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归纳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10634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3841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归纳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10634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归纳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10634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归纳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10634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归纳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10634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归纳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10634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本章归纳整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材P4读图思考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教材P46活动1(1)从图1.4可以看出,行星都是逆时针绕日公转的。(2)根据图和表中的行星轨道倾角数据,行星公转轨道面差不多在一个平面内,轨道倾角最大的水星也只有7。(3)根据表中的行星轨道偏心率数据,偏心率最大的水星也只有0.206,非常接近圆形。2.行星类型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类地行星111巨行星233远日行星322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比较小,地球是类地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3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公转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

2、没有特殊的地方。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P910活动(1)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热带雨林生物量为2kg/(m2a),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为0.8 kg/(m2a),较小。(3)有相关性。生物量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后者决定前者。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大;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小。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4)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地区森林更茂密,阔叶,树木树冠较大。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森林中植物密度相对较小,针叶

3、,树冠小。教材P11活动(1)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呈现波状变化,1986年为极小值,后逐年增多,到1989年达到极大值,之后又逐年减少,1996年又达到极小值,之后逐年增多。两个极小值之间约11年。(2)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虽然起伏程度不同,但起伏周期接近。从1705年峰值到1980年峰值,其间275年,出现了26个峰值,也就是25个周期,可以算出太阳黑子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与(1)大致相同。(3)从太阳黑子数的长期变化情况来看,规律明显,可以确认其平均变化周期为11年。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材P13读图思考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

4、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教材P14上读图思考读图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逐渐减小。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0。教材P14下读图思考读图可知,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近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远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小。冬半年和夏半年相比,公转轨道对应的圆心角相同,都是180,但冬半年公转角速度较快,夏半年公转角速度较慢,因此,北半球冬半年的日数要小于夏半年的日数。教材P15活动1提示:用地球仪演示,注意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在演示公转运动时,可以夸张地演示出其速度变化。2归纳和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特点。运动形式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西向东1个恒星日除南北两

5、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大约为15/h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处最快,达1670km/h,由赤道至两极逐渐减小,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公转太阳自西向东1个恒星年平均角速度1/d。但由于太阳略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快,大约61/d;在远日点时速度较慢,大约57/d平均线速度30km/s。在近日点时较快,约为30.3 km/s;在远日点时较慢,约为29.3km/s教材P16活动教材P17读图思考1中时区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作为中央经线。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即东西十二区。2如果中时区为子夜(24时),纽约所在的西五区的区时应该是(昨日)19时,北京所在的

6、东八区的区时应该是(今日)8时。3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教材P19读图思考1太阳直射2326N,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2太阳直射2326S,此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3太阳直射0纬线(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无极昼极夜现象。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材P21读图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物质

7、组成的突然变化。2从莫霍界面向下,纵波和横波都可以传播且速度增大,可以推断地幔仍为固态,但物质成分发生了改变。从古登堡界面向下,纵波速度减小而横波消失,可以推断地核的外核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教材P23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地表岩石是如何形成的?(2)陆地淡水会枯竭吗?(3)地球表面的组成要素有哪些?(4)地球表面的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5)地球表面的各要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教材P25资料1分析1月球上有引力、冰、矿产资源、建筑材料、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等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2若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的生存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满足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避

8、免宇宙射线伤害的环境条件以及能产出食物的生态系统等。教材P2526资料2分析1“生物圈二号”和月球基地的相同之处:都是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装置,生产、消费和分解、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二者的不同之处:“生物圈二号”的电力是由外部输入的,且“生物圈二号”也不需要防止宇宙射线的危害;而月球基地所需的电能只能自己生产,而且还需防止宇宙射线的危害。“生物圈二号”的水是地球上原有的液态水,而月球基地所需水必须自己制造。2“生物圈二号”的实验虽然失败了,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必须保持平衡。人工模拟建筑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使其内部保持平衡。月球基地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必须努力维持其平衡,使各地理要素达到人类居住生存的要求,否则人就不能在里面生存下去。教材P26资料3分析1月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有:大量硅酸盐,可作建筑材料;丰富的铁、钛、铝矿以及地球上缺乏的或尚未发现的金属矿产;月球土壤中特有的氦资源,它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而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宇宙空间资源(真空和低重力);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月球北极和南极的冰资源等。2月球上可供发展月球基地的资源有:丰富的矿藏(如钛、硅、铝、铁、氦);可作建筑材料的硅酸盐;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月球北极和南极的冰资源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