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929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PPT文档.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1,任脉图:,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2,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出会阴后,向上前行至阴毛部位,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直上,经咽喉,至下颌,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任脉与六阴经都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并有调节月经,妊养胎儿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和可治疗神志病。,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3,会阴 【定位】: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

2、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中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作用】:调经补肾,清利湿热 【主治】:二便不利或失禁,痔疾,脱肛。遗精,阳痿,阴部痒。溺水窒息,昏迷,癫狂。 曲骨 【定位】: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作用】:利肾培元,调经止带,清利湿热。 【主治】:小便不利,遗溺。遗精,阴痿。月经不调,带下。 中极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作用】:补肾培元,通利膀胱,清利湿热,调经止带。 【主治】:遗溺、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疝气。,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4,关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作用】:温肾益精,

3、回阳补气,调理冲任,理气除寒。 【主治】:阳痿,遗精,遗溺,小便频数,小便不通。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出血。中风脱症,虚劳体弱,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泄泻,脱肛,完谷不化。 石门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作用】:温肾益精,调经止带。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疝气,腹痛,泄泻。经闭,带下,崩漏。 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作用】:益肾固精,升阳补气,调理冲任。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溺。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虚劳体弱,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5,

4、阴交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作用】:温肾益精,调理冲任。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疝气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阴痒,产生出血。 神阙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作用】: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中风脱证,四肢厥冷。泄泻,偏身出汗。水肿。 水分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作用】: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痛,泄泻,翻胃吐食。,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6,下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滞。 【主治】:胃脘痛,腹胀泄泻,呕吐,呃逆。 建

5、里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滞。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肠鸣。 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理气止痛。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饮食不化。咳喘痰多。黄疸。失眠。,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7,上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内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 【作用】:健脾和胃,和中降逆,理气化湿,宁神定志。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 巨阙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作用】:和中降逆,宽胸化痰,宁心安神。 【

6、主治】:心胸痛,心悸。癫狂痫。胃痛,呕吐。 鸠尾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寸 【作用】:和中降逆,清心化痰,宽胸宁神。 【主治】:癫狂痫。胸痛,心悸,腹胀。,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8,中庭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五肋间,即胸剑结合处 【作用】:宽胸理气,降逆理中。 【主治】:胸胁胀满,心痛。呕吐,小儿吐乳。 膻中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主治】:气喘,胸前,胸闷。心痛,心悸。乳汁少,呃逆,噎膈。 玉堂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三肋间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7、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乳痈。,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9,紫宫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二肋间 【作用】:宽胸理气,清肺利咽。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 华盖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 【作用】:宽胸理气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 璇玑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利咽。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10,天突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作用】:宽胸理气,化痰利咽。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暗,瘿气。梅核气,噎膈

8、。 廉泉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作用】:清热化痰,开窍利喉舌。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暗,吞咽困难。 承浆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作用】:祛风通络,疏调任督。 【主治】:口眼歪斜,牙龈肿痛,流涎。癫狂。遗溺。,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1,督脉图:,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2,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9、督脉-3,疾病表现: 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病机分析: 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督脉主司生殖,为“阳脉之海”,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亦为虚象。 主治范围: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

10、、角弓反张等证。,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4,长强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镇痉熄风,清热利湿,固脱止泻。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 腰俞 【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作用】:调经通络,清热利湿。 【主治】:癫狂,癫痫。痔疾。腰脊强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 腰阳关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强腰补肾,调经通络。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5,命门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

11、:壮阳益肾,强壮腰膝,固精止带,疏经调气。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泄泻。腰脊强痛。 悬枢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温补脾肾,强壮腰脊。 【主治】:腰脊强痛。泄泻,腹痛。 脊中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健脾利湿,益肾强脊。 【主治】:泄泻。黄疸。痔疾。癫痫。,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6,中枢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健脾利湿,益肾强脊。 【主治】:黄疸,呕吐,腹胀满。腰脊强痛。 筋缩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止

12、痉熄风,健脾调中。 【主治】:癫痫。脊强。胃痛。 至阳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宽胸理气,清热利湿,健脾调中。 【主治】:急性胃疼。黄疸。胸胁胀痛,咳嗽,背痛。,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7,灵台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胃疼。疔疮。咳嗽,脊背强痛。 神道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养心安神,熄风止痉,清热通络。 【主治】:心悸,心痛,失眠,健忘。咳嗽,噎膈。背强脊痛。 身柱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

13、用】:祛风退热,宣肺止咳,宁心镇痉。 【主治】:咳嗽,气喘。癫痫。脊背强痛。,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8,陶道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宣肺解表,熄风止痉,镇惊安神。 【主治】:热病,疟疾。头痛,脊强。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 【主治】: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癫痫。咳喘。 哑门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二颈椎棘突下缘 【作用】:熄风止痉,通络开窍,疏风活络。 【主治】:情志变化引起的精神障碍、乏力。聋哑。中风

14、,舌强不语,暴瘖。癫狂痫。后头痛,项强。鼻衄。,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9,风府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作用】:疏散风邪,清心开窍,通利机关。 【主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颈痛项强,眩晕,咽痛。 脑户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作用】:散风清热,开窍止痉。 【主治】:头晕,项强。癫痫。 强间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作用】:散风通络,宁心安神。 【主治】:头晕,眩晕。癫狂痫。中风偏瘫。,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10,后顶

15、 【定位】: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作用】:散风通络,宁心安神。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症。中风偏瘫。 百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平肝熄风,升阳益气,醒脑宁神,清热开窍。 【主治】:眩晕,头痛。昏厥,中风偏瘫,不语。脱肛,阴挺。癫狂不寐。 前顶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作用】: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中风偏瘫,癫痫。,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11,囟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作用】:平肝熄风,醒神镇惊。 【

