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714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疾病的防治海南-文档资料.ppt(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肠杆菌病(AC),病 原大肠埃希氏杆菌,有多种血清型 流行特点无季节性,各种日龄都可发生,饲养环境条件差时易发。,症状及剖检 急性败血症型:成鸡多发,采食减少,严重腹泻、排白色或水样稀粪,呼吸困难,全身器官广泛出血,形成心包炎、肝周炎。 肠炎型:拉黄白色或灰白色水样或粘稠样粪便。 气囊炎型:呼噜,哕音,张口喘气,咳嗽,消瘦,气囊混浊增厚,严重者可继发心包炎。 雏鸡脐炎型:主要发生在出壳初期,病雏尖叫、行动迟缓,腹部膨大,水样腹泻,脐孔未闭合呈蓝黑色,有刺激性恶臭味,卵黄囊不吸收或吸收不良。,眼炎型:多为一侧性,少数为两侧性,眼睑闭合,外观肿胀,里面蓄积脓液或干酪样物, 眼角膜呈不透明白色混浊

2、,流泪,失明。 肉芽肿型:零星发生,消瘦、衰弱。肠粘连不能分离,在盲肠、十二指肠、胰脏、直肠和回肠的浆膜上见到肉芽肿结节。 关节和滑膜炎型:病鸡跛行或卧地不起,腱鞘或关节发生肿胀,切开后可见黄色粘稠液。 生殖道型;卵巢炎,输卵管炎,腹部膨大,行走如企鹅状,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及破裂卵黄。 皮肤型:多发于青年鸡,皮肤发炎、坏死、溃烂,形成紫黑色结痂。 脑炎型:昏睡、扭脖、共济失调、不能站立、倒地抽搐而死。,防治措施 1、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保证饲料、饮水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投药工作,抗菌药物要轮换使用。控制霉形体等呼吸道病的发生。 2、治疗:在饲料或饮水投放药物进行治疗:沙

3、星类、头孢类、安普霉素、磷霉钙(钠)等。,病鸡心包炎、会被膜炎,心包炎,肝被膜炎,慢性腹膜炎,渗出性物机化,使肠浆膜变厚、彼此愈着或形成绒毛样物,胸气囊内充满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腹膜炎,卵胞和肠管之间充满白色炎性渗出物,肝周炎、心包炎,肝、心都被一层厚纤维素膜裹着,鸡急性输卵管炎,膨大,积液,蛋鸡未成熟的输卵管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内积干酪样物,引起变形,大肠肝菌病:输卵管内渗出物成蛋形 (左下角为切面,肝周炎、心包炎,肝、心都被一层厚纤维素膜裹着,鸡急性输卵管炎,膨大,积液,蛋鸡未成熟的输卵管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内积干酪样物,引起变形,大肠肝菌病:输卵管内渗出物成蛋形 (左下角为切面,肠粘连,肠

4、浆膜肉芽肿结节,病鸡关节肿胀,关节后面有竹节状条纹,病鸡关节滑液囊炎,腔内有大量的渗出物,病鸡关节囊内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雏鸡:(左)脐炎,腹围大,腹壁呈绿色,脐孔愈合不全。(右)卵黄囊内积脓、血,透过腹壁呈褐色,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病的总称,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一、鸡白痢(PD) 病 原禽白痢沙门氏菌 流行特点主要侵害雏鸡,出壳后3周龄内发病率最高。,症状及剖检 病雏闭目打盹,缩颈低头,发出“吱吱”尖叫,呼吸困难、张口喘气,腹部一收一缩。拉白色糊状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白色稀粪粘固,死亡率高。剖检可见肝肿大充血,表面可见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灰白、灰黄色坏死灶,心

5、肌、肝脏、肺脏、盲肠等有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直肠末端蓄有白色尿酸盐,卵黄吸收不良。 青年鸡肝肿大,淤血或破裂,腹腔内有凝血块或血水。产蛋鸡产蛋下降,排青棕色稀粪,卵巢出血坏死,卵泡变性,有的皱缩呈笋状,严重者呈葡萄干样。,二、禽伤等 病 原禽伤寒沙门氏菌 流行特点常见于生长鸡和成年鸡 症状及剖检 精神萎顿,羽毛蓬乱,冠和肉垂苍白、皱缩。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棕绿色或古铜色,肝脏和心肌有粟粒样灰白色坏死灶,卵泡变形、变性、出血,破裂引起的腹膜炎,肠道卡他性炎症。,三、禽副伤寒 病 原多种能运动的沙门氏菌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雏鸡,环境突变时多发。 症状及剖检 羽毛松乱、饮水增加、水泻性下

