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1978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肝胆病证黄疸-PPT文档.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 疸 概述 一定义: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内伤饮食 劳倦或它病后,导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 失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以目黄、身黄、尿 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证。 病因:湿热疫毒 概 病机: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 胆汁外溢。 括 病位:肝胆 临床特征:目黄、身黄、尿黄 一、定义: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 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概述】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了黄疸病名并阐述其 临床特征病因病机。 如素问 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 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提出:“溽暑湿热相 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腑肿”。 2金匮要略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2、原则作了 详细的论述。金匮认为黄疸的主要病因是湿邪 ,提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的病因学。尤其提 出了“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治则,为后代医家 治疗黄疸奠定了基础。 3景岳全书第一个明确阐述黄疸与胆府密切相关 。 如景岳全书黄疸篇指出:“胆黄证胆黄证,皆因 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 4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阳黄与阴黄两大类, 为后世辨治黄疸病确定为基本纲领认为湿从热化 为阳黄,湿从寒化为阴黄。 5沈氏尊生书认为黄疸属疫疠,具有传染性 和危险性。 如沈氏尊生书黄疸篇指出:“又有天行疫疠 ,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三:讨论范围 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

3、疸 、溶血性黄疸。 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 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黄及某些消化 系统肿瘤等疾病。 凡出现身目黄染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黄疸常与胁胁痛、癥积积、鼓胀胀等病证证并见见 各种原因,如药物、疾病、遗传因素等,使红细 胞大量被破坏,出现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人的肝脏是制造、处理胆红素的关键“机器”, 它极易受病毒、细菌、药物、毒素等因素的损伤,一 旦肝脏损伤,正常结构被破坏,胆红素就泛滥入血引 起“肝细胞性黄疸”。 如果排泄通道,即胆道系统被结石、炎症、寄生 虫、肿瘤阻塞,有时是胆管受到挤压,已加工好的结 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就是“阻塞性黄疸”, 【病因病机

4、】 一、病因:外感和内伤 1、外感湿热热疫毒:暑湿、湿热、疫毒 2.内伤饮食、劳倦 (1)过食酒热甘肥或饮食不洁 (2)饮食饥饱、生冷或劳倦病后伤脾 3.病后续发续发 胁胁痛、癥积积或其它疾病之后 暑湿 湿热 内蕴中焦 湿郁热蒸 不得泄越 疫毒热毒炽盛 内伤饮伤饮 食 劳劳倦 脾胃损伤损伤 ,湿浊浊内生 湿热熏蒸 湿从热化 胁胁痛 癥积积 其它疾病 瘀血阻滞,湿热热残留 日久损损肝伤伤脾 湿从寒化 内及营血 脾虚 寒湿内生 胆 汁 不 循 常 道 外 溢 黄 疸 湿遏瘀阻 阳 黄 急 黄 阴 黄 病机 传染性 二、病机小结: 1、病因:外感多属湿热热疫毒,内伤伤常与饮饮食、劳劳倦、 病后有关。

5、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 血六种, 但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 患, 2、病机:黄疸的病机关键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 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发发生黄疸。 3、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 4、病性:黄疸的病理表现现有湿热热和寒湿两端。 为什么说:“黄家所得, 从湿得之” 5、分类: (1)阳黄:因于湿热所伤或过食甘肥酒热,或素体胃热偏盛, 则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发为阳黄。由于湿和热的偏盛不同,阳 黄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区别。 (2)急黄:如湿热蕴积化毒,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 内陷心肝,可见卒然发黄,神昏谵妄,痉厥出血等危重症,称为急 黄

6、。 (3)阴黄:若病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或久病脾阳受 伤,则湿从寒化。寒湿瘀滞,中阳不振,脾虚失运,胆液为湿邪所 阻,表现为阴黄证。 如黄疸日久,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湿滞残留,面目肌肤淡黄晦暗 久久不能消退,则形成阴黄的脾虚血亏证。 阳黄、阴黄、急黄的概念 阳黄 急黄 阴黄 热势鸱张热势鸱张 ,侵犯营营血,内蒙心窍窍,引动动肝 风风, 脾 阳 损损 伤伤 , 湿 从 寒 化, 复 感 外 邪, 湿 郁 化 热热 6、转变 阴黄与阳黄的 联系与区别? 阳黄与急黄的 联系与区别? 7、预后转归 阳黄病程较短,消退较易;但阳黄湿重于热者 ,消退较缓,应防其迁延转为阴黄。 急黄为阳黄的重症,湿

