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1975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IDS艾滋病 PPT课件-精选文档.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 要 内 容 概 述 护 理 评 估 护合 理作 诊性 断问 及题 护 理 措 施 1 1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一、概 述 概 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 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临床上有明显 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的表现,以发生各 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特征。本病预 后不良,主要死因为机会性感染。 HIV特性:对热、化学消毒剂敏感。 2 2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一、艾滋病的概述 n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n病原体为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n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nHIV的靶细胞为CD4细胞(Th细胞),此

2、细胞的 受损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破坏,由此而 产生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死率 极高。 3 3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概念解释: n获得性指艾滋病不是先天遗传的疾病,而是后天 经由某种途径传染上的。 n免疫缺陷是指艾滋病的病变过程是破坏人体的免 疫系统,使其他致病病毒或细菌进入人体最后致死 。 n综合征即艾滋病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症状,而是 表现出一系列的患病体征,发生了什么样的的致病 病毒或细菌感染,就表现出什么样的患病表征。 4 4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Her husband died of AIDS 艾滋病夺走了她的丈夫。 5 5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Funeral of an AIDS

3、patient 村里的青壮年一个个地走了。 6 6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A women with her grandson, whose father died of AIDS, he is HIV positive now. 儿子死于艾滋病, 留下一个孙子也 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7 7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He becomes orphaned because of AIDS 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8 8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An AIDS patient who cannot afford treatment in hospital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9 9 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A man is

4、giving medications to his wife, an AIDS patient. 丈夫每天为妻子上药, 病毒已感染全身。 101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11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看望艾滋病患者 2003年12月1日 121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313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41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 1515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二、病因病理 n1、病原体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 毒亚科。 HIV分两型,即HIVl型及HIV2 型,分别发现于1983年和 1985年。 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主要由HIVl 型所致, HIV2型仅在西非如象

5、牙海岸、 几内亚等国家呈地方性流行。 1616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病原体 HIV为球状,含20面立体结 构,直径100nm。外膜有72 个钉状突起,含两个主要外 膜蛋白,即gp120和gp41。 连续切片发现HIV核心可表 现为非常小的球状,含两个 分子单股正链RNA、逆转录 酶、整合酶、蛋白酶和核衣 壳蛋白p24、p17、p9及p7 等。HIV1型及HIV2型均由 胞质膜发芽,也可能由空泡 膜发芽。 1717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艾滋病病毒及其结构模式图 181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病原体 nHIV具有嗜神经性和嗜淋巴细胞 性。 HIV1型基因可分为3类,即 结构、调节及附加基因。 ngp1

6、20及gp41分子具有高度免 疫原性,在血清学诊断中极为重 要 n宿主细胞上的CD4抗原与HIV包 膜蛋白有强大的亲和性,具有 CD4抗原的细胞称为HIVl型的靶 细胞,包括CD4十T细胞、大单 核细胞和巨噬细胞、B细胞、中 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神经原 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等 。 191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HIV病毒正在攻击人体正常细胞 202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抵抗力 n抵抗力较弱,排出体外后很快就会死亡 n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10%漂白粉、0.5%来苏尔、0.5%甲醇 、0.3%双氧水、35%异丙醇 2-10分钟 n对热敏感:56 30分钟 n紫外线消毒效果不佳 212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7、 传播满足条件: n(1)必须有艾滋病病毒的存在。艾滋病病毒存在 于人体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 物、乳汁、组织液、泪液及尿液等体液及身体 分泌物中。 n(2)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的量。在以上体液中 ,只有前四种中的量足够造成传播。 n(3)艾滋病病毒必须进入健康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如果接触了被感染的体液,但它们没有途径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也不会感染。(例如感染者 的血液或精液粘到了完好的皮肤上) 222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艾滋病发病机理 CD4+ T CD4+T 功能受损 或大量破 坏 机会性感染 肿瘤 细胞免疫缺陷 其他免疫细胞也受损 死亡 HIV HIV 2323医学资料医

