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3189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文档资料.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概 述,慢性呼吸衰竭,评估病人,病例导入,病人,女,68岁,咳、痰、喘15年,咳嗽加剧,痰呈黄色,不易咳出两天,夜间烦躁不眠,白昼嗜睡。体检: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50/85mmHg,神志恍惚,发绀,皮肤温暖。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肺底湿啰音。实验室检查:WBC14.5109/L,动脉血PaO243mmHg,PaCO270mmHg。初步诊

2、断:COPD、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见案例视频3,病例导入,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诊断为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2.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3.导致II型呼吸衰竭主要病因是什么? 4.呼吸衰竭分几型?,慢性呼吸衰竭 是在肺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 早期可表现为型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型,仅有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往往表现为II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血症型,PaCO2高于50mmHg,同时有PaO2低于60mmHg。,概 述,慢性呼吸衰竭分哪两型?,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 1. COPD:我国最常见病因 2支气管哮喘 3各种慢性肺部感染 4其他:胸廓畸形

3、、大量胸腔积液等。,(二)诱因 1.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最常见) 2.镇静安眠药、麻醉剂对呼吸中枢的抑制 3.CO2潴留病人给氧浓度过高 4.耗氧量增加:如寒战、高热、手术、 合并甲亢等,(三)发病机制 1肺泡通气不足 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是低氧血症最常见原因 3弥散障碍 导致单纯性缺氧,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轻度缺O2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等。严重缺O2可导致烦躁、谵妄、昏迷 (2)CO2潴留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2对呼吸的影响 (1) 缺O2可反射刺激通气,若缺O2缓慢加重, 则这种反射迟钝 (2) CO2过高反而抑

4、制呼吸中枢,(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3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缺O2和CO2潴留均可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心搏量增加,血压上升; 缺氧使右心负荷加重; 长期缺O2可使心肌发生变性、坏死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导致心力衰竭; 缺O2、CO2潴留还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4对细胞代谢、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影响 严重缺O2时,机体产生能量少,无氧酵解 增加,乳酸堆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5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缺O2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谷丙转氨酶上升 缺O2使肾血管痉挛,引起肾功能障碍,(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使血液粘稠度

5、 增加,易引起DIC等并发症。,(四)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1、呼吸困难: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2、发绀:紫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 3、精神神经症状:肺性脑病又称二氧化碳麻醉,4、心血管系统症状 血压升高、脉压增加、心动过速 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循环衰竭、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心脏停搏 二氧化碳潴留者常有皮肤潮红、温暖、多汗, 球结膜充血、水肿,5、其他 谷丙转氨酶升高、蛋白尿、红细胞尿、尿素氮升高、上消化道出血等,三、检查及诊断,1.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2.电解质 可出现各种电解质紊乱 3.痰液检查 痰液涂片与细菌培养

6、,(一)检查,1病程呈缓慢经过,结合病史、诱因、临床 表现判断、 2海平面平静呼吸时PaO260mmHg和(或) PaCO250mmHg,(二)诊断,制定计划,四、治疗要点,(一)通畅气道、氧疗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缓解支气管痉挛 3建立人工气道(必要时),为什么气道通畅是纠正缺O2和CO2潴留的先决条件?,1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 吗乙苯吡酮 2机械通气,(二)增加通气,(三)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1呼吸性酸中毒: 最常见 治疗关键是积极改善通气,促使CO2排出 2代谢性酸中毒:通过改善缺氧来纠正,若pH7.20再给予碱性药。 3代谢性碱中毒:积极补充氯化钾、精氨酸等 4电

7、解质紊乱:以低钾、低氯、低钠最为常见,(四)控制感染 有条件者应尽快行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五)并发症治疗 休克、上消化道出血、DIC的治疗,五、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 与通气不足、肺内分流 增加、通气/血流失调和弥散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分泌物增加、意识 障碍有关,实施护理,六、护理措施,(1)给氧浓度和给氧方法 型呼吸衰竭:短时间内间歇高浓度(50%) 或高流量(46L/min)吸氧 型呼吸衰竭: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氧流量12L/min,浓度在25%29% 常用、简便的给氧方法是应用鼻导管吸氧,有 条件用面罩吸氧 (2)观察用氧效果,1氧疗护

8、理,2保持气道通畅:见本章第1节相应内容 3机械通气护理:见急救护理学 4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肌张力、心悸、结膜、皮肤粘膜、肺部啰音情况,了解血气分析、血尿常规、血电解质检查结果,有条件进行床旁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注意饮食、大小便、睡眠等情况。,5配合药物治疗 (1)抗生素:同“慢支”护理 (2)呼吸兴奋剂:静滴速度不宜过快,用药后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及神志的变化,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肌肉抽搐要及时通知医生,严重者立即停药。 (3)慎用抑制呼吸类药物,(1)安全 (2)病情观察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密切观察有无头痛、 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精神错乱、 嗜