7、热疫毒炽盛,病情重笃, 常可危及生命,若救治得当,亦可转危为安。 阴黄病程缠绵,收效较慢;倘若湿浊瘀阻肝胆 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须耐心调治。 黄疸病的预后 及转归? 总之黄疸以速退为顺。 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 上瘥,反剧者为难治。”若久病不愈,气血 瘀滞,伤及肝脾,则有酿成癥积、鼓胀之 可能。 【诊查诊查 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主证: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为本病的重要 特征。 2.兼证:常伴食欲减退,恶恶心呕吐,胁胁痛腹胀胀等症状。 3.病因: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 积等病史。 4.实验室检查:血

8、浆胆红素正常值1.717.1mol/L (血浆胆红素升高聚积于巩膜、粘膜体液和皮肤, 达到一 定程度即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l )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l)时, 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 则为显性黄疸。 (二)诊断黄疸注意事项 1.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要排除假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并不增加) A .球结膜下脂肪沉着 B .大量进食含 -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 C.使用新生霉素,产生一种无害色素 【诊查诊查 要点】三、病证鉴别 1.黄疸与萎黄 2.阳黄与阴黄 【诊查诊查

9、 要点】 黄 色 鲜 明 疸 色 如 金 黄 色 晦 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 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其中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 胆腑郁热与疫毒炽盛的不同; 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注意有无血瘀。临证应根据黄 疸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区别阳黄与阴黄。 1.辨阳黄与阴黄 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 橘色,伴有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 腻,脉弦数,预后良好。 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 烟熏,伴有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 白,苔白腻,脉沉迟或濡缓,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 2.阳黄宜辨湿热轻重 热重于湿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10、,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 便短赤,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 脘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3.辨急黄 灼阴口干尿少 伤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动血衄血、便血、尿血 窍闭神昏谵语 二、治疗疗原则则 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 退黄,如属湿热,当清热化湿,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 以使湿热下泄;如属寒湿,应予健脾温化。 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正 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人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 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以健脾养血,利 湿退黄 三三、证

11、治分类、证治分类 ( (一一) )阳黄阳黄 1 1、热热热热重于湿重于湿证证证证 主证:主证:身目俱黄身目俱黄, ,黄色黄色鲜鲜鲜鲜明明; 兼证:兼证:发热发热发热发热 口渴口渴, ,或或见见见见心中懊心中懊侬侬侬侬, ,腹部腹部胀闷胀闷胀闷胀闷 , ,口干而苦口干而苦, ,恶恶恶恶心心 呕吐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小便短少黄赤, ,大便秘大便秘结结结结; 舌脉:舌脉:舌苔黄舌苔黄腻腻腻腻, ,脉象弦数。脉象弦数。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湿湿热热热热熏蒸熏蒸, ,困遏脾胃困遏脾胃, ,壅壅滞肝胆滞肝胆, ,胆汁泛溢。胆汁泛溢。 治法治法: :清清热热热热通腑通腑, ,利湿退黄。利湿退黄。 代表方

12、代表方: :茵茵陈陈陈陈蒿蒿汤汤汤汤加减。加减。 本方有清本方有清热热热热通腑通腑, ,利湿退黄的作用利湿退黄的作用, ,是治是治疗疗疗疗湿湿热热热热黄黄疸疸的主的主方方 。 组组组组成成: : 茵茵陈陈陈陈清清热热热热利湿,疏利肝胆利湿,疏利肝胆-君;君; 栀栀栀栀子清泄三焦湿子清泄三焦湿热热热热,并可退黄,并可退黄-臣;臣; 大黄通利大便,大黄通利大便,导热导热导热导热 下行下行-佐,佐, 三三药药药药相配,使湿相配,使湿热热热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热热热除,除,则发则发则发则发 黄自退。黄自退。 常用药物:常用药物:黄柏、黄柏、连翘连翘连翘连翘 、垂盆草、蒲公英清、

