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6247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感染腹泻-PPT文档.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防制策略与措施 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 第五节 主要问题与对策,简 介,定义: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指由病原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腹泻:指稀便或水样便 3次或以上/日。,简 介,危害: 主要表现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可致死亡 。,第一节 病原学,一、病原体的种类 细菌 是最早被确认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 病毒 人类致泻性病毒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 寄生虫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人体寄生虫主要是原虫,第一节 病原学,一、病原体的

2、种类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种类 种类 主要病原体 所致疾病 细菌 弧菌属 霍乱 志贺菌 痢疾 伤寒沙门菌 伤寒 埃希菌属 腹泻、肠炎 弯曲菌属 弯曲菌肠炎 病毒 轮状病毒等 病毒性腹泻 寄生虫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痢疾,第一节 病原学,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一)霍乱弧菌 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强,但对酸、热及消毒剂抵抗力很低。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细菌2年以上的免疫力,第一节 病原学,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二)志贺菌 主要致病因子是侵袭力、内毒素和外毒素。感染后对同型细菌具有一定免疫力,但免疫期较短、不巩固。,第一节 病原学,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三)沙门菌 在沙门菌中, 伤寒沙门菌(S. typh

3、i) 副伤寒沙门菌(S. paratyphi) 分别引起伤寒和副伤寒,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其他沙门菌引起一般感染性腹泻,第一节 病原学,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四)埃希菌 一般不致病,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常见的致泻菌有: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第一节 病原学,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五)弯曲菌 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肠炎,可造成爆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其在国内许多地区的感染率仅次于志贺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第一节 病原学,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六)轮状病毒 目前已知轮状病毒可分为7个组(AG),其中AC组轮状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

4、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 (一)病人 腹泻和亚临床病人是感染性腹泻的重要传染源。 (二)病原携带者 常见的有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 者和健康携带者。 (三)受感染动物 动物传染源包括患病和(或)受感染的动物,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 (一)经水传播 主要是由于: 水体极易受到传染源粪便的污染; 一些腹泻病原体在水体中存活的时间较长; 污染的水体很容易使水冲洗的生冷食品受到污染; 一般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人们多有饮食生冷习惯。,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 (二)经食物传播 经食物传播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多为爆发。常见的有沙门菌肠炎、痢疾等。,第二节 流行病学

5、特征,二、传播途径 (三)经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通常引起感 染性腹泻散发,被污染的手是 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卫生状况较差的儿童。,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 (四)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 苍蝇、蟑螂等可引起感染性腹泻传播。,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 对于某种特定的感染性腹泻地方性疫区而言,人群的易感水平随年龄的上升而有所下降。,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四、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流行较为严重。(病原体的差别,传播途径的差别),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二)时间

6、分布 感染性腹泻全年都可发生,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细菌性腹泻-夏秋季节 轮状病毒腹泻-寒冷季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三)人群分布 以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原因可能与感染机会、机体免疫状态、行为特点、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四、流行特征 (四)流行形式 可以呈现为散发、爆发或流行。 一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感染性腹泻以爆发和流行为主。,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五、流行因素 (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气温、降雨等,在感染性腹泻的流行中起一定作用,但社会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 (二)病原体特点与感染性腹泻流行 病原体变异和新病原体的出现。 新病原体的出现,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可

7、以造成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原体变异最突出的是耐药性、毒力和抗原特性变异等。,第三节 防制策略和措施,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一)切断传播途径 WHO: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家庭和医疗机构腹泻诊治和预防方法 我国: 于1984年参加了WHO的全球腹泻病控制规划; 目前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加强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相结合,医学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的策略。,第三节 防制策略和措施,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一)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1.“三管一灭” :管理水源、管理粪便、管理饮食和消灭苍蝇。 2.个人卫生:主要是饭前便后洗手。 3.改善饮食:主要是提倡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

8、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第三节 防制策略和措施,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二)对传染源的措施 传染源的早期发现与管理是感染性腹泻防治的重点之一,为此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防治门诊 2.开展疫情监测 人群监测;环境监测 3.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要求做到 “五早一就”,第三节 防制策略和措施,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 1.疫苗预防 2.药物预防,第三节 防制策略和措施,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四)其他防制措施 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推广卫生防病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提高个体自我保护能力也是感染性腹泻防制的重要措施。,第三节 防制策略和措施,二、治疗原则 (一

9、)提倡口服补液 (二)及时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 (三)继续进食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一、霍乱 (一)流行概况 (二)诊断标准 (三)治疗要点 (四)防制要点,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二、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一)流行概况 (二)诊断标准 (三)治疗要点 (四)防制要点,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一)流行概况 (二)诊断标准 (三)治疗要求 (四)防制要点,第五节 主要问题与对策,一、感染性腹泻防制中的主要问题 (一)发病率高 (二)诊断困难 (三)病原体耐药严重 (四)病原体变异与新病原体,第五节 主要问题与对策,二、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和饮食卫生状况 (二)研制高效多价疫苗 (三)建立快速诊断方法 (四)加强病原体耐药性研究和控制 (五)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体系,典型试题分析,1下列哪些是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源: A病人 B受污染的食物 C受感染的动物 D病原携带者 E受污染的水源 答案:ACD,2在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中,切断传播途径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三管一灭; (2)注意个人卫生; (3)改善饮食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