9、睡和昏迷等症状。,你怎样保障意识障碍病人的安全?,6肺性脑病护理,(3)吸氧护理 (4)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给予多少氧浓度或氧流量?,呼吸兴奋剂的不良反应有哪些?,7休息、活动 (1)稳定期:同肺气肿护理,适当活动, 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 (2)急性发作:绝对卧床,协助舒适卧位,做好皮肤护理 (3)生活护理,8饮食 (1)腹水、水肿、尿少时限制钠水的摄入 (2)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糖饮食 (3)少食多餐,9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如何饮食、呼吸功能锻炼、提高体质、避免呼吸道感染等诱因,进行家庭氧疗,发现病情加重立即就诊。,效果评价,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

10、,病例分析,1诊断分析 该病人咳嗽、咳痰伴气喘15年,桶状胸,符合COPD诊断。有CO2潴留表现,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降低、PaCO2增高,符合慢性呼吸衰竭(型)的诊断。有神志改变,符合肺脑诊断。初步诊断为:COPD、慢性呼吸衰竭(型)、肺性脑病。,2、护理分析 咳嗽、咳痰伴气喘保持气道通畅、半卧位 或端坐位、吸氧 咳嗽、咳黄色、发热应用抗生素、雾化、饮水、 湿化空气、叩背、协助排痰 发绀、球结膜水肿氧疗护理、呼吸兴奋剂应用 护理、必要时机械通气护理 意识障碍密切观察神志等病情变化情况,病例分析,课堂小结,慢性呼吸衰竭是在慢性肺部病变基础上合并 PaO260mmHg,PaCO250mmHg

11、 临床主要表现为缺氧、CO2潴留;若同时有精神 神经症状,即肺性脑病,常由CO2潴留所致 I型呼吸衰竭治疗护理关键是短时间内高浓度、 高流量吸氧;II型呼吸衰竭治疗护理关键是持 续低流量吸氧,增加通气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病人心肺功能正常情况下,由于肺外或肺的严重疾病而继发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ARDS是一种典型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概 述,评估病人,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严重休克、严重创伤、严重感染、肺脂肪栓塞、吸入有毒气体、误吸胃内容物、溺水、氧中毒、大量输血、DIC、急性胰腺炎、药物中毒、妊娠

12、高血压综合征等。,(二)发病机制,缺氧进行性加重,难以纠正,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通透性增加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含水量增多,肺广泛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肺容量减少,顺应性降低,以及气体交换和弥散功能障碍,在基础疾病救治过程中(常在发病13天内)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呼吸频率大于35次/分钟)、发绀,常伴烦躁、焦虑、出汗。 (二)体征 早期两肺多无阳性体征,中期可闻湿啰音, 晚期除广泛湿啰音外,可出现浊音及实变体征,(一)症状,三、检查及诊断,(一)检查,1X线胸片表现 早期:ARDS发病24小时内,无异常 中期:发病l5天,以肺实变为主要特征 晚期:发病多在5天以上,两肺野

13、密度增加,肺纹理呈网状或多发性肺脓肿、空洞形成及纵隔气肿、气胸等。,2血气分析:顽固性低氧血症仍是临床常用的 诊断依据 3呼吸功能测定:动态测定肺容量、肺活量、 残气、功能残气随病情加重均减少,肺顺应 性降低 4血流动力学测定: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压 与肺毛细血管楔压差增加。,(一)检查,急性起病,有致病的高危因素,呼吸窘迫,PaO2在氧疗的条件下进行性下降,氧合指数在300或以下,X胸片显示两肺浸润阴影,临床排除左心衰或PCWP18mmHg,(二)诊断要点,制定计划,四、治疗与护理,1氧疗:高浓度(50%)氧疗 氧疗无效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消除肺水肿 (1)控制液体入量:一般以每日不超过1.52L为宜 (2)使用利尿剂:促进水肿消退 (3)血浆白蛋白:在ARDS后期进行,以提高胶体渗透压,(一)治疗,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主张早期、大剂量、短程治疗 5补充营养,(一)治疗,实施护理,(二)护理,与慢性呼吸衰竭护理相似,效果评价,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课堂小结,ARDS指病人心肺功能正常情况下,由于严重疾病导致的急性、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 表现为呼吸窘迫 治疗以氧疗、消除肺水肿为主,比 较,谢 谢 !,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