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2590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精选文档.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病理学基础的任务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essentials )是研究疾病的原因(病因学 ethiology)、发病机制(发病学 pathogenesis)、病理变化(病变 ,patho1ogica1 changes) (包括 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以及病变的经过和转归的一门医学 基础学科。 二、病理学基础的内容及 其在护理专业中的地位 病理学基础 病理解剖学(形态结构) 病理生理学(功能代谢) 病理学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之间的桥梁。 病理学基础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 、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 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等均有 密切的联系。 病理学基础与临床医学

2、之间的密切 联系,明显地表现在对疾病的研究 和诊断上。 三、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一)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 病理解剖,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明确对疾病的诊断; (2)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 病、流行病; (3)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 病的人体病理材料。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以确定诊断,称活体组织检查。 钳取、切取、穿刺、局部切除等方法。 优点:组织新鲜,有利于进行组织学、 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和组织 培养等研究。 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 3、细胞学检查 通过刮取、吸取和细针穿刺等方法

3、 采集人体病变组织的脱落细胞制成 细胞涂片,作出细胞学诊断。 阳性率相对较低,但损伤小,可重 复,多用于普查。 4、动物实验 (1)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某些人类 疾病的模型。 (2)可以弥补人体观察之受限和不 足,但动物与人体之间毕竟存在种 种差异,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 接套用于人体。 5、组织与细胞培养 (1)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 基在体外加以培养,以观察细胞、组织 病变的发生发展。 (2)优点:可以较方便地在体外观察研 究各种疾病或病变过程,研究加以影响 的方法,而且周期短、见效快。 (3)缺点:孤立的体外环境毕竟与体内 的整体环境不同,故不能将研究结果与 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6

4、、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1)前者是应用化学试剂,在组织细胞 上进行特异性化学反应,反映组织细胞成 分,了解组织、细胞内各种蛋白质、脂类 、糖、酶和核酸等化学成分的状况。 (2)后者是应用酶标抗体(或抗原)和 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接触,形成特异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催化底物后,可呈现颜 色变化,在原位检测组织细胞内的抗原或 抗体的技术。 7、超微结构观察 用(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细胞 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内部和表面超微结构进行 更细微的观察,从亚细胞(细胞器)水平上 认识和了解细胞的病变。是迄今最细致的形 态学观察方法 8、其他 核酸技术及基因工程、放射自显影技术、显 微分光光度技术、流

5、式细胞仪(FCM)技术 、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电镜技术、多聚酶链 反应(PCR)技术以及分子原位杂交技术 (二)病理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1、重视对专业名词、术语的理解和 掌握 2、重视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之间的 关系 3、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5、重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 思考题 1、病理学基础的内容和地位。 2、病理学基础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健康与疾病 病因学概述 发病学概述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第一节第一节 健康与疾健康与疾 病病 一、健康一、健康(health)(health)的概念的概念 :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 ,但是实际上此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WHO认

6、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 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二、疾病(disease)概念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和致病因素作用下, 机体发生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紊乱及/或 心理、社会适应的异常状态。 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心理障碍、 社会行为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 和劳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第二节第二节 病因学概述病因学概述 : 一、概念 病因: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 诱因:能够促进疾病的内外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 不存在的。 二、病因的种类 (一)生物因素 病原性微生物(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 、螺旋体、霉菌)、寄生虫(原虫、蠕虫)。 (二)理化因素

7、机械力、温度、电流、光线、 声波、电离辐射、 大气压; 农药、有害气体、有机溶剂、金属、毒物中毒、 强酸、强碱、药物、酒精。 (三)营养性因素 营养缺乏引起营养不良,严重时可致死。 营养过剩引起肥胖,高胆固醇食物易致动脉 粥样硬化。 (四)遗传因素: 直接遗传:遗传物质改变直接引起遗传性疾 病,例如:先天愚型,血友病、色盲。 遗传易感性:指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 质,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机体才发生 相应的疾病,如蚕豆病(G-6-PD 缺乏), 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五)先天因素 能损害发育胎儿的化学物质、药物及病毒, 可致胎儿畸形或缺陷。 如:先天性心脏病、兔唇等 (六)免疫因素: 1

8、、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支气 管哮喘、荨麻疹。 2、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 风湿性关节炎。 3、免疫缺陷病:易发生感染和恶性肿瘤。 (七)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人的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有着 重要的作用。 祖国医学提出内伤“七情”可致病。某些 异常激烈情绪 变化可以引起器官活动失 调,因而发生疾病。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和教 育水平以及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 (八)行为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 不良的饮食习惯、体育活动过少) 此外,性别、年龄、气候及环境都与疾病的发 生、发展有关。 第三节、发病学概述第三节、发病学概述 一、自稳调节紊乱

9、 病因 机体损害 机体自稳调节 紊乱 相应功能和代谢障碍 连 锁反应 其它自稳调节紊乱 生 命活动障碍。 如:胰岛素 糖尿病 脂肪代谢 酮体 代谢性酸中毒 二、因果交替规律 如:外伤 大出血 BP 组织 缺氧 各系统机能障碍 胃肠炎 腹泻(排毒) 脱水 酸中 毒 休克 三、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疾病发展过程就是损害和抗损害这一对 矛盾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损害与抗 损害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方向 。 病因入侵 一 般 症 状 出 现 特异性症状出现 结 局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转归期 疾 病 的 分 期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和转归: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一、潜伏期:从病因作用于人体

10、到出现最 初症状之前。 二、前驱期: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出现典 型临床表现前的阶段。 三、症状明显期:疾病的典型症状相继 出现。 四、转归期: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即疾 病的结局。 四、转归期 (一)康复 1、完全康复 2、不完全康复 (二)死亡 1、病理性死亡 2、生理性死亡(衰老致死) 传统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各种反映消失 传统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濒死期(临终状态):大脑功能明显抑制,各系统机 能明显减弱,心跳呼吸极度微弱,此期长者12天, 短者数分钟,猝死者无明显的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神经抑制波及延脑,心跳、呼吸完全停 止,反射 消失。但组织内仍进和着微弱的代谢,此期 持续68分钟。

11、濒死期短或在低温条件下可维持较长 时间。 此期仍是生命的可逆阶段,还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抢救 措施,猝死病人更应抢救,常有复活的可能。 生物学死亡期:死亡的不可逆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 其它器官系统的代谢和功能相继停止,并逐渐出现尸 冷、尸僵、尸斑,最后尸体腐败。 脑死亡: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 永久性停止,包括大脑皮层功能和脑干各部分功 能的丧失。 判断脑死亡依据: 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无自主呼吸,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 瞳孔散大、固定。 颅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 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 脑电波消失、脑血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脑死亡一旦确立,就意味着在法律 上已经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可作 为判断死亡和终止抢救的界线。 (我国至今未立法确立脑死亡) 也为器官移植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和 合法的根据。 思考题: 1、解释:健康、疾病、脑死亡 2、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3、简述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4、传统死亡和脑死亡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