8、学资料 HIV infection J. Coffin, XI International Conf. on AIDS, Vancouver, 1996 艾滋病的病程就象一列迫近艾滋病的病程就象一列迫近 悬崖的火车悬崖的火车 病毒载量病毒载量 = = 火车的速度火车的速度 CD4 CD4 计数计数 = = 离悬崖的距离离悬崖的距离 免疫系统 (CD4 计数) 242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二、护 理 评 估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1 身体状况身体状况2 心理心理- -社会状况社会状况3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4 治疗要点治疗要点5 2525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流行病学 n1981年6月首先在美国同性恋者

9、中发现 n1983年分离出病原体HIV n1985年诊断试剂盒出现 n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n全球艾滋病的传播流行重点正由非洲转向亚洲 n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 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中国正成为世界上艾滋 病传播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2626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个阶段 n早期阶段(8588) “国外的问题” ,同性恋和性乱在中国受到限制 对策:禁止从国外进口血液制品,禁止国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中国居住 n传播阶段 (89-94) 89年云南省近IDU 被检测出HIV () 90年初,商业机构从卖血者“采购”血液,分离血浆后,将红细胞输回卖血 者体内(以使卖

10、血者更频繁卖血)。这种不洁操作,使约万名卖血者 感染了艾滋病 静脉注射吸毒者和卖血者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 n扩张阶段 (95?) IDU/ 卖血者将病毒迅速传播给他们的性伴和孩子 性服务者的感染逐步上升 男同性恋者也正慢慢成为高危人群 2727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我国流行概况 截至到2005年9月底,全国累计 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万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1万例, 累计死亡6302例。 按照联合国艾滋病 规划署和世界卫生 组织推荐的方法估 算,中国现有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和病 人约84万。 282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地理分布图 (截至2005年3月底) 1-50

11、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10000 10001-20000 20000 感染者数 292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云南省HIV/AIDS流行态势 n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美国旅游者) n1989年在边境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首次发现HIV流行( 146例 感染率45%) n我国第一次成批发现HIV感染者,证实经静脉吸毒传播是 我国HIV感染的重要途径 303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云南省HIV/AIDS流行三阶段 (1985 2003年) 传 入 期扩 散 期增 长 期 因监测 数减少 313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AIDS全球流行发布 323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艾滋

12、病流行已成为全球第四位死亡原因 死因顺顺位疾病占总总死因百分比死亡数(百万/年) 1缺血性心脏脏病12.677.089 2脑脑血管疾病 9.915.544 3急性呼吸道感染 7.083.963 4HIV/AIDS 4.782.673 5慢性阻塞性肺病 4.752.660 6腹泻病 4.212.356 7围产围产 期疾病 3.952.213 8结结核病 2.981.669 9呼吸道肿肿瘤 2.201.230 10交通事故 2.131.193 3333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传染源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 不等于就患上了艾滋 病,一个感染了艾滋 病病毒的人只有在免 疫系统功能被破坏到 一定的程度才会成为

13、 艾滋病人。 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 HIVHIV携带者携带者(更为重要)(更为重要) 传染物传染物 血液、精液、阴道分血液、精液、阴道分 泌液泌液 乳汁乳汁 唾液、眼泪(病毒量唾液、眼泪(病毒量 少)少) 343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感染者和病人的区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 ) 感染艾滋病病毒 未出现临床症状 或出现临床症状,但未达 到国家规定的AIDS病例 诊断标准者 包括HIV急感期、无症状 期和艾滋病前期的患者 艾滋病病人( AIDS) 感染艾滋病病毒 出现临床症状, 并达到规定的 AIDS病例诊断 标准 3535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传播途径 n(1)性传播 包括肛交、阴道交及口

14、交。肛交最危 险,因为直肠粘膜较易破损,其次为 阴道交,再次为口交。口交传播艾滋 病病毒的危险性与口腔是否有溃疡、 炎症等有关,刷牙后即进行口交也容 易传播艾滋病病毒。 3636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737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性接触 性接触方式: 男性之间(同性) 男女之间(异性) 影响因素:避孕套、频率 、性伴数、方式、性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阶段、性 别 传播概率:0.5-4% 383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血液传播 n吸毒: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 过消毒的注射器 n医疗: l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 l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 注射器、针灸针或其