13、垂盆草、蒲公英清热热热热泻下泻下; 茯茯苓、滑石、苓、滑石、车车车车前草利湿清前草利湿清热热热热, ,使邪从小便而去使邪从小便而去 。 药药物加减: 1、如胁胁痛较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 等疏肝理气止痛; 2、如热热毒内盛,心烦烦懊憹,可加黄连连、龙龙胆草,以增 强清热热解毒作用; 3、如恶心呕吐,可加陈皮、竹如、半夏和胃止呕 。 2 2、湿重于湿重于热证热证热证热证 主证:主证:身目俱黄身目俱黄, ,黄色不及前者黄色不及前者鲜鲜鲜鲜明明, , 兼兼证证证证:头头头头重身困重身困 胸院痞胸院痞满满满满, ,食欲减退食欲减退, ,恶恶恶恶心呕吐心呕吐, ,腹腹胀胀胀胀或或 大大便便

14、搪垢搪垢。 舌脉:舌脉:舌苔厚舌苔厚腻腻腻腻微黄微黄, ,脉象濡数或濡脉象濡数或濡缓缓缓缓。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湿遏湿遏热热热热伏伏 困胆中焦困胆中焦, ,胆汁不循常道。胆汁不循常道。 治法治法: : 利湿化利湿化浊浊浊浊运脾运脾, ,佐以清佐以清热热热热。 代表方代表方: :茵茵陈陈陈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方义:方义:二方比二方比较较较较, ,前者作用在于利湿退黄前者作用在于利湿退黄, ,使湿从使湿从小小便便中中 去去;后者作用在于利湿化后者作用在于利湿化浊浊浊浊,清清热热热热解毒解毒,是湿是湿热热热热并治的并治的 方方剂剂剂剂。 组组组组成成: : 霍

15、香霍香、白寇仁白寇仁 芳香化芳香化浊浊浊浊, ,行气悦脾行气悦脾; ; 陈陈陈陈皮皮、石菖蒲、石菖蒲 白白术术术术、茯苓、猪苓、茯苓、猪苓、泽泽泽泽泻利湿健脾泻利湿健脾 茵茵陈陈陈陈、黄、黄芩芩、连翘连翘连翘连翘 、木通、木通利湿清利湿清热热热热退黄。退黄。 加减: 如湿阻气机,胸腹痞胀胀,呕恶纳恶纳 差等症较较著,可加入苍术苍术 、 厚朴、半夏,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 本证湿重于热,湿为阴邪,粘腻难解,治法当以利湿化浊 运脾为主,佐以清热,不可过于苦寒,以免脾阳受损。如 治疗失当,迁延日久,则易转为阴黄。如邪郁肌表,寒热头 痛,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疏表清热,利湿退黄,常用药如 麻黄、霍香疏表

16、化湿,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 解毒,甘草和中。 3.3.胆腑郁胆腑郁热证热证热证热证 主证:主证:身目身目发发发发黄黄, ,黄色黄色鲜鲜鲜鲜明明, ,上腹、右上腹、右胁胀闷胁胀闷胁胀闷胁胀闷 疼痛疼痛, ,牵牵牵牵引肩背引肩背, , 兼证:兼证:身身热热热热不退不退, ,或寒或寒热热热热往来往来, ,口苦口苦咽咽干干, ,呕吐呕吐呃呃逆逆, ,尿黄赤尿黄赤, ,大大 便秘便秘, , 舌脉舌脉; ;苔黄舌苔黄舌红红红红, ,脉弦滑数。脉弦滑数。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湿湿热热热热砂石郁滞砂石郁滞, ,脾胃不和脾胃不和, ,肝胆失疏。肝胆失疏。 治法治法: :疏肝泄疏肝泄热热热热, ,

17、利胆退黄。利胆退黄。 代表方代表方: :大柴胡大柴胡汤汤汤汤加减。加减。 方义:方义:疏肝利疏肝利胆胆, ,通腑泄通腑泄热热热热的作用的作用, ,适用于肝胆失和适用于肝胆失和, ,胃腑胃腑 结结结结热热热热之之证证证证。 组成组成: : 柴胡、黄苓、半夏柴胡、黄苓、半夏:和解少阳和解少阳, ,和胃降逆和胃降逆; 大黄、大黄、枳枳实实实实:通腑泄通腑泄热热热热; 生姜、大生姜、大枣枣枣枣:养胃;:养胃; 白白芍芍、甘草、甘草:缓缓缓缓急止痛急止痛,柔肝利胆;,柔肝利胆; 加减: 若砂石阻滞,可加茵陈、金钱钱草、郁金、鸡内金清热利湿, 利胆化石; 恶恶心呕逆明显显,加厚朴、竹茹、陈陈皮和胃降逆。