16、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痫。小儿惊痫。 上星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作用】:清肝明目,宣通鼻窍。 【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中风偏瘫。 神庭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作用】:清肝明目,熄风止痉,通窍安神。 【主治】:失眠,惊悸,痫症。头痛,眩晕。鼻渊。,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12,素髎 【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作用】:清热宣肺,宣通鼻窍,苏厥救逆。 【主治】:昏迷,昏厥,新生儿窒息。鼻塞、鼻衄、鼻渊、酒(查皮)鼻。目胀痛,视物不清。足跟痛。 水沟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作用】:

17、开窍启闭,苏厥救逆,清热化痰,宁神镇痛。 【主治】:晕厥,中暑,中风昏迷,精神障碍,牙关紧闭。为急救要穴。癫狂、痫症。急性腰痛。胃疼不止,口喎面肿。 兑端 【定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作用】:清泻胃热,定惊止痛。 【主治】:癫狂。牙龈肿痛,口喎。 龈交 【定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作用】:清热明目,宣通鼻窍。 【主治】:急性腰痛。痔疮出血、痔疾疼痛。齿龈肿痛。鼻渊。癫狂。,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三小节 冲脉-1,冲脉图:,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三小节 冲脉-2,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夹脐上行,散入胸中,上达咽喉,环绕口

18、唇。 本经脉交会穴: 会阴(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足少阴经)、阴交(任脉)、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阴经),共14穴。,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三小节 冲脉-3,(1)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2)主生殖功能: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

19、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里所说的“太冲脉”,即指冲脉而言。另外,男子或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衰退。 (3)调节气机升降: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三小节 带脉-1,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 、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 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带脉起于足少阴之正脉,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带脉与肾脏神经系

20、统有关,故带脉强健可以固精、强肾、壮阳。 本经脉交会穴为带脉(带脉同名穴位)、五枢、维道(足少阳经)共3穴,左右合6穴。,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三小节 带脉-2,经外奇穴,印堂:两眉中间。头痛头晕,鼻渊鼻衄,小儿惊风,失眠。 鱼腰:眉毛中。眉棱骨疼,目赤肿痛,目翳,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涡斜。 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后一横指。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涡斜,牙痛。 耳尖:耳郭上方尖端处。目赤肿痛,目翳,麦粒肿,喉痹,砂眼。 子宫:中极旁开3寸。子宫脱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疝气。 腰痛点:手背2、3掌骨和4、5掌骨之间。 八邪:手指缝。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目痛,烦热,毒蛇咬伤。 四缝

21、:二-五指,近端关节中央。疳积,消化不良,小儿腹泻,咳嗽气喘,百日咳。 十宣:十指尖端。高热、昏迷、小儿惊厥、咽喉肿痛、指端麻木。 百虫窝:血海上一寸。皮肤瘙痒、风疹块、下部生疮。 八风:趾蹼赤白肉际。脚气、趾痛、足跗疼痛、头痛、牙痛、疟疾、毒蛇咬伤。 独阴:足二趾关节中点。胞衣不下、月经不调、疝气。 气端:足十趾尖端。足趾麻木、脚背红肿疼痛、中风急救。,常用穴位功效,补气穴:气海、关元、膻中、足三里、神阙、百会 理气穴:中府、膻中、期门、气海、行间、太冲、日月、章门、肝俞 补血穴:血海、膈俞、膏肓俞、绝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 活血穴:血海、膈俞、三阴交、心俞、内关、太渊、隐白,

22、强壮穴:百会、神阙、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脾俞、足三里、涌泉 滋阴穴:涌泉、太溪、太渊、肾俞、三阴交 温阳穴:神阙、关元、命门、腰阳关、肾俞 安神穴:神门、内关、百会、印堂、神庭、璇玑、涌泉、心俞、风池 化痰穴:中府、天突、膻中、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列缺、肺俞、解溪 解表穴:风府、风池、太阳、大椎、风门,消导穴:中脘、胃俞、天枢 利咽穴:人迎、扶突、合谷、鱼际 通鼻穴:迎香、口禾髎、人中、四白 明目穴:睛明、攒竹、丝竹空、风池、太阳 急救穴:人中、十宣、劳宫、涌泉、百会、会阴 耳聪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利口穴:地仓、承浆、廉泉、颊车、合谷 调肠穴:天枢、大横、大肠俞,通利关节穴 治疗

23、颈椎病外关、风池、大椎、肩井 治疗脊柱病穴腰痛点、肩贞、条口、大杼 治疗腕关节损伤穴太溪、阳池、神门 治疗膝关节炎穴膝眼、阳陵泉、委中 偏瘫康复穴 面瘫穴太阳、地仓、颊车、迎香、人中、风池、合谷、太冲 上肢瘫痪穴曲池、外关、阳溪、合谷、八邪 下肢瘫痪穴环跳、风市、伏兔、悬钟、足三里、昆仑,清热穴: 大椎、合谷、曲池、十宣、八邪 清心热小海、曲泽 清肺热尺泽、鱼际 清肝胆热阳陵泉、太冲 清胃肠热曲池、合谷、内庭 清三焦热外关、支沟 清热解毒耳尖、八邪、八风,止痛穴: 治头痛穴印堂、风池、太阳 治牙痛穴下关、颊车、合谷、内庭 治落枕穴落枕穴 治颈项强痛风府、风池 治肩背痛穴肩井、天宗、大椎 治腰痛穴腰痛点、委中、承山 治胃痛穴梁丘、内关、足三里 治胆囊炎胆囊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