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0496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廖玉珍-PPT文档.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正常解剖前列腺,核桃状 基底部与膀胱底部相邻 尖端与尿道外括约肌相邻 前方为耻骨联合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丰富的前列腺静脉丛及耻骨前列腺韧带 后为前列腺会阴腱膜与直肠相邻 外侧为提肛肌,分腺体和非腺体两部分 腺体:居尿道后方 后下部周围带(70) 中央带(25) 贴邻尿道的移行带(5%) 非腺体:尿道前部的纤维肌肉带及尿道,正常解剖前列腺,正常解剖精囊,位于前列腺头端,卷曲的管状结构,长3-6cm,直径3-4mm,分出10-12个憩室 前为膀胱、后为直肠;成人期大部位于腹膜外,仅外侧一小部分有腹膜覆盖 两侧精囊向外上斜行,尖端部相距7-8cm 汇聚点与水平面形成50-60角,后面观,优势:

2、空间分辨率高 扫描时间短,可以重建任意位置 解剖图像清晰、恒定、易于比较 检查费用低 缺点 辐射损伤 软组织分辨率低 横轴位扫描,重建各种位置,检查方法CT,准备工作:口服水或对比剂稀释液充盈胃肠道 检查技术: 平扫增强 横轴位原始数据扫描 后处理重建 窗宽、窗位技术,检查方法CT,前列腺:均质软组织密度,界限清楚,边缘光整 偶见点状钙化 与周围脂肪对比 上下 前后 左右 30岁以内 3 2 3 cm 60岁以上 5 4 5 cm,影像解剖CT,精囊腺:界限清晰、横向椭圆形软组织密度 在中线汇聚呈蝴蝶状 膀胱精囊角:精囊与膀胱后壁形成,为锐角 静脉丛:精囊外方点状、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影像解剖

3、 CT,正 常 前列腺,正 常 精囊腺,优势: 软组织分辨率高 多方位成像 无辐射损伤 缺点 检查时间长 有幽闭恐惧症,检查方法MR,检查方法MR,扫描序列: T1WI、 T2WI、 压脂技术 前列腺波谱 线圈:体线圈(八通道、四通道相控阵),扫描位置 横轴位:最佳显示外周带及移行带、前列腺 与尿道膜部关系;但显示基底部中 央带不理想 冠状位:显示中央带与外周带的关系,精囊 输精管及提肛肌是否对称 矢状位:利于显示前列腺与精囊、直肠、膀 胱底部的关系,检查方法MR,T2WI 中央带及移行带腺体少,肌肉及间质致密,信号低 外周带腺体丰富,呈高信号 外科假包膜:移行带与外周带之间有时可见低信号条状

4、影,为受压的周围带腺体形成 前列腺包膜:外周带外周低信号、厚度约1mm的、由纤维肌肉组织构成的T1中等信号包膜,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有意义,影像解剖前列腺MR,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但依液体量及成分不同 双侧对称,影像解剖精囊MR,正常前列腺,正常精囊,常见疾病,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常见,40岁以前很少发生 病变起源于中央区及移行区 增生的组织呈多发球状结节,正常前列腺组织受挤压形成假包膜,大的结节可突入膀胱 早期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尿流变细或呈点滴状,甚至发展为尿潴留,前列腺增大,两侧对称,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有时可见点状或片状钙化 在耻骨

5、联合上方20-30mm仍可见到前列腺方可确诊 前列腺有时明显突入膀胱,类似膀胱内肿块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膀胱精囊角正常,前列腺增生CT,前列腺移行带、中央带增生、径线增大,周围带变薄;包绕中央带的低信号假包膜形成 以腺体增生为主T2WI高信号 以间质组织增生为主T2WI低信号 混合存在,信号混杂,前列腺增生MR,前 列 腺 肥 大,前 列 腺 肥 大,前 列 腺 肥 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癌,前列腺腺泡或导管上皮 70%位于前列腺外周带,少数位于中央区 组织学95%为腺癌,余为移行细胞癌和鳞癌 常侵犯精囊腺,造成膀胱精囊角变钝、消失两侧明显不对称 肿瘤很少直接侵犯直

6、肠 极易发生远处转移,常见有成骨性转移、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肺转移,多数早期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 部分病人排尿困难,类似前列腺肥大的症状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阳性,前列腺癌临床表现, 隐性癌,结节较小,直肠指检不能触及 癌结节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 经包膜向外扩散周围结构(精囊、膀胱 直肠、盆壁等) 远处转移(骨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早期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可无异常表现 肿瘤突破包膜时,前列腺变形,局限外凸或呈分叶状 局部见不规则低密度灶,边界不清 膀胱精囊角变钝或消失,两侧明显不对称,提示肿瘤侵及精囊 增强扫描肿块可见强化 盆腔内可见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远

7、处转移(成骨性转移;肺内转移;肝内转移),前列腺癌CT诊断,前 列 腺 癌,前 列 腺 癌,前列腺癌-右侧膀胱精囊角变钝,T2WI-外周带内低信号缺损 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外缘完整,与静脉丛界限清 包膜侵犯征象线样低信号包膜结构模糊、中断、不连续 静脉丛受侵两侧不对称,与肿瘤相邻处信号减低 周围脂肪结构受侵高信号脂肪内出现低信号尤前列腺直肠角区域 精囊受侵精囊信号减低 其它盆腔及髂血管旁淋巴结、骨转移,前列腺癌MR诊断,前列腺癌 左侧外周带低信号,前列腺癌,左侧外周带低信号 DWI高信号侵及包膜、骨转移,前列腺癌 右侧外周带低信号 侵及包膜、静脉丛,前列腺癌 左侧外周带低信号、DWI高信号 侵及

8、包膜、周围脂肪、静脉丛,前列腺癌 左侧外周带低信号、DWI高信号 侵及中央带、包膜外凸 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左侧外周带低信号、DWI高信号 侵及精囊,包膜外凸;髂血管旁淋巴结、骨转移,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右侧外周带低信号 侵及包膜、静脉丛 耻骨转移,前列腺癌 左侧外周带中等信号结节 DWI高信号 侵及精囊、包膜、静脉丛及膀胱后壁 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前列腺癌 右侧外周带低信号 盆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MR前列腺波谱,前列腺癌在MRS上表现为较高的胆碱(choline)峰,同时特异性的枸橼酸盐(citrate)峰明显减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正常前列腺的MRS,Cho3.2,Cr

9、e3.0,Cit2.6-2.7,正常前列腺MRS谱线表现cit高于cho+cr,胆碱+肌酸,枸橼酸盐,前列腺癌1H MRSI表现 Cho+cr增高,cit降低,PCa,枸橼酸盐,枸橼酸盐,胆碱+肌酸,前列腺左后癌,MRS分析,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局限于前列腺内的结节主要是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 增生多发生在中央区和移行区,轻度强化 癌多发生在边缘区,强化较明显 病变突入膀胱底时,需与膀胱底部肿瘤及膀胱内凝血块鉴别:CT较难,可借助MRI,诊断需结合临床、直肠指检及影像学表现,确认靠穿刺活检 超声特别是经直肠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并可在其引导下定位进行穿刺活检 CT检查目的主要是对肿瘤进行分期,而非诊断。CT不能显示前列腺周边区、中央区及移行区,故诊断率低于MRI,但对肿瘤邻近侵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与MRI相似 MR对前列腺癌分期重要,观察包膜、精囊、盆腔淋巴结侵犯和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情况,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