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810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文档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2农业 同步训练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单选题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

2、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是( )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

3、,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A.气候复杂多样B.高温与多雨期一致C.南北温差大D.温度带多2.如图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甲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宜发展()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2)丙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宜发展()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3.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三熟B.一年两熟C.两

4、年三熟或一年两熟D.一年一熟4.“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句话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B.季节性C.周期性D.季节性和周期性5.我国四大牧区是指() A.陕西、甘肃、宁夏、新疆B.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C.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D.青海、西藏、云南、内蒙古6.华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A.冬小麦、玉米、花生B.冬小麦、棉花、甘蔗C.甜菜、甘薯、马铃薯D.春小麦、玉米、高粱7.投资建设我国西北地区,以下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 A.种植长绒棉B.种植优质水稻C.发展羊毛纺织D.建葡萄酒厂8.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上图

5、中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 A.B.C.D.9.张亮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AB.BC.CD.D10.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必须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B.大力发展农业科技C.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大力发展畜牧业11.某华侨计划投资建设蔗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选址最合理的一组是( )。 A.福建、山东、河北B.山西、河南、广东C.山西、辽宁、吉林D.福建、广东、广西二、填空题12.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是_,南方居民的主食是_。 13.

6、从耕作制度来看,东北平原_,长江中下游平原_ 14.读下图中国七个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建设规划的七个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在四川省部分地区的属于_农产品主要产区,临近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是_农产品主要产区。(2)我国农业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生产部门东部季风区以_业为主、西部非季风区以_业为主;农作物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_、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_,甘肃新疆、东北平原等农产品主要产区的糖料作物是_,华南农产品主要产区的糖料作物是_。(3)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分布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 15.我国的畜牧业分为_和_,二者的分界线大致与_毫米等降水量

7、线一致。 16.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工业区的名称是_工业区。该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_工业基地。该工业区的核心城市是_。(2)A市的工业以第_产业为主。(3)写出下列中心城市的名称A_(简称),B_ ,C_。(4)经过A、C两市的铁路干线是_线。(5)A市附近既无煤又无铁,为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试简要分析原因:_(从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三、综合题17.读图,将图中用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写出来(1)位于湖北省的商品粮基地:A_商品粮基地 (2)工业基地:B_重工业基地 (3)内海:C_ (4)山脉:D_ (5)世界最高峰E是_ (6)图中流经字母A的河流是我国最长

8、的河流_ , 它发源于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B地区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 (2)形成我国南北方种植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地形或气候) (3)C是我国最大的城市_。C城市的经济发展与D_(河流)便利的航运密切相关。 (4)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正在实施的水利工程是_。 19.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

9、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材料二 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如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_盆地和_平原地区。 (3)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_油菜区,以北以西为_油菜区。 (4)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_,其主要原因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解: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的发展,雨热同期

10、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雨热同期是对我国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点评】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2.【答案】(1)B(2)A 【解析】【分析】(1)甲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宜发展林业,这样可以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故选:B。(2)读图可知,丙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发展种植业。故选:A。【点评】(1)影响农业的因素。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

11、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这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本题考查农业的发展,理解解答即可。(2)影响农业的因素。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明显看出,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答题即可。3.【答案】A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位于本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和珠海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该地区依靠优越的

12、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解答】由于热量不同,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华北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广大的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因为珠三角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所以按所处地带上应该是一年三熟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造成农作物熟制差异主要原因是热量4.【答案】A 【解析】【分析】淮河南北两侧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导致同种植物生长在两地改变了其果实的风味。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和降水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所以选A。【点评】农业生产具有以下两个不同特点:(1)地域性:不同生物生长发育

13、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形成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2)季节性和周期性: 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5.【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

14、生产历史6.【答案】A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花生、谷子等农作物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7.【答案】B 【解析】【分析】新疆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生长,为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基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不适合种植优质水稻。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细毛羊是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适合发展羊毛纺织。新疆的葡萄产量高、品质好,为葡萄酒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点评】本题考查

