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811060219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22806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16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811060219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811060219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811060219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811060219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8110602190.wps(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巴中 2018-2019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复习试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 56 Mn55 Ba

2、137 第 I I 卷(选择题,共 48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共 48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酸碱中和反应 浓H2SO4稀释 固体NaOH溶于水 H2在 Cl2 中燃烧 食物腐败 A B C D 2可逆反应 2A+3B 2C+D相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 0.5mol(Lmin) -1 Bv(B)= 0.01mol(Ls) -1 Cv(C)=0.35mol(Lmin) -1 Dv(D)= 0.4mol(Lmin) -1 3某温度下,浓度都是 1molL-1的两种气体 X2和 Y2,在

3、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 反应 2min 后,测得参加反应的 X2为 0.6molL-1,用 Y2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v(Y2) 0.1mol(Lmin) -1,生成的 c(Z)为 0.4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AX22Y2 2XY2 B2X2Y2 2X2Y C3X2Y2 2X3Y DX23Y2 2XY3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2CaCO3(s)+2SO2(g)+O2(g) =2CaSO4(s)+ 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S0 6用纯净的 CaCO3与 l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己折 算为

4、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EF 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 mol(Lmin) -1 BOE 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COE、EF、FG 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 267 DF 点收集到的 CO2的量最多 7反应 C(s)+H2O(g) 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 几乎无影响的是: 升温 增加 C 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He使体系压 强增大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He使容器体积变大 A B C D 8反应 mA(s)+nB(g) pC(g) 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 B 的体

5、积分数(B%)与 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m+np;x 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x 点比 y 点时的反应速率慢;n p - 2 - A B C D 9一定条件,可逆反应 X(g)+3Y(g) 2Z(g),若 X、Y、Z 起始浓度分别为 c1、c2、c3(均 不为 0),平衡时 X、Y、Z 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 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 B平衡时,Y 与 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32 CX、Y 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 0c10.14 molL1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

6、热 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B500、30MPa下,将 0.5mol N2(g)和 1.5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 放 热 19.3 kJ, 其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N2(g) 3H2(g) 2NH3(g) H 38.6 kJmol1 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1,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2(57.3kJmol1) D已知 2C(s)2O2(g) =2CO2(g) Ha,

7、2C(s)O2(g) =2CO(g) Hb,则 a0),已 知 P 是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下关闭 K,向 A、B 容器中分别充入 2mol A2和 1mol B2, 两容器分别在 500时达到平衡,A 中 C 的浓度为 -1,放出热量 b kJ,B 中 C 的浓度 molL 1 分别为 -1,放出热量 c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molL 2 (1)若将温度升高到 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2)比较大小: _ “(填 ”“、 =”“、或 ”“0 才可能满足G=HTS0,选项 B 错 误;C若 H0,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选

8、项 C 错误;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 应速率,对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无影响,所以不影响焓变,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 5.【答案】C 【解析】A图象 1 分析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 A 错误; B图象 2 分析白磷能量高于红磷,能量越低越稳定,白磷比红磷稳定性差,故 B 错 误;C依 据图象 3 分析固体硫变化为气态硫需要吸收能量,故 H1,故 C 错误;D若容器 恒温恒容,容器 也是恒 温恒容时,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二氧化硫转化率和三氧化硫转化率之和为 1,但实际上容器 是绝热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因此容器 中 SO2的转

9、化率与容器 中 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故 D 正确;答案选 D。 第 卷(选择题 共 5252分) 二、非选择题(共 5 5 小题) 17.【答案】(1)NO2(g) + CO(g) =CO2 (g)+ NO(g) H234 kJmol1;减小;减 小;无;因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途径,不能改变体系中物质的始态和终态 (2)P(s) +3/2Cl2(g) =PCl3(g) H306 kJmol1;PCl5(g) =Cl2(g) +PCl3(g) H+ 93 kJmol1;等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 径无关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0、所以是放热反应,放出 的热量是 368kJ134kJ234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 + CO(g) =CO2 (g)+ NO(g) H234 kJmol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反应热 的大小,所以 E1和 E2都是减小的;因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途径,不能改变体系中物质的始 态和终态;(2)根据图像可判断,生成 1molPCl3时放出 306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P(s) +3/2Cl2(g) =PCl3(g) H306 kJmol1;根据图示可知:Cl2(g) +PCl3(g) =PCl5(g),中间产物的总能量大于最终产物的总能量,该反

11、应是放热反应,H=生成物总能 量-反应物总能量=93 kJmol1;所以 PCl5(g) =Cl2(g) +PCl3(g)是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 式为 PCl5(g) =Cl2(g) +PCl3(g) H+ 93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无论一 步完成还是分多步完成,生成相同的产物,反应热相等,则 P 和 Cl2一步反应生成 1mol PCl5 - 12 - 的反应热等于 P 和 Cl2分两步反应生成 1mol PCl5的反应热。原因:反应中能量变化只与始态 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18.【答案】(1)0.09 molL1s1;CBA 10 (2)0.2 molL1; (或