18、肋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 若黄疸突然出现,时寒时热,痛有钻顶感,时作时止,呕 吐蛔虫者,应用化虫丸驱蛔止痛,或用乌梅丸加减以利胆 退黄,安蛔止痛; 若胆热蕴结演变为火毒炽盛,症见黄疸加深,高热寒站者 ,用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清肝利胆。 4.4.疫毒疫毒炽炽炽炽盛盛证证证证( (急黄急黄) ) 主证:主证:发发发发病急病急骤骤骤骤, ,黄黄疸疸迅速加深迅速加深, ,其色如金其色如金, , 兼证:兼证:皮肤皮肤瘙瘙痒痒, ,高高热热热热口渴口渴, ,胁胁胁胁痛腹痛腹满满满满, ,神昏神昏譫譫语语语语, ,烦烦烦烦燥燥抽抽搐搐, , 或或见见见见溺溺血、便血血、便血, ,或肌肤或肌肤瘀瘀

19、斑斑, , 舌脉:舌脉:舌舌质红质红质红质红 绛绛绛绛, ,苔黄而燥苔黄而燥, ,脉弦滑或数。脉弦滑或数。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湿湿热热热热疫毒疫毒炽炽炽炽盛盛, ,深入深入营营营营血血, ,内陷心肝。内陷心肝。 治法治法: :清清热热热热解毒解毒, ,凉血开凉血开窍窍窍窍。 代表方代表方: :千金犀角散加味。千金犀角散加味。 方义:方义:本方功能清本方功能清热热退黄退黄 凉凉营营解毒解毒,适用于湿适用于湿热热疫毒所疫毒所 致的黄致的黄疸。疸。 组成:组成: 角角( (用水牛用水牛角代角代):):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 黄连、黄连、栀栀子、子、升麻: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升

20、麻: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土土茯茯苓清热凉解毒苓清热凉解毒, 养阴凉血;养阴凉血; 加减: 1、如神昏谵谵语语,加服安宫宫牛黄丸以凉开透窍窍; 2、如动风动风 抽搐者,加用钩钩藤、石决明。另服羚角粉 或紫雪丹,以熄风风止痉痉; 3、如纽纽血、便血、肌肤瘀斑重者,可加黑地榆榆、侧侧 柏叶、紫草、茜根炭等凉血止血; 4、如腹大有水,小便短少不利,可加马马鞭草、木通、 白茅根、车车前子,并另吞琥珀、蟋蟀、沉香粉, 以通 利小便。 ( (二二 ) )阴黄阴黄 1.1.寒湿阻遏寒湿阻遏证证证证 主主证证证证:身目俱

21、黄身目俱黄, ,黄色晦暗黄色晦暗, ,或如烟熏或如烟熏, , 兼兼证证证证:腕:腕腹痞腹痞胀胀胀胀, ,纳纳纳纳谷减少谷减少, ,大便不大便不实实实实, ,神疲畏寒神疲畏寒, ,口淡不渴口淡不渴, , 舌脉:舌脉:舌淡苔舌淡苔腻腻腻腻, ,脉濡脉濡缓缓缓缓或沉或沉迟迟迟迟。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中阳不振中阳不振, ,寒湿滞留寒湿滞留, ,肝胆失于疏泄。肝胆失于疏泄。 治法治法: :温中化湿温中化湿, ,健脾和胃健脾和胃。 代表方代表方: :茵茵陈术陈术陈术陈术 附附汤汤汤汤加减。加减。 方义:方义:本方温化寒湿本方温化寒湿, ,用于寒湿阻滞之阴黄。用于寒湿阻滞之阴黄。 组成组成: : 茵

22、茵陈陈陈陈、肉桂、附子:温化寒湿退黄;、肉桂、附子:温化寒湿退黄; 白白术术术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干姜、甘草:健脾温中; 郁金、厚朴、郁金、厚朴、苍术苍术苍术苍术 、茯、茯苓、苓、泽泽泽泽泻泻行气健脾燥湿;行气健脾燥湿; 加减: 1、若脘腹胀满胀满 ,胸闷闷、呕恶显恶显 著,可加苍术苍术 、厚 朴、半夏、陈陈皮,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 2、若胁胁腹疼痛作胀胀,肝脾同病者,当酌加柴胡、香 附以疏肝理气; 3、若湿浊浊不清,气滞血结结,胁胁下癥结结疼痛,腹部胀胀 满满,肤色苍苍黄或黧黑,可加服硝石矾矾散,以化浊浊祛瘀 软软坚坚。 2.2.脾虚湿滞脾虚湿滞证证证证 主主证证证证:面目及肌肤淡

