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3288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垂体解剖,腺垂体 垂体前叶,占4/5 神经垂体 垂体后叶,占1/5 包括:垂体后叶、漏斗柄、灰结节、正中突 中间部 位于垂体前叶与后叶之间 垂体柄 下丘脑垂体束 垂体门静脉系统,垂体周围解剖,蝶鞍 视神经 海绵窦及其内容物 鞍上池 鞍隔 鞍上血管 下丘脑 第三脑室前下部,垂体生理,生长激素(GH)分泌与调节 催乳素(PRL)分泌及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TRH、TSH)分泌及调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及调节 促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分泌及调节 加压素 催产素,垂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 CT MRI MRI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小FOV 23mm层厚,FOV15cm

2、T1WI及T2WI 动态增强成像,垂体正常影像学表现,蝶鞍: 前后径716mm,平均11.7mm 深径为714mm,平均 9.5mm 横径为820mm,平均14 mm,垂体正常影像学表现,垂体正常影像学表现,垂体正常影像学表现,垂体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垂体的MRI测量,儿童6mm 男性、绝经后女性8mm 年轻女性10mm 妊娠、哺乳女性12mm,垂体病变,垂体发育低下 和 垂体侏儒 垂体增生 垂体腺瘤 垂体囊肿 空泡蝶鞍 垂体炎症,垂体发育低下和垂体侏儒,在腺垂体的胚胎发育中,由于同源框转录因子突变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分泌的激素异常。 在腺垂体的胚胎发育中,由于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垂体发育不良。,垂

3、体发育低下 和 垂体侏儒,垂体增生,生理性增生 继发增生 甲状腺功能低下 终器官功能低下 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增生,MRI表现 垂体增大,上缘凸起 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 垂体高度:10mm,达到15mm 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 C+:多为弥漫均匀强化 可为局灶结节状强化,垂体增生,垂体增生,垂体增生,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10左右。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相等,但分泌催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 微腺瘤小于10毫米 大腺瘤大于10毫米 侵袭性垂体腺瘤,垂体腺瘤,分为有分泌激素功能和无分泌激素功能两类 有分泌激素功能的肿瘤: 1.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的嗜酸细胞腺瘤 2.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

4、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的嗜碱细胞腺瘤 无分泌激素功能的肿瘤:嫌色细胞腺瘤。 垂体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向各个方向生长。 较大的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可钙化。,临床表现: 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屡、头痛等。 内分泌亢进的症状: 泌乳素( PRI)腺瘤出现闭经、泌乳 生长激素(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库欣病等,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CT: 垂体微腺瘤需行冠状位薄层增强扫描。 (1)垂体高度异常 (2)垂体内密度改变:低密度肿瘤多见于 PRL腺瘤,而GH腺瘤和ACTH腺瘤多为等密度。肿瘤低密度

5、也可由肿瘤液化、坏死和纤维化所致。 (3)动态增强扫描: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鞍内垂体腺瘤的强化形式包括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局限低密度、未见异常强化。,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4)垂体上缘膨隆 (5)垂体柄偏移变短 (6)鞍底骨质改变 (7)垂体向外膨隆推压颈内动脉,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MRI: 垂体微腺瘤 一般用冠状面和矢状面薄层,包括TI和T2图像。TI微腺瘤呈低信号,多位于垂体一侧,T2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出血时T1T2皆为高信号。PRL瘤边界清楚,GH和ACTH瘤边界多不清楚。垂体高度增加

6、,上缘膨隆,垂体柄偏斜,推移颈内动脉与CT所见相同。用GdDTPA后,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高于垂体。,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显示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鞍底下陷,罕见鞍内钙化。部分病例可见颅高压征象及颅骨增厚等。,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CT:肿瘤呈圆形,也可呈分叶或不规则形。冠状扫描显示肿瘤呈束腰状。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也可为略高密度、低密度或囊变。垂体瘤钙化很少见。肿瘤急性出血(卒中)为高密度,肿瘤梗死为低密度,梗死和出血后期均为低密度。增强扫描

7、,大多数强化,多数均匀,少部分不均匀,坏死、液化区不强化。极少数呈环形强化。肿瘤向上压迫室间孔,向旁侧压迫海绵窦延伸至颅中窝,可将明显强化的颈内动脉向外推移甚至包裹,偶尔可引起经内动脉闭塞。向后可压迫脑干,向下可突入蝶窦。,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 : TI和T2显示鞍内肿瘤向鞍上生长,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垂体多被完全破坏而不能显示。肿瘤出现坏死囊变,T1WI信号略高于脑脊液;肿瘤出血,T1T2为高信号。肿瘤向鞍上生长,冠状面呈葫芦状,是因鞍隔束缚肿瘤之故,称“束腰征”。鞍上池亦可

8、受压变形、闭塞。肿瘤还可向鞍旁生长,及向后向下生长。,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Rathke裂囊肿,40完全在鞍内,60有鞍上扩展 有症状的RCC大小多在515mm 边界清晰,圆形或分叶状鞍内/鞍上肿块,无钙化 常较稳定,但可见自发缩小或出现 无恶变倾向,但术后经常再发 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细胞角蛋白8,20,Rathke裂囊肿,MRI信号特点: T1:50低信号,50高信号 T2:70高信号,30等低信号 Flair:高信号 T1+C:无强化,周围受压垂体组织呈边缘强化,Rathke裂囊肿,空泡蝶鞍,垂体感染及炎症,垂体脓肿(化脓性炎症) 肉芽肿性炎:特发性、TB、真菌和结节病,组织学和影像相似,发生在此区定性诊断困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