12、3.33) 3 (3)升高温度;逆反应方向 (4) (5)3X(g) 2Y(g)Z(g) HH12H2H3 【解析】由甲图可知,X 是反应物,Y 是生成物。10s时反应达到平衡,X、Y 的变化量 分别为 0.9 molL1和 0.6 molL1,变化量之比为 32,由图乙可知,减压后平衡不发生移 0.9 molL1 动,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 2Y+Z。(1)反应从开始至平衡时 v(X) 10s =0.09mol(Ls)-1;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所以 A、B、C 三点的逆反应速率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 CBA。(2)若 t3 s 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压强,Z 的平衡量为 0.5molL

13、,Z 的变化 量为 0.3molL,则 Z 物质的起始浓度是 0.2molL1;由图甲可知,X、Y、Z 的平衡量分别 为 0.6molL1、1.2molL1、0.5molL1,所以,4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 3 0.51.2 2 0.6 3 (或 3.33)。(3)t4 s 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增大的程度不同,所以改变的条件 是升高温度,若该反应具有自发性,由于该反应的熵不变,所以该反应的H0)发生后, 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减小,所以 B 相当于在 A 的基础上加压,增大了压强,B 容器内的反应向 右移动,C 的浓度增大,放出的热量增加;正确答案: ; a c b。(3)若

14、打开 K,因为 B 端的压强大于A 端的压强,所以B 中压强会减小,活塞P 会向左移动,故容器B 的体积将减小;(4) 若让 A、B 体积相等且固定 P,相当于恒温恒容, B 中改充入 4 mol A2和 2 mol B2,气体总量 是 A 中气体总量的 2 倍,气体总量按比例增加相当于加压,压强增大会引起平衡右移,所以 ;正确答案: 3 2 1 。(5)没有标明两种物质的正、逆反应方向,无法判定反应 3 2 1 达到平衡状态,a 错误;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总量发生变化的反应,所以容器内气体压 强保持不变,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 体的总量发

15、生变化,根据 M=m/n,m 不变,n 变化,当 M 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 恒温恒容,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m/V;m 不 变,V 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无法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正确选项 bc。(6)及时分 离出 C 气体,相当于减少浓度,反应速率减慢,a 错误;该反应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b 错误;增大 B2的浓度,反 应速率增大,平衡右移,c 正确;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d 错 误;正确选项 c。 20.【答案】(1)-a+3b+cd (2);cd; (或 0.067);

16、6.25;正向 【解析】(1)CH4(g)+H2O(g) =CO(g)+3H2(g) H1,已 知:CH4、H2、CO 的燃烧热(H) 分别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1;H2O(l) =H2O(g) H=+d 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3+- 可知,则H1=-a+3b+cd kJmol1。(2)CO 的平衡转化率 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200时 n(H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由 - 14 - 图示可知在恒压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 CO 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即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20。a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

17、向移动,平衡常数减 小,故 a 错误;b达平衡后再充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CO 的转化率不变, 故 b 错 误;cCH4(g)+H2O(g) =CO(g)+3H2(g),达到平衡前气体总物质的量在不断变化,当容 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即反应达到 最大限度,故 c 正 确;d由图示可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O的转化率增大,即图中压强 p1p2,故 d 正确;故选 cd;由图表可知,3min 后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 CO(g)+2H2(g) CH3OH(g) 起始浓度(molL1) 0.4 0.8 0 变

18、化浓度(molL1) 0.2 0.4 0.2 起始浓度(molL1) 0.2 0.4 0.2 03 min 内用CH3OH 表示的反应速率v(CH3OH)=0.2molL1/3min=1/15 mol(Lmin) -1。200时,200时平衡常数 K=c(CH 3OH)/(c(CO)c 2(H 2)=0.2/(0.20.42)=6.25;向上 述 200达到平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再加入 2mol CO、2mol H2、2mol CH3OH,此时各物质的浓 度为 c(CO)=0.4 molL1,c(H2)=0.6molL1,c CH3OH)=0.4molL1,保持温度不变,则此 时 Qc=c(CH

19、3OH)/c(CO) c2(H2) =0.4/(0.40.62)=2.786.25=K,则此时平衡应向正方向移动。 21.【答案】(1)2;0.06 mol(Lmin) -1 (2)2 【解析】(1) N2 + 3H2 2NH3 起始物质的量 a b 0 变化物质的量 0.2 0.6 0.4 5min时物质的量 1.8 b-0.6 0.4 所以 a=0.2+1.8=2; 用氢气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 v(H2)=0.6mol(2L5min)=0.06mol(Lmin)-1 (2) N2 + 3H2 2NH3 起始物质的量 2 b 0 变化物质的量 1 3 2 平衡物质的量 1 b-3 2 1+2+b-3=5 解得 b=5;则 K=(11)(0.513)=2 -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