23、黄面目及肌肤淡黄, ,甚甚则则则则晦暗不晦暗不泽泽泽泽, , 兼兼证证证证:肢肢软软软软乏力乏力, ,心悸气短心悸气短, ,大便大便溏溏薄薄, , 舌脉:舌脉:舌舌质质质质淡苔薄淡苔薄, ,脉濡脉濡细细细细。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黄黄疸疸日久日久, ,脾虚血脾虚血亏亏, ,湿滞残留湿滞残留。 治法治法: :健脾养血健脾养血, ,利湿退黄。利湿退黄。 代表方代表方: :黄黄芪芪建中建中汤汤汤汤加减加减。 方方义义义义:本方可温中本方可温中补补补补虚虚, ,调调调调养气血养气血, ,适用于气血适用于气血亏亏 虚虚, ,脾胃虚寒之脾胃虚寒之证证证证。 组成组成: : 黄黄芪:芪:补补补补益脾气

24、;益脾气; 桂桂枝枝、生姜、大、生姜、大枣枣枣枣:辛甘化阳;:辛甘化阳; 白芍白芍、甘草、甘草:酸甘化阴;:酸甘化阴; 加减: 如气虚乏力明显者,应重用黄芪,并加党参,以增强补气作用; 畏寒,肢冷,舌淡者,宜加附子温阳祛寒; 心悸不宁,脉细而弱者,加熟地、首乌、酸枣仁等补血养心; 若脾胃虚弱明显者,可配服香砂六君汤以健脾和胃; 若黄疸日久气滞血瘀,瘀血停滞,湿浊残留,而见皮肤黄色 晦暗,面色青紫暗滞,肋下有症块,刺痛拒按,舌质青紫或 有瘀斑瘀点者,治以活血化瘀退黄,可用膈下逐瘀汤加茵陈 或用鳖甲煎丸。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黄疸消退,有时并不代表病已痊愈。如湿邪不清, 肝脾气血未复,可导致病

25、情迁延不愈,或黄疸反复发生 ,甚至转成癥积、鼓胀。因此,黄疸消退后,仍须根据 病情继续调治。 1.1.湿湿热热热热留恋留恋证证证证 证证证证状:脘状:脘痞腹痞腹胀胀胀胀, ,胁胁胁胁肋肋隐隐隐隐痛痛, ,饮饮饮饮食减少食减少, ,口中干苦口中干苦, ,小便黄赤小便黄赤, ,苔苔 腻腻腻腻, ,脉濡数。脉濡数。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湿湿热热热热留恋留恋, ,余邪未清。余邪未清。 治法治法: :清清热热热热利湿利湿。 代表方代表方: :茵茵陈陈陈陈四苓散加减。四苓散加减。 常用常用药药药药: :茵茵陈陈陈陈、黄苓、黄柏清、黄苓、黄柏清热热热热化湿化湿;茯;茯苓、苓、泽泽泽泽泻、泻、车车车车前

26、草淡前草淡 渗分利渗分利;苍术苍术苍术苍术 、苏苏苏苏梗、梗、陈陈陈陈皮化湿行气皮化湿行气宽宽宽宽中中。 2.2.肝脾不肝脾不调证调证调证调证 主主证证证证:脘:脘腹痞腹痞闷闷闷闷, ,肢倦乏力肢倦乏力, ,胁胁胁胁肋肋隐隐隐隐痛不适痛不适, ,饮饮饮饮食欠香食欠香, ,大便不大便不 调调调调, ,舌苔薄白舌苔薄白, ,脉来脉来细细细细弦弦。 证证证证机概要机概要: :肝脾不肝脾不调调调调, ,疏运失疏运失职职职职。 治法治法: :调调调调和肝和肝脾脾, ,理气助运。理气助运。 代表方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或柴胡疏肝散或归归归归芍芍六君子六君子汤汤汤汤加减。前方偏重于疏肝理加减。前方偏重于疏肝