6、痢,病程稍长的消瘦、脱水。剖栓可见卵黄凝固,肝和脾脏充血并有出血条纹或点状坏死灶,肾充血,心包炎并伴有粘连等病变。,防治措施 1、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在养鸡生产中,育雏始终是关键,也是重点,饲养应十分细心,温度、湿度、通风等要严格控制,定期进行带鸡消毒。 2、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可选用微生态制剂。,病鸡羽毛逆立,闭眼,无力,病鸡肛门周围有白色的粪便,病鸡拉白色粪便,病鸡有心包炎,肝有灶状坏死,病鸡肌胃有白色病灶,病鸡心脏表面有不规则的白色隆起,病鸡盲肠肿胀,病鸡肠管有白色病灶、隆起,病鸡肺有半透明病灶,病鸡关节炎,关节肿胀,病鸡肝棕色、肿胀、散在坏死点,病鸡肌胃坏死、白色结节,病鸡心肌

7、坏死结节,右:肝散在坏死斑纹,呈地图样。中:盲肠内积炎性渗出物,呈干酪性凝栓,使肠管变硬、变粗,病成年鸡卵巢变形,病成年鸡卵巢变形、变色等,鸡霉形体病,原称支原体,分鸡毒霉形体和滑液囊霉形体二种,前者又叫败血霉形体(有人也称慢性呼吸道病) 慢性呼吸道病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而滑液囊霉形体主要表现在腿跛行、关节肿胀等。 霉形体多与大肠肝菌并发感染。 流行特点寒冷季节多发,各种日龄均易感,多发生于l-2月龄雏鸡。呈继发性感染。,症状及剖检 流泪、打喷嚏、咳嗽、呼吸哕音、眼睑肿胀。剖检可见气管粘膜增厚、变红。气囊混浊,随病程的延长,气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似炒鸡蛋样,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

8、换气,防止过冷过热;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2、药物治疗:可选用如下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北星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泰妙菌素(支原净)、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等。,病鸡张口呼吸,气管内有粘液,有异常呼吸音,病鸡虚弱无力,精神萎顿,病鸡眼面部肿胀,眼窝内有渗出物,病鸡眼下部肿胀,病鸡眼有泪水流出,病鸡颜面部肿胀,切开有渗出物,眶下窦积脓性渗出物(已剪开),病鸡脸肿,特别是眼前方下方,眶下窦炎,病鸡肉垂和面部肿胀皮下水肿,气囊炎,锁骨间气囊及前胸气囊内有渗出物,肝被膜炎及心包炎,气囊炎,前后胸气囊肥厚,后胸气囊内有渗出物,锁骨间气囊,胸腹气囊内积干酪样渗出物,初生雏,气囊

9、炎,趾关节肿胀,(下为正常),趾底滑膜炎,切开有多量胶冻状渗出液。(左为正常),病鸡趾关节炎,关节肿胀,切开见渗出物,传染性鼻炎(IC),病 原副鸡嗜血杆菌 流行特点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不良环境、饲养管理不当及营养缺乏等都可诱发本病。易复发。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使产蛋量下降10-40%左右,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5至7月和11月至1月多发。,症状及剖检 病初流稀薄鼻液,逐渐浓稠,一有臭味,变干后成为黄色结痂,打喷嚏;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及周围颜面肿胀,先红肿后变青紫色。剖检可见鼻骷膜肿胀、喉头、气管呈灰红色,有黏液。卵泡松软,血肿、腹膜炎。,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鸡舍要保持合理通风

10、换气和防寒,进行带鸡消毒。 2、接种疫苗:首免可安排在50-60日龄,二免120-130日龄。 3、使用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治疗:1)磺胺间二甲氧嘧啶+泰乐菌素;2)壮观霉素;3)阿奇霉素、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头孢类、罗红霉素等。,病鸡颜面肿胀,病鸡肉髯肿胀,病鸡眼睑和面部肿胀,病鸡颜面肿胀,张口呼吸,头的断面、颜面、肉垂皮下和鼻腔粘膜水肿,病鸡鼻腔粘膜肥厚,狭窄,有粘液分沁物(右为正常),病鸡卵巢发育慢 右:正常,病鸡卵巢变软,出血,肿胀。(左为正常),新 城 疫(ND),病 原新城疫病毒 流行特点四季均可发生,季节交换时多发,各种日龄均可发生,幼稚和中稚易感性最高。,症

