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2017110119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2804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2017110119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2017110119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2017110119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2017110119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20171101198.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侏儒山街四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尘垢hu 锁屑 迄今q 维利是图B、 狼藉j 彷徨 羁绊j 触目伤怀C、混沌hndn 深邃 差使cha 势在必行D、惆怅chuchng 驾驭 譬如p 虚无缥缈2、依次填词,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 书里的意思,又不能 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 那些故事, 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A、咀嚼 欣赏 享受 获得 B、理解 欣赏 享受 取得C、咀嚼 鉴赏 聆听 获得 D、咀嚼 鉴赏 聆听 获得3.下列各项中,

2、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市取消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对出租车经营权实行无偿使用。B.为了提高效率,方便旅客,机场增加了自助取票,详情请见告示。C.巴黎恐怖袭击嫌疑犯称因买不到球票,放弃了袭击法兰西体育场的计划。D.中国消费者喜好变得越来越健康,西式快餐食品的热度正在不断下降。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永不满足的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火一般地追求真理的愿望、炽热地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科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B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他对此没有明确的答案。C张华考近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

3、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二、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丝绸之路”运送的主要货物,果真是丝绸吗?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社

4、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

5、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

6、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作者单之蔷。有删改。)5.下列各项中,不

7、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6.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 货物。 B.“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 名必要。 C.“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立场和角 度不同。 D.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

8、不同的解释。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至少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饮茶的习惯。 C.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能相提并论。 D.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自的文化背景。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淳熙中,张说颇用事,为都承旨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上许之,且曰:“当致酒肴为汝助。”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

9、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祐独不至,是违圣意也。”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张说会未散否?”对曰:“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乃命再赐。说大喜,复附奏:“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而罢。(选自周密齐东野语)【注释】张说(yu):人名。都承旨:官名。8、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欲置酒延众侍从延:邀请 B上忽顾小黄门言顾:回头看 C说殊不平殊:特殊 D陈良祐除谏议大夫除:担任9、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

10、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A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B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C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D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皇帝答应张说宴请侍从并两次为他赏赐酒菜。 B陈良佑不赴宴会,违背皇帝的旨意。 C张说一再报告皇帝陈良佑不来参加宴会,可见他与陈良佑交情非浅。 D宴会一结束,就听到陈良佑被任命为谏议大夫的消息,众人都怅然若失。四、(14分)11、将第三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4分) 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而罢。 12、默写。(10分)(1)坐观垂钓者 。(2) ,病树前头万木春。(3)自非亭午夜分, 。(4) ,在昼犹昏。(5)是啊,我们想悄悄改变你,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鲍尔吉原野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条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

12、,在丰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以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

13、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这比一个朝代的覆灭更让人吃惊。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

14、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具尸体。当大街上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么,因为它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人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人类所

15、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13.对于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时(第段),作者是感到与;后来(第-段),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和;最后(第-段),作者的感情是和。(6分) 14.第段划线句是对“建造”

16、一词的补充,作者这样补充想揭示一个什么事实?(4分) 15.请结合文中第段中加点词,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一段落含义的理解。(4分)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 16.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4分)六、按要求完成第17、18题(8分)为提高阅读品位,培养阅读习惯,江城中学在同学们中间开展了“好书征集令”活动。17、为了能征集到更多的好书,使同学们读到更多的好书,让每本书发挥更大的价值,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三个活动项目。(4分) 18、有同学认为“好书征集令”就是变相让学生捐书,有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多抓教学,少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17、面对这些质疑,学生会委托你写一份倡议书,要阐明“好书征集令”活动对中学生的意义。(字数100120字)(4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少家长忧虑:“孩子不懂道理,不听话,无法沟通。”不少孩子也在埋怨:“父母不尊重子女的人格,不尊重子女的选择,不愿意平等地和孩子沟通。”沟通如此重要,善于沟通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技能。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参考答案1. A2.A3.B 4.C 5. A (“丝绸之路”的名称由西方人提出,并非更名的原因;更名的原因是命名者只站在西方的角度,不能准确反映“丝绸之路”的实际情况。)

18、6. D(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解释的差异,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7.C(“所运送的货物不同”与“知名度不能相提并论”两者间没有因果关系)8.C9.A 10.A11.句意为:客人们正在尽情欢乐,听说了这件事,都怅然失意地散去12.(10分)徒有羡鱼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不见曦月 横柯上蔽 (5)让你别再朦胧别再朦胧13.(6分)惊讶 不安 ; 痛苦 悲哀; 歉疚 愤怒。 14.(4分)揭示了人类因为热衷于建造,因而漠视对河流的破坏,并不把这种破坏当作一种罪恶的事实。(答“人们习惯于建造”“河流无法建造”“人类自高自大”“人类不知道河流无法建造”“人类认为建造河流比较容易”等均只得2分。)15.(4分)因为杀死河流是一种社会集体行为,所以人们都不认为是自己的罪恶,只是不停地从大自然掠夺资源享受自己的快乐,并把这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正常行为。(要求扣住三个加点词作答,意思符合即可。)16.(4分)呼吁人类对河流的陨灭负起责任,表达自己应有的歉意,并用实际行动来珍惜和保护河流。17.(4分)图书漂流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会18.(4分)意义: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等。19.略。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