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85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和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测量实物。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的方法。教法学法:尝试指导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测量工具,长方形的纸,能输入数据的统计表,学生分为3人一组。教学过程:一、选

2、择测量工具(1)认识各种尺。讲述:请把你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指名学生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介绍 “拃”、“步”和“庹”的长度。二、进行实地测量(1)量长方形的纸。讲述: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学生尺分别量出四条边的长。学生各自测量、填写。把这张纸对折一下,再量一下折痕的长,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由于这张纸的边长或折痕长都比较短,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反而更麻烦。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小组活动:自己选择物体进行估测,把结果填写到教科书第89

3、页的表格里。三、总结提升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21世纪教育网板书设计量一量 比一比肩膀大约宽30厘米 一条鳄鱼身长6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小朋友一庹有一米多一点5名小朋友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课后反思: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

4、”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5、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量一量、比一比这一课旨在通过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通过实际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想大致知道物体的长度的需求,激发学生认识天然尺子的欲望。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6、?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