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0516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哲学精气-文档资料.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点: 1、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认为精与气是同一物者: 周易系辞上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 管子心术下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 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认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者: 淮南子精神训说: “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2、” 精气与烦气相对而言,精气指气中的精华部分,烦气指气中的繁杂部分。 论衡: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认为精是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且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气”同义,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 ”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水,即精,凝停

3、相合而为人。 演变 “水生万物” “精生万物”,(二)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 说文:“气,云气也”,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形成,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结果。 远取诸物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近取诸身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 (后人谓之“取象比类”“取象自然反观人体”),结论: 将观察和体悟到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推理、纯化、抽象,形成了精气的哲学概念。 精气的概念:精气,又称作“精”或“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充塞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亦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

4、。 精气学说: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说明: 1、在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概念基本上是同一的,表述方法也是相同的。 2、由于其来源不同、形成与发展有别,故在此分而论之。 3、精在“水地说”基础上引申而出,由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演变。 气在“云气说”基础上引申而出,由气的升降聚散造就天地万物,向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演变。,4、古代哲学精气理论形成的脉络: 始于先秦时期(老子、管子) 西汉时期被同化为“元气学说”,兴起元气论(董仲舒) 东汉时期一并汇流于“元气说”,发展为“气一元论”(王充),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认为: 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

5、微物质; 精气是宇宙的本原;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气化,(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本原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 精气是宇宙万物共同构成的质料元素,万物的生成皆是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 宇宙就是气 自然界之清阳之气上升为天 “清阳为天” 宇宙 自然界之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浊阴为地”,有形的生命生于无形之气 列子: 太易(未见气) 太初(气之始) 太始(形之始) 太素(质之始) 气形质具 万物,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但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

6、死又复散为气。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 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精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一是弥漫而运动的状态,细小分散,肉眼不能察觉无形(习惯称之为“气”) 一是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有形(习惯称之为“形”) 结论:有形无形皆为气“有形生于无形”,二者处于不断相互转化、运动状态。,(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运动论) 精气的运动 精气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 精气具有运动的性质,其运动促使整个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精气运动的形式 呈现出规律性: 升由下向上 降

7、由上向下 聚物生 散物消 升与降、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精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体现于宇宙间任何一个有形之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 结论:宇宙间充满生气,推陈出新、新陈代谢。若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世界毁灭、生命消失。,(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中介论) 由于精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入有形实体,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 因而精气可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通

8、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息息相通。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种物质形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都是感应。,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物感则应,故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不论距离远近,皆能相互感应。,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生命过程的物质性)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

9、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生命过程的运动性)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 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 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与哲学气学说的渗透与影响密切相关。,注意! 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的精、气的区别 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 中医

10、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 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较为抽象,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更为具体。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精气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人自身的完整性(精气构成人体组织 器官,并且是贯通其间的中介)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精气是构成人与 自然万物的同一性物质,其间交通是必 然的),重点回顾: 1、精气在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本原论、运动论、中介论。 3、精气学说在医学中的运用。 4、哲学的精气与人体精气的区别。,复习思考: 1、精气在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源于对何种自然现象的认识? 3、精气有什么样的存在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