27、理 气气, ,用于肝脾气滞者用于肝脾气滞者;后方偏重于后方偏重于调调调调养肝脾养肝脾, ,用于肝血不足用于肝血不足, ,脾脾 气气亏亏虚者。虚者。 常用药常用药: :当归、白当归、白芍芍、柴胡、柴胡、枳枳壳、香附、郁金养血疏肝壳、香附、郁金养血疏肝;党党 参、白术、参、白术、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苓、山药益气健脾;陈皮、山植、麦芽理气助运陈皮、山植、麦芽理气助运 。 3.3.气滞血气滞血瘀瘀证证证证 胁胁胁胁下下结块结块结块结块 , ,隐隐隐隐痛、刺痛不适痛、刺痛不适, ,胸胸胁胀闷胁胀闷胁胀闷胁胀闷 , ,面面颈颈颈颈部部见见见见 有赤有赤丝红纹丝红纹丝红纹丝红纹 , ,舌有紫斑或紫点舌有紫斑

28、或紫点, ,脉脉涩涩涩涩。 证机概要证机概要: :气滞血气滞血瘀瘀, ,积块积块积块积块 留着。留着。 治法治法: :疏肝理气疏肝理气, ,活血化痰。活血化痰。 代表方代表方: :逍遥散合逍遥散合鳖鳖鳖鳖甲煎丸。甲煎丸。 常用常用药药药药: :柴胡、柴胡、积积积积壳、香附疏肝理气壳、香附疏肝理气;当当归归归归、赤、赤芍芍、丹、丹 参、桃仁、参、桃仁、莪莪术术术术活血化痰。并服活血化痰。并服鳖鳖鳖鳖甲煎甲煎丸丸, ,以以软坚软坚软坚软坚 消消积积积积 。 【预防调护】 黄疸与多种疾病有关,本病要针对不同病因予以预防。 1、在饮食方面,要讲究卫生,避免不洁食物,注意饮食节制,勿 过嗜辛热甘肥食物,

29、应戒酒类饮料。 2、对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3O45天, 并注意餐具消毒,防止传染他人。注射用具及手术器械宜严 格消毒,避免血液制品的污染,防止血液途径传染。 3、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变化,以免正气损伤,体 质虚弱,邪气乘袭。 4、预防 有传染性的黄疸病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 ,可用菌陈蒿30克,生甘草6克,或决明子15克,贯众 15克,生甘草10克,或茵陈蒿30克,风尾草15克,水煎 ,连服37日。 关于本病的调护调护 ,在发发病初期,应应卧床休息,急黄患 者须绝对须绝对 卧床,恢复期和转为转为 慢性久病患者,可适当参 加体育活动动,如散步、太极拳、静养功之类类。

30、 保持心情愉快舒畅畅,肝气条达,有助于病情康复。 进进食富于营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饮食,以补补脾益肝;禁食辛 热热、油腻腻、酒辣之品,防止助湿生热热,碍脾运化。 密切观观察脉证变证变 化 若出现现黄疸加深,或出现现斑疹 吐纽纽,神昏痉痉厥,应应考虑热虑热 毒耗阴动动血,邪犯心肝,属 病情恶恶化之兆;如出现现脉象微弱欲绝绝,或散乱无根,神 志恍惚,烦烦躁不安,为为正气欲脱之征象,均须须及时时救治 。 【结语结语结语结语 】 证候特征:证候特征:黄黄疸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 主要症状的病证主要症状的病证, ,目睛黄染目睛黄染为为为为本病重要特征。本病重要特征。 病因病因:外

31、感湿外感湿热热热热疫毒、内疫毒、内伤饮伤饮伤饮伤饮 食、食、劳劳劳劳倦、倦、 它病它病续发续发续发续发 。 病理因素有湿邪、病理因素有湿邪、热热热热邪、寒邪、疫毒、气滞邪、寒邪、疫毒、气滞 、瘀瘀血六种血六种, ,但以湿邪但以湿邪为为为为主。主。 病机:病机:湿邪困遏脾胃湿邪困遏脾胃, ,壅壅塞肝胆塞肝胆, ,疏泄不利疏泄不利, , 胆汁泛溢胆汁泛溢, ,是黄是黄疸疸形成的主要病机。形成的主要病机。 黄黄疸疸的辨的辨证应证应证应证应 以阴阳以阴阳为纲为纲为纲为纲 , ,分阳黄和阴黄分阳黄和阴黄。 治治疗疗疗疗大法大法:化湿邪、利小便。化湿邪、利小便。 阳黄当阳黄当清化清化, ,热热热热重于湿重