15、他 l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侵入人体的器械 传播概率:90% 393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母婴传播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 染的孕妇可通过 胎盘,或分娩时 通过产道,也可 通过哺乳,将病 毒传染给婴儿。 传播概率20- 42% 404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4)、其他传播途径 nA、职业性传播: 医务工作者、警务工 作者 nB、器官组织移植传 播: 接受人工授精 等。 nC、唾液传播 唾液 中含灭活HIV的成分 ,HIV感染者与有口 腔粘膜破损者进行口 交,则可传染。 414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HIV传播效率 传传播方式效率(1/100次暴露 ) 男 女0.1 0.2 女 男0.0330.1 男 男0

16、.53.0 母 婴1348 血液(血制品)90100 424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n空气; n饮水、食物; n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 n游泳池; n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 n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 n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4343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444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全球艾滋病传播途径和比例 传传播 形式 同性 性传传播 异性 性传传 播 输输入血 液/血 制品传传 播 静脉 吸毒 传传播 母婴婴 传传播 比例 (%) 10 70 510 51 0 10 4545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464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17、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 同性恋 注射毒品者 妓女 嫖客家庭妇女 婴儿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474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 势 Drug Users 吸毒者 Sex workers 性工作者 Family 家庭 Children 儿童 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 Bridge Population 桥梁人群 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传播途径构成 (截至2005年3月底) 采浆 不详 血液/血制品 2.9% 异性/同性 静注毒品 母婴传播 0.9% 42.6% 8.8% 26.2% 1

18、8.6% l母婴传播的比例从1997年的0.1%上升到2004年底的0.9% l 性接触传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 上升至8.8% 484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云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类 (1989-2003年) 494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易感人群 n艾滋病感染人群主要 集中在20至49岁的年 龄段,云南省统计的 艾滋病病人平均死亡 年龄(28.4岁) n中国约80%的感染者 聚集在农村 n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 505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高危人群: n高危人群 性乱交者(暗娼、嫖客、性 病病人)和同性恋者 静脉药瘾者:注射吸毒者 血友病及多次输血者、有偿 供血者 H

19、I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 上述人群的配偶或性接触者 n桥梁人群 暗娼 n普通人群 一般人群 515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4、流行特点(我国) n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河南、云南2万,广西1万,新 疆广东小于1万,内蒙、宁夏、青海、西藏2L,低脂肪高蛋白食 物 。副作用:腹泻、头 痛、腹胀、高脂血症、 脂肪代谢障碍。首选 n利托那韦 n茚地那韦 n奈非那韦 n安普那韦 n与核苷类逆转录酶 抑制剂合用有良好 协同作用 888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4)、联合疗法 n即“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逆转录病 毒治疗方法”(HAART) n将两大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 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为一类,蛋白酶

20、抑制剂为 一类)中的23种药组合在一起使用。 n优点:可以有效地延缓HIV感染者的发病时 间,延长艾滋病病人的寿命,提高病人的生 活质量 。 n缺点:不能彻底清除HIV;产生耐药性;需 长期服药;免疫重建困难;有副作用;价格 昂贵。 898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免疫调节剂治疗 n(1)、白细胞介素2(IL-2):提高机体对 HIV感染细胞的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作 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杀伤细胞 (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的活性。基因重组IL-2在研究中 n(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增加循环中性粒细胞,提

21、高机体 的抗感染能力。 909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免疫调节剂治疗 n(3)、灵杆菌素:激活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 统,调整机体内部环境与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 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刺激机体产生体液抗体, 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功能加强,激活机体防 御系统抗御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袭。 n(4)、干扰素(IFN):-干扰素(IFN-),对 部分病人可略提高CD4+T细胞,40%Kaposis肉 瘤患者有瘤体消退;-干扰素(IFN-):静 脉给药效果与IFN-类似,但皮下注射,抗 Kaposis肉瘤作用较弱;-干扰素(IFN-) 提高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抗弓形体等条件 性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 91