11、状及剖检 呼吸困难,采食减少,饮水增加,排黄色稀粪;部分病鸡出现瘫痪,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产蛋鸡产蛋下降,软皮蛋,沙皮蛋,白蛋,畸形蛋增多。剖检可见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交界处有出血点,产蛋鸡出现卵泡变形,卵泡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肠道肿胀或枣核状出血、溃疡。,防治措施 1、预防:1)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带鸡消毒,防止病原体入侵鸡群。2)定期接种疫苗,增强鸡群的特异免疫力。 2、治疗:1)鸡群发病后,采取紧急免疫措施,用四系苗2-3倍量点眼,避免用I系苗,以免引起大批死亡。2)使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类药物等。,病鸡精神高

12、度萎顿,嗜眠或打瞌睡,各种神经症状:扭头、观星状、站立不稳,盲肠小点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坏死、回肠粘膜出血坏死,病鸡产小型蛋、软壳蛋或其它异形蛋,病鸡张口呼吸、约1030%有此症状,病鸡拉稀、粪便呈绿色或黄白色,病鸡卵泡变软、出血,腺胃溃疡、乳头出血、肠枣核形出血、坏死,腺胃乳头出血、并有溃疡形成,腺胃、肌胃出血、肠枣核状出血坏死,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粘液性物增加、发红,肠道局部肿胀、膨胀、呈暗红色,病鸡肠道局部出血,禽流感的防治,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农业部和国际兽医局都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

13、以往认为禽流感病毒AIV)对人群无致病力,但1997年香港报道了首例因感染H5N1亚型致死人事件后,近年及最近又有多例人感染AIV发病,甚至死亡的报道。由此可以看出,禽流感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病毒结构,分三层 外层:血凝素16(HA)、 神经氨酸酶9(NA)(有亚型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中层:内膜蛋白(有型特异性) 内层:单链核糖核酸核蛋白(有型特异性),血凝素的作用是将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上。 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则是通过对受体内神经氨酸的作用,使新生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流行病学,1自然宿主: 火鸡、鸡、鸭、鹅、海豹 野生鸟、野生水禽、候鸟 其它动物:猪、牛 2实验室宿主: 在人

14、工感染的条件下,猪、雪貂、猫、水貂、猴等均可受感染。,流行病学,3潜伏期: 几小时到14天,与下列因素有关: 毒力 剂量 感染途径 受感染家禽种类等 4传染源:带病毒动物 5传染途径: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与禽流感病毒致病力 强弱有关的因素,1家禽的种类、品种、品系及年龄 2家禽的健康情况 3病毒的毒力 4宿主蛋白酶的活性 5应激因素 6合并或继发感染,临床症状,1最急性:无先兆症状或稍沉郁,23天内死亡率达100% 2急性型: 肿头 流泪 冠有出血斑块 脚鳞片下出血 呼吸罗音,呼吸困难 下痢,精神沉郁,冠和肉垂出血,脚鳞片下出血,呼吸症状,病理变化,1最急性:死亡的

15、病鸡常无眼观变化 2急性型: 鸡冠、肉髯肿大 心肌炎、心包炎 腺胃乳头水肿、出血 肌胃角质层下出血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呈带状或环状出血 呼吸道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气管粘膜出血,心肌炎,腺胃乳头水肿、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消化道出血,气管粘膜出血,病理变化,2急性型: 胸腺萎缩,有程度不同的点、斑状出血; 法氏囊萎缩或呈黄色水肿,有充血、出血; 母鸡卵泡充血、出血.,法氏囊萎缩或呈黄色水肿,有充血、出血;,母鸡卵泡充血、出血,预防与控制, 对病禽的处理 1我国列为A类传染病 2扑杀疫区内所有家禽 (疫点周围3公里半径范围内) 3受威胁区禽只观察或免疫 (疫区顺延5公里半径范围)

16、4无害化处理、隔离、封锁、消毒 5最后一个病例扑杀后一个月解除封锁,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寒冷,严格消毒,做好疫情接种。 2、对症治疗,以中西医药结合,抗病毒药物(利巴维林、金刚烷胺)和抗生素联合使用防止继发感染,同时辅以中药(大青叶、板兰根、植物血凝素、金丝桃素、黄芪多糖等),增加多维用量,增强体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特点,各种品种都能感染,高发日龄在20-60日龄之间,特别是在30日龄左右多见。 突然发生,传播快。通过常在感染后3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 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为20-30%。有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高达80%。 免疫鸡群仍然发病

