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5)_青岛版(六年制).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878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5)_青岛版(六年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5)_青岛版(六年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5)_青岛版(六年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5)_青岛版(六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5)_青岛版(六年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摆的秘密教学设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材分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摆的秘密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本节课一共设置了三

2、个活动,分别是“说说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做一个摆,研究它的秘密”“摆为什么长时间不停地运动又慢慢的停下来?”课本中还设置了一个自由活动:“做一个听话的摆”。此活动放在了研究摆的秘密之后进行,目的在于学生明确了摆动的快慢跟摆线的长短有关,跟摆锤的重量无关后,学生可以控制摆线的长短制作听话的摆。活动中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的自由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实验探究的结论。“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

3、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设计简单表格记录

4、实验数据;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重难点 探究摆摆动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2)能制作摆的材料:细线、钩码等。(3)计时用的表2.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情境引入: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联系生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秋千一样来回的运动呢?(摆钟 、微风吹拂下的门牌)3、老师:同学们,关于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在1583年的一天,意

5、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早早的到教堂做礼拜,天还没亮,伽利略便抹黑坐下来默默的祈祷,忽然,他发现随着眼前渐渐亮起来,地上的桌椅的影子在不停的晃动,原来,是勤杂工点燃了豪华的大吊灯后没有把它放稳,因此大吊灯开始不停的摆动,而且,伽利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于是,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结果他发现了吊灯摆动的秘密。伽利略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呢?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的的问题:摆的秘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二、实验探究教师引出问题:同学们,你想不想像伽利略一样来观察摆、研究摆,看它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一)动手制摆,研究摆的组成(1)学生按要求做摆。同学们,

6、请你们利用手中的材料,每一组制作一个摆,一边做一边想,摆由几部分组成?(2)展示摆。(3)研究摆的组成。同学们做了许多摆,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说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研究,汇报)教师总结:摆有两部分组成,上面的这根线叫摆线,下面悬挂的重物叫摆锤,拿起摆锤,拉直摆线,手轻轻一松,摆锤摆出去,再摆回来,往返一次叫摆动一次,来咱们一起数一数。【设计意图:直接让学生亲手制作单摆,有利于教师自然的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后续活动,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作铺垫,特别是为实验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二)合作玩摆,探究摆的规律实验一:探究摆的摆动规律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摆动一次,我们来玩一玩,数一数,填一填,发现摆有什么

7、秘密?(提出要求:小组分工合作,看看你们制作的这个摆,在10秒钟内能摆动几次?再做一次。15秒呢?)(1)学生按要求玩摆,作实验记录。时间10秒15秒第一次第二次(2)汇报,展示实验报告。你们发现同一个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有什么规律?(3)小结:你和大科学家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一样: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1、总结现象,发现问题比较各小组实验记录,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10秒钟,各小组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2、鼓励学生猜想:你认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3、指导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按要求分组确定研究的方向(摆线长短或者摆锤重量),并研究制定实验方案(制定

8、方案时提醒学生要研究一个因素,首先要确定,哪个因素是不变的,用什么方法来改变另一个因素)。【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大胆、新颖且有一定“道理”的假设。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常常只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如: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小组交流达成共同的研究共识,设计共同的研究方案。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的猜想验证方案结论3、学生汇报交流方案。【设计意图:教师要选取两个不同研究方向(研究摆线长短或者摆锤重量)的实验方

9、案来汇报指导,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定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又能完善实验设计。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知识与技能的机会。】4、分组实验,探寻规律。提出实验要求: 合理分工,1人做摆,1人计时,1人记录,其他同学数数。 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实验后共同分析收集的数据,交流发现。(1) 学生按要求实验、记录。实验项目相同条件不同条件结果(2)汇报实验结论。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摆动快慢与( )有关,与( )无关(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合理猜测-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

10、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这也是我们科学教学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四、拓展延伸(一)、出示幻灯片:在实验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个摆先是静止的,后来摆动起来,摆动一段时间后,有慢慢静止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静止的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摆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在外力(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二)、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摆,并且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1、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或80次的摆。 2、争当小实验家: 用一条一米左右的细绳悬吊一个沙漏,上端固定在葡萄架上(或天花板、树枝上等),拉动沙漏,在略低于上端悬吊点的位置放手,观察沙迹的路线,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继续研究摆的秘密。】教学思路及反思:本课按照“问题-猜测-验证-结论”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既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要让事实说话,不惟经验,让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观念。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合作研究态度,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假设,控制好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收集好每一次实验的有效数据,并分析数据获得科学结论。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