15、我国农业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8.【答案】(1)A(2)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上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是旱地,是水田,都是耕地;是林地,是草地。故A正确。(2)读图可知,是旱地,是水田,适宜发展种植业;是林地,适宜发展林业,是草地,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故D正确。故答案为:(1)A;(2)D。【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了解各地的自然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9.【答案】A 【解析】【分析】新疆吐鲁番生产哈密瓜和葡萄;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是柑

16、橘,江西位于南方地区,海南海口属于热带气候;生产香蕉、菠萝;苹果是温带水果,辽宁大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新疆吐鲁番生产哈密瓜和葡萄;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是柑橘,江西位于南方地区;海南海口属于热带气候,生产香蕉、菠萝;苹果是温带水果,辽宁大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此题考查各种水果的分布,要认真分析。10.【答案】B 【解析】【分析】解: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必须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运用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故选:B【点评】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要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技兴农表现在多方面,如管理的科学性,即科学有效的管理农

17、业生产,如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技术、无土栽培等11.【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为最大的甘蔗产区,广东、云南亦生产较多。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根据糖厂接近原料产地的需要,福建、广东、广西最适宜。【点评】熟练掌握糖料作物的分布地区。二、填空题12.【答案】面食;米饭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南方居民的主食是米饭。【点评】多了解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13.【答案】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

18、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故答案为:一年一熟;一年两熟【点评】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我国地域广阔,因积温不同,各地的耕作制度也不一样海南岛属于热带,作物熟制一年三熟;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14.【答案】长江流域;华南;种植;畜牧;小麦;水稻;甜菜;甘蔗;主要原因是我国各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造成的 【解析】【分析】(1)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

19、全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我国重点建设了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据图可知分布在四川省部分地区的属于长江流域农产品主要产区,临近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是华南农产品主要产区;(2)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的分布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秦岭、淮河以北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主要的作物有小麦、甜菜、花生,秦岭淮河以南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3)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呈现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其分界线是400毫米年

20、等降水量线为界。【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分布,理解我国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400 【解析】【分析】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我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二者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东地区时农耕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是饲养;以西地区是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是放牧。【点评】能从主要畜产品、生产方式、饲料来源三个方面比较两种不同的畜牧业类型。16.【答案】沪宁杭工业区;综合性工业基地;二;上海;沪;杭州;南京;京沪线;海运、河运、陆运相当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分析】(1)图中所示

21、工业区的名称是沪宁杭工业区。该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区的核心城市是A上海市;(2)A市的工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占66.69%;(3)A 为上海,简称为沪,B为杭州,C为南京;(4)经过A、C两市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从北京到上海;(5)A市海运、河运、陆运相当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工业一般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重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叫轻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有全国意义的

22、工业基地;黄河流域能源工业带;长江沿线经济发达带;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为主)、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沪宁杭(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为主);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科技园。三、综合题17.【答案】(1)江汉平原(2)辽中南(3)渤海(4)秦岭(5)珠穆朗玛峰(6)长江;唐古拉;东海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2)B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3)C是渤海,该海域是我

23、国的一个内海(4)山脉D是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5)世界最高峰E是珠穆朗玛峰,有地球之巅之称(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故答案为:(1)江汉平原;(2)辽中南;(3)渤海;(4)秦岭;(5)珠穆朗玛峰;(6)长江;唐古拉;东海【点评】读图可得,A是湖北省的江汉平原,B是辽中南工业基地,C是渤海,D是秦岭,E是珠穆朗玛峰18.【答案】(1)甘蔗;花生(2)气候(3)上海;长江(4)南水北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B为华北平原,属于温带,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2)

24、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故形成我国南北方种植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3)读图可知,C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D是长江;(4)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正在实施的水利工程是南水北调。故答案为:(1)甘蔗;花生;(2)气候;(3)上海;长江;(4)南水北调。【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降水丰富,种植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发

25、展旱地,粮食作物是小麦为主,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人们以面食为主。19.【答案】(1)由南向北逐渐推迟(2)四川;长江中下游(3)冬;春(4)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解析】【分析】(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推迟;(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3)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冬油菜区,以北以西为春油菜区;(4)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故答案为:(1)由南向北逐渐推迟;(2)四川;长江中下游;(3)冬;春;(4)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点评】油料作物中,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