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811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

2、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某同学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45 cm、2.46 cm、2.4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

3、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2.5 cm B2.457 cmC2.45 cm D2.46 cm【答案】D2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A0.52毫米 B0.53毫米C0.518毫米 D0.052厘米【答

4、案】C3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进测量方法能减小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减小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能减小误差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答案】D4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答案】C5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C刻度尺没

5、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答案】B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的是A米粒 B柳絮C细菌 D原子【答案】C7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 dm的是A乒乓球的直径 B书桌的高度C成人大拇指的宽度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答案】D8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 B40次C70次 D140次【答案】C9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 mm B145

6、mmC500 mm D50.0 mm【答案】D10小明同学在参加全市体育考试中,由于粗心,自己记录的成绩如下,你认为不可能的是A跳绳1分钟60次 B立定跳远2.4 mC1 000 m跑的成绩为8 s D实心球投掷成绩12 m【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_,上体育课时你跑800 m所需时间约为4_。(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答案】dm min12如图所示,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答案】1.75 113下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示意图。由图可知,刻度尺量程是_,分度值是_,木块长度为_cm。【答案

7、】10 cm 1 mm 7.2514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答案】5 min10 s15某同学在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31 cm,12.29 cm,13.52 cm,12.30 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答案】12.30 1 mm16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其中准确值为_。【答案】3.4 cm 3 cm17如图所示物体的直径是_cm。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8、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答案】2.9018小明路过一座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相同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7.00 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为得到该裂缝的

9、平均宽度,小明应在裂缝的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答案】1 mm 不同19完成下列填空。(1)图A所示,木块A的长度为_cm;(2)图B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s。【答案】(1)2.12 (2)32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13分)20一只小虫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停表测出时间,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cm,小虫爬行的时间是_s。【答案】18.00 1021下表是某同学进行圆柱体高度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测量次数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

10、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2345测量结果(cm)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

11、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9.829.839.8110.009.80(1)测量出现错误的是第_次。(2)圆柱体高度的测量值为_cm。(3)如果该圆柱体的实际值是9.81 cm,则此次测量的误差为_cm。【答案】(1)4 (2)9.82 (3)0.0122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这个是_(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同学,这个是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不同。(4)如果正确测量的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_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5)用这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cm。【答案】(1)误差 不可以 (2)丁 可以 (3)最小分度值 (4)丙 没有估计值 (5)12.82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