22、9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并发症的治疗 n(1)、病毒性感染症:(巨细胞病毒、单 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 治疗选用更昔 洛韦、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等 n(2)、细菌性感染:非典型抗酸菌症(分 枝杆菌)、结核病。治疗可用抗结核药 物。也可采取消炎、解热镇痛剂及加强 营养等对症疗法。 929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并发症的治疗 n(3)、深部真菌感染症(念珠菌病、隐球 菌病)采用抗真菌剂,但易再发,难治。 n(4)、原虫、寄生虫侵染:卡氏肺孢子虫 性肺炎可用喷他脒;隐孢子虫感染可用螺 旋霉素;弓形虫可用螺旋霉素+乙胺嘧啶 n(5)、Kaposis肉瘤:联合长春花碱、博来 霉素,阿霉素、AZT、 IF

23、N-a治疗。 9393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4、其他治疗方法 对症支持疗法: 1、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 B12和叶酸。 2、酌情输血和淋巴细胞。 3、可做骨髓或胸腺移植。 4、进行心理精神治疗。 预防性治疗: 被HIV污染的针刺到货 实验室意外,需在2小 时内进行AZT治疗4-6 周。 949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三、护 理 诊 断 及 合 作 性 问 题 n社交孤立 与人免疫缺陷病毒病人实施强制 性管理及易被他人歧视有关。 n恐惧 与疾病折磨、缺乏特效治疗及预后 不良有关。 n活动无耐力 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发 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有关。 n腹泻 与免疫能力低下引起胃肠道机会性感 染有关。 n潜

24、在并发症: 各种机会性感染。 9595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四、护 理 措 施 一般护理一般护理1 病情观察病情观察2 对症护理对症护理 3 用药护理用药护理4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5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6 9696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一)一 般 护 理 n隔离:血液隔离+保护性隔离措施,加 强口腔及皮肤护理。 n休息与环境: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应 绝对卧床休息;无症状感染期,可以正 常工作;病室宜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n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 必要时静脉补充所需要营养和水分。 9797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二)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发热的程度,注意有无肺部、

25、胃 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感染的 表现;监测各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 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并发 症的发生,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989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艾滋病发病症状 999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三)对 症 护 理 u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对症护理 。 u 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 生。 u 长期腹泻者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 u 若有呕 吐,给予止吐等措施。 10010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四)用 药 护 理 l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骨髓的造 血功能,可出现贫血,用药期间应遵医嘱 定期检查血象。 l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长期使用可出 现耐药性。 l蛋

26、白酶抑制剂:如沙奎那韦应餐后服用, 英地那韦应餐前服用,奈非那韦应进餐时 服用,若突然停药或换药时可出现反跳现 象。 10110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五)心 理 护 理 1. 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真实想法 2. 进行心理疏导,满足合理要求 3. 解除病人孤独、恐惧感 4. 与病人家属、亲友增加接触沟通的机会 5. 不歧视病人,尊重人格,使病人正视现实 6. 建立自尊和自信 7. 面对现实,融入社会 10210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七、预防 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基 本策略 预防为主,宣传教育 为主,防治结合,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 n控制传染源 n切断传播途径 n保护易感人群 103103医学资料医

27、学资料 预防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消灭或减少) 切断 保护 管理、早期发现 避 输 美 针 宣 疫 孕 血 沙 具 传 套 筛 酮 交 教 查 维 换 育 苗 持 10410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控制传染源 减少吸毒和卖淫嫖娼人群(治本) 最大限度的发现和治疗HIV/AIDS(免 费检测、治疗) 完整系统的监测体系(高危人群/地区 、传播因素的发现) HIV/AIDS自主减少传播危害(关怀、 非歧视) 105105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云南省74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分布图(完善后) 静脉吸毒哨点17 孕产妇哨点17 性病哨点17 暗娼哨点16 嫖客哨点1 结核病哨点1 无关联哨点5106

