 6= 18方法3:用乘、加计算:6 +34=18 或 3 4+6=18同学们回答的真棒!这节课学得真好!八、 出示幻灯片17。最后,请同学们把所学的口诀回家后背给自己的家人听,并和他们比一比谁背的快、算得好。在音乐的伴奏下同学们结束这节课的学习。点评新课程理念主张,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

12、特点,本课教学设计,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了愉悦、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寓教于乐。1在新课学习阶段,利用日常生活中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教师提出带同学们去公园玩一玩这一活动,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最后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2巩固练习阶段,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伴奏下离开座位,把自己学习的6的乘法口诀背诵给听课的老师听,不仅检查了学生本节课所学得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从学生实际考虑,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视角考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下课前教师提出把所学的

13、口诀回家背给家人听,并和他们比一比谁记得好、算得快。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

14、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4关注学生的情感、审美、态

15、度。同时充分利用CAI技术辅助课堂,让动画、音乐伴随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全过程,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而且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求知的火种,使其终身热爱学习。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