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对花_湘教版-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715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对花_湘教版-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对花_湘教版-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对花_湘教版-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对花_湘教版-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对花_湘教版-文档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花教学设计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

2、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对花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目标: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

3、“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2、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结合手绢舞进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2知识点:上滑音、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其

4、中倚音不作学习要求。)3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配套光盘、三用机、手绢、绶带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师生在对花的音乐声中舞手绢。二、激趣导课:1、师边转手巾花边与生问好。2、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我手上的这块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同吗?生:略。三、感受与体验:1、看师:是的,这种手绢是用来跳舞的。知道吗?河北的民间舞蹈是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这种手绢。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手绢舞,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拍一拍、动一动,为我鼓鼓劲。好吗?(播放对花伴奏乐,师边舞边唱。)2、听 1)听赏对花:师:喜欢这个舞蹈吗?生:略。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

5、赏这首具有浓郁河北音调的歌曲对花。请同学们翻开书本40页,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录音,板书课题:九、对花)2)复听对花: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略。师:是的,这是一首很轻快、热闹、喜庆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轻轻地拍腿,感受一下它带给你的快乐吧!四、了解与认识:1、熟悉旋律:1)师:看得出同学们拍得都很开心,现在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欢乐的感觉,用“lu”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生:略。2)师: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生自评演唱情况,分析难点。)师: 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啊!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歌曲中出现了许多切分节奏(板书:“

6、X X X”)和附点音符(板书:“X .X”),只有把它们的时值唱准(指难点处),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先听老师把节奏读一读。再听一遍。看看,哪些地方有它们的身影?生:略。3) 师:接下来我们再用“lai”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唱的时候要带着快乐的心情,面带微笑,还要注意老师刚才说的节奏,我要听到你们最美妙的声音。(提醒声音位置和坐姿)2、学习歌词:1)师生问答第一段歌词:师:这一次唱得好听多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比比看谁的脑子最灵,在听歌的时候已经把第一段歌词记住了。2)学唱第一段歌词:师:你的记性真好!下面我们把第一段歌词轻声地唱一唱。师:唱得不错,只是歌曲中出现的倚音我们没有唱出来,它在哪

7、呢?生:略。(师范奏倚音,生练唱此乐句。)上滑音的教学:a .师:同学们,歌曲中还藏着个向上的箭号呢,你们找到它了吗?这个小记号是“上滑音”,有了它能让我们的歌声更有特色呢!听一听。(师范唱)b .师:你们也试试?生模仿唱此乐句。师:现在我们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要把这种迎接英雄回来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好吗?生:略。3)知识技能:师:现在熟练多了!可是同学们发现没有?平时我们唱的歌曲的演唱形式大部分是齐唱,而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生:略。师:为什么说是“对唱”?生:略。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啊!那么老师刚才边表演边唱的演唱形式叫什么?生:略。课件出示“小博士”知识点:师:让我们来看看“小博

8、士”是怎么说的?4)师生对唱:师:现在让我们来玩个游戏,也用对歌的方式唱唱第一段歌词!我唱甲,你们唱乙,谁接不上来就算输了哦!(师提醒生坐姿、气息以及“的”字唱法等。)师:好,现在你们来考考我,咱们再来一遍,要注意有“齐”字的地方表示我们要一起唱。生自评演唱情况: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自己的演唱怎么样?(教唱生觉得不足之处。)师:你觉得在演唱这首歌时,哪一句最有趣?或者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句?生:略。师:(指着“七拨弄东”)哦,是这句。(师范唱此乐句)这句歌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它模仿的是什么声音?生:略。师:是的,像人们在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的英雄回来呢!你能模仿一下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表情吗?生:

9、略。师:好,现在我们就用动作模仿敲锣打鼓,唱唱这句歌词,要把当时激动的心情唱出来哦!生:略。师(引导):同学们,鼓声是用来伴奏的,能敲得那么响,把我们的歌声都淹没了吗?生:略。师:把动作做出来就行了,别那么使劲敲。5)学唱第二段歌词:师:第二段也能唱吗?生:略。师:好,接下来我们把第二段的歌词也唱一唱。你们来问,我来答。(师生对唱第二段歌词)6)结束句学习: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第二段的结尾和第一段的不一样,多了一个结束句,这个“哎”字要唱几拍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生:略。师:有8拍哦,同学们要在心里默默地数。师:最后有两个声部,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声部,听一听。(师范奏第一声部)师:它的旋律走

10、向是高还是低?(以手势提示生试唱)师:好,现在我们把结束句唱一唱。师:我们把前面一句和这一句接起来唱一唱。7)完整对唱两段歌词:师:现在老师想当听众,听你们把两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好吗?生:略。师:男生唱甲部分,女生唱乙部分。五、巩固学习:1)表演唱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对唱,而河北人更喜欢边扭秧歌边唱,谁能学学他们扭秧歌的样子?学老师刚才的手绢舞,做一、两个动作也可以。(请个别生表演手绢舞基本动作)学习舞蹈基本动作:手部动作:抓住手绢的一角,掌心向上,然后迅速地翻腕、压腕。(师示范,生模仿。)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秧歌的舞步有什么特点?(师示范)生:略。师:下面我们也来学学这十字步。(师生扭秧歌

11、,请个别生上来扭秧歌。)脚步动作:前进两步,后退两步,称为“十字步”。2)情景剧:师:同学们,咱们村的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到北京开“表彰大会”今天就要回来了,村里决定用热闹的秧歌来欢迎他们。哟,时间不早了,那咱们就抓紧排练吧!来,分成小组,将刚才我们学的动作练一练,要边唱边跳。(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看过潘长江的小品过河吗?两个人隔着河要先喊一嗓子才开始对歌。(师模仿)现在咱们配合一下:你们先喊话“哎英雄回来了吗?”,我回应你们“英雄回来了”,才开始对歌。明白了吗?生:略。师:谁愿意来扮演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和我们一起扭秧歌?(给两位“英雄”披上绶带)师:好,现在准备用热情的歌声和舞蹈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乡咯!(师生表演情景剧)六、总结:师: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难忘的河北之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扭着秧歌离开教室。再见!(播放对花音乐,生在乐声中离开教室。)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