17、。,诊 断 要 点,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 腹泻:拉白色粘稠和水样粪便。 严重脱水、虚弱,死亡。 有明显的死亡高峰,诊 断 要 点,病理变化,病死鸡脱水,皮下干燥。 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 法氏囊水肿和出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囊腔粘膜出血,腔内有的充满混浊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 病愈后的鸡法氏囊萎缩、变小甚至消失。 肾脏肿大、苍白,有尿酸盐沉积。 腺胃和肌胃效界处有条状出血点。,诊 断 要 点,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定期做好疫苗接种。 2、治疗:1)发病后要及时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每只鸡1-2ml,同时饮用口服补液盐,以

18、防病鸡脱水衰竭死亡。2)饲料中应添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3、注意事项:1)刚康复的鸡最好不要再次接种法氏囊疫苗以免复发,一般要一星期至半月以后再接种疫苗。2)选择疫苗时最好选择进口苗,第一次为弱毒菌,第二次为中等毒力菌。,鸡 球 虫 病,球虫的种属,1、 柔嫩艾美球虫 2、 毒害艾美球虫 3、 布氏艾美球虫 4、 巨型艾美球虫 5、 堆型艾美球虫 6、 哈氏艾美球虫 7、 变位艾美球虫 8、 和缓艾美球虫 9、 早熟艾美球虫 其中柔嫩、毒害、巨型艾、堆型艾美球虫 这四种球虫对鸡的侵害较为普遍,球虫的生活史,三个阶段:,孢子生殖 (无性生殖),鸡球虫卵囊对不良理化因素的抵抗力,1、卵囊的寿命:

19、 卵囊在土壤中可以存活602天。 2、卵囊对消毒剂的抵抗力: 重铬酸钾:卵囊的常规保存液。 对5%福尔马林、10%硫酸、5%氢氧化钾、季铵盐、高锰酸钾都有抵抗力。 10%甲醛溶液、10% 氨水等对球虫卵囊有抑杀作用。,3、冰冻、加热和干燥对卵囊极为不利. 有报道,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在-18下,12h后100%死亡;65-66 高温时,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全部死亡。 相对湿度在10-30%时,球虫卵囊只能存活4-5天。,致 病 性,致病机理:实质是球虫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包括三个方面: 机械性损伤即对寄生细胞的大量破坏。 化学损害作用虫体代谢产物的毒害作用。 免疫病理损伤鸡在感染球虫后产生

20、免疫反应所致 的免疫病理学变化,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1月龄左右多息盲肠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2月龄以上多患小肠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温暖潮湿多雨季节(春夏季)有利于本病的发生。,症状及剖检 盲肠球虫:常见于小鸡,多数急性暴发,病鸡羽毛逆立,头体蜷缩;便稀带血或排血便。剖检可见盲肠肿大,呈暗棕色。内容物干硬混有血液和干酪样物。 小肠球虫:多见于4-6周龄的小鸡,成年鸡少见,病鸡排出多量混有灰白色黏液的稀粪,衰弱,贫血,消瘦。剖检可见小肠黏膜上有粟米大小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点,肠内充满血块或干酪样渗出物。,防 治 措 施,1、加强饲养管理:A、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清除粪便

21、。B、饲料中补充足够的Vk和給予3-7倍的VA可以促进球虫病的康复。 2、免疫预防:应用鸡胚传代致弱虫株或早熟选育的致弱虫株给鸡免疫接种,可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 3、药物防治:球虫药物结合抗菌消炎药进行防治。,住白细胞原虫病(白冠病),病 原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 流行特点各种年龄鸦均可发生,但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症状明显,可造成大批死亡。本病的发生和蠓、蚋的活动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多发生于4-10月份,北方7-9月份。,症状及剖检 病鸡两腿轻瘫,冠髯苍白,口中流涎,粪便青缘色,呼吸困难,咳血或口中流出鲜血。剖检可见胸肌、腿肌、胰脏、肠管外面,有许多米粒大凸起的出血小结节;肝、脾肿大,出血,肺、肾等内脏出血。,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消灭蚊、蝇、库蠓、蚋及其滋生的环境,每隔6-7天用杀虫药进行喷杀。 2、做好早期用药治疗,可选用药物:磺胺间六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复方泰灭净、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