28、106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四免一关怀”政策 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 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 物;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 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 儿检测试剂; 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 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加强艾滋 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 视。107107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行为干预- 切断传播途径 l阻断经血液传播 安全采供血 减

29、少共用注射器吸毒 (美沙酮、针具交换) l阻断经性途经传播 减少性乱 安全套 性病诊治 l阻断母婴传播 10810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1)、切断性传播 洁身自爱,遵 守性道德 减少卖淫嫖娼 的人数 全面推广使用 安全套 及早规范治疗 并治愈性病 10910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 1、每次性行为前,必须用一个新的胶质安全 套; 2、必须在性交开始前戴上; 3、小心撕开独立密封的包装袋,避免用剪刀 一类的利器; 4、用手指捏住安全套前端,把空气挤出,再 套在勃起的阴茎上; 5、保留安全套前端的空间; 6、保证安全套套住整个阴茎; 7、如果需要,应选用水质润滑剂,油质润滑 剂会

30、导致安全套破裂; 8、射精后,趁阴茎仍然勃起,应紧握着安全 套边缘把阴茎抽出; 9、切勿把安全套长期放在钱包内或接近热源 的地方。 11011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泰国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和 推广避孕套使全国性病艾滋病下降 11111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性工作者 年轻人/学生双性恋 人群 各类技术 人员 会议/疗养 人员 流动人口 农民 商人军人 行政管理 工作人员 在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中推广安全套可以 切断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 11211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2)、切断血传播 血液筛查 减少吸毒人数 不注射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吸毒 美沙酮维持治疗和针 具交换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 注射 1

31、13113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吸毒者行为干预 证据 n美国:交换注射器项目回收的注射器里艾滋 病病毒率从66%下降到43%(三个月) n美国:使用针具交换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比不 用者少70%,纽约吸毒人群感染率从50%下 降到30% n澳大利亚:50-60%静脉吸毒者用注射器项 目,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4%下降到2% 114114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HIV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1、刺激出血: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 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 3、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 ( 如 70%酒精 、0.5%碘伏等 ) 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115115医学资

32、料医学资料 (3)、切断母婴传播 妇女怀孕前避免艾滋病病 毒感染(提倡婚检) 对孕妇进行HIV筛查(免 费) 对阳性孕妇实施药物阻断 (免费 5%) 其它措施:阴道冲洗、剖 宫产等 避免母乳喂养 116116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4)、切断医源性感染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加强血源管理(无偿献血 严禁非法采供血 血站建设) 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 医疗机械必须严格消毒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和针管 采用“普遍性防护原则” 职业暴露的预防 117117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3、保护易感人群 l 接种艾滋病疫苗 ,保护大众免受 HIV感染(目前尚 无有效疫苗) l 开展广泛宣教, 提高群众的自我

33、保护能力 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 滋病、性病知识,开 展学校性教育,保护 青少年免受艾滋病、 性病的危害,是每个 家庭、每个学校、每 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 同责任。 118118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 n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 n2008年:领导作用增强力量和履行承诺 n20052007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n2004年:关注妇女 抗击艾滋 n2003、2002年: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 n2001年:预防艾滋病 你我同参与 n2000年:预防艾滋病 男士责无旁贷 119119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六)健 康 指 导 n对艾滋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 n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

34、。 n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 副作用及治疗的长期性。 n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和定期消毒。 n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其对疾病和康复的影响。 n勇敢面对疾病,鼓起生活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 120120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六) 健 康 指 导 n 对无症状艾滋病感染者 n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n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指甲刀、牙刷 、手帕等。 n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已受孕者应终止处理。 n定期或不定期的访视及医学观察。 121121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六) 健 康 指 导 n 疾病预防指导 n艾滋病的病因、传播方式及自我防护措 施。 n性知识、性行为的健康教育,洁身自好 。 n正常的接触和社交活动不会传播艾滋病 。 n建立艾滋病监测系统,结合国境检疫。 122122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谢谢 123123医学资料医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