32、于湿证证证证予清予清热热热热通腑通腑, ,利湿退黄利湿退黄;湿湿 重于重于热证热证热证热证 予利湿化予利湿化浊浊浊浊运脾运脾, ,佐以清佐以清热热热热;胆腑郁胆腑郁热证热证热证热证 予疏肝泄予疏肝泄热热热热, ,利胆退黄利胆退黄;疫毒疫毒炽炽炽炽盛盛证证证证即急黄即急黄, ,是阳黄是阳黄 中的危急重症中的危急重症, ,治治疗疗疗疗当以清当以清热热热热解毒解毒, ,凉凉营营营营开开窍为窍为窍为窍为 主主 。 阴黄阴黄应应温化温化寒湿寒湿, ,如脾虚湿滞如脾虚湿滞, ,宜健脾利湿。宜健脾利湿。 黄黄疸疸消退后仍消退后仍应调应调应调应调 治治, ,以免湿邪不清以免湿邪不清, ,肝脾未复肝脾未复, ,

33、导导导导 致黄致黄疸疸复复发发发发, ,甚或甚或转转转转成成癥癥积积积积、鼓、鼓胀胀胀胀。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来选用药物。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来选用药物。 能降低谷丙转氨酶的药物有:五味子、垂盆草、败酱草、能降低谷丙转氨酶的药物有:五味子、垂盆草、败酱草、 田基黄、龙胆草、黄柏、栀子、大黄、半枝莲、蒲公英。田基黄、龙胆草、黄柏、栀子、大黄、半枝莲、蒲公英。 降低胆红素,有退黄作用的药物有:茵陈、金钱草、栀子降低胆红素,有退黄作用的药物有:茵陈、金钱草、栀子 、郁金、溪黄草、鸡骨草、田基黄。、郁金、溪黄草、鸡骨草、田基黄。 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调节蛋白倒置及促进蛋白合成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

34、白,调节蛋白倒置及促进蛋白合成 ,改善肝功能的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当,改善肝功能的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当 归、鸡血藤。归、鸡血藤。 能软化缩小肝脾肿大的药物:丹参、鳖能软化缩小肝脾肿大的药物:丹参、鳖甲、桃甲、桃 仁、红花、山甲片、泽兰、郁金、田七。仁、红花、山甲片、泽兰、郁金、田七。 有升提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药物:何首乌、阿胶有升提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药物:何首乌、阿胶 、龟板胶、鹿角胶、桑椹子、当归、熟地、黄芪、龟板胶、鹿角胶、桑椹子、当归、熟地、黄芪 、大枣。、大枣。 有抑制肝炎病毒作用的药物:板蓝根、蚤休、有抑制肝炎病毒作用的药物:板蓝根、蚤休、 蛇舌草、虎杖

35、、贯众、鱼腥草、大黄、黄柏、何蛇舌草、虎杖、贯众、鱼腥草、大黄、黄柏、何 首乌、蚕砂、地榆、当归、赤芍、丹参、土茯苓首乌、蚕砂、地榆、当归、赤芍、丹参、土茯苓 、郁金。、郁金。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 杨杨,女,女,4848岁,番禺人。岁,番禺人。 主主 诉:发热四天,面目俱黄一天。诉:发热四天,面目俱黄一天。 现病史:患者发热四天,恶寒未解,口渴,小便黄赤,大现病史:患者发热四天,恶寒未解,口渴,小便黄赤,大 便干结,泛泛欲吐,右胁作痛,今晨发现面目俱黄,苔白腻便干结,泛泛欲吐,右胁作痛,今晨发现面目俱黄,苔白腻 ,脉弦数而滑。,脉弦数而滑。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ALT250ALT250 ,

36、,AST167AST167 ,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42umol42umolL L。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9.6umol9.6umolL L。总胆汁酸。总胆汁酸26umol26umolL L。尿胆原。尿胆原 12umol12umolL L。尿胆红素。尿胆红素16umol16umolL L。 李某,男,23岁,1999年8月初诊 患者素有乙肝大三阳病史5年。最近1周感冒后自觉食欲不 振,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胸脘痞闷,心烦懊恼,时有低热 ,小便色黄,大便干结,皮肤骚痒发黄。遂于1999年8月来 我院门诊就诊。查皮肤巩膜黄染,色鲜明,腹平软肝于右肋 缘下锁骨中线3CM处触及,质软轻压痛,莫非氏征(一), 脾未触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肝功能:总胆红素160 mol/L,直接胆红素90mol/L,间接胆红素70mol/L,谷丙转 氨酶700u/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