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案-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077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案-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案-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案-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案-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案-文档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课前自主预习“师”之概念,大

2、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

3、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知识点1两栖动物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

4、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举例所包含的动物:青蛙、大鲵、蝾螈、蟾蜍等。2.代表动物青蛙:(1)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称为保护色。(2)皮肤: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3)感觉:视觉器官是眼睛,它的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4

5、)运动: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5)呼吸: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同时皮肤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6)生殖和发育:幼体像鱼一样,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发育成青蛙后,长出四肢和肺,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4.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些动物是农田害虫的天敌,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知识点2爬行动物5.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举例所包含

6、的动物:蜥蜴、乌龟、鳄鱼等。6.代表动物蜥蜴:(1)外形:头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2)体表: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3)运动: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4)呼吸:肺发达,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其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5)生殖和发育: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7.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8.与人类生活的

7、关系:可以食用,如鳖;可以药用,如鳖甲和蛇毒;捕食农林害虫,如避役(或变色龙);毒蛇能伤人。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两栖动物1.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C)A.海龟、鳄鱼B.小鲵、海豹C.树蛙、蝾螈D.水蛇、变色龙2.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曾公布了一份最新濒危两栖动物名录,俗称娃娃鱼的中国珍稀动物大鲵居首。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D)A.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B.水中生活但到陆地上产卵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解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

8、肤可辅助呼吸。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两栖动物都是农田害虫的天敌B.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能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C.蟾蜍眼睛后方的毒腺能分泌毒液,该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D.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減少知识点2爬行动物4.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C)5.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其主要作用是(D)A.有利于运动B.保护皮肤C.有利于防御敌害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及保护身体6.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壁虎的描述,最佳描述的是(C)【解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壁虎属

9、于爬行动物,因此同时具备A、B、D同学所说的特征。课后巩固提升1.青蛙前后肢的主要作用是(D)A.前后肢都能支撑身体B.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C.前肢游泳,后肢支撑身体D.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划水【解析】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D项正确。2.青蛙有“农田卫士”之誉,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幼体用鳃呼吸B.皮肤裸露,有黏液,能辅助呼吸C.体温恒定D.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3.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A)A.在水中产卵B.用肺呼吸C.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D.卵有坚韧的卵壳4.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的陆地脊椎动物的是(C)

10、5.青蛙的成体不能长时间潜伏在水中,主要原因是(B)A.鳃的结构不如鱼的完整B.主要是用肺进行呼吸C.受精过程需在水中完成D.在水中难以捕到食物6.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两栖动物都是有益的B.爬行动物都是有害的C.我们应该把毒蛇全部消灭,以免伤害人类D.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有害的动物7.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A.蟾蜍、石蛙B.避役、乌龟C.鳖、扬子鳄D.甲鱼、壁虎8.蚯蚓和蛇虽然外形相似,但我们不难发现,蛇的运动速度和灵活性却很明显,下列结构起关键性作用的是(C)A.肌肉B.刚毛C.骨D.皮肤9.下列动物的结构中,不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是(

11、C)A.龟的甲B.蛇的鳞片C.蚯蚓的体壁D.蝗虫的外骨骼10.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的意义是(A)A.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B.个体的身体高大C.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D.种类多,种群大【解析】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11.下面是琳琳在网上搜到的四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个类群。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用列表的方法比较一下这两个类群。请将四种动物的代号及其所属类群的特征的序号填入表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在水中产卵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所属类群动物特征两栖动物甲、丙爬行动物乙、丁(2

12、)从外形上看,蝾螈与蜥蜴相似,但蜥蜴更适于生活在陆地上。因为它的生殖和发育不依赖于水。(3)鱼与图中的青蛙身体结构不同,但青蛙的幼体(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鱼生活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2.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将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在其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 mm2 mm的凡士林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在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 mm2 mm的凡士林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生长状况。(1)生长状况最好的是丙,其次是乙,生长状况最不

13、好的是甲。(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蛙的皮肤能辅助呼吸,而凡士林膏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影响青蛙的呼吸。(3)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照。(4)选取三只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青蛙进行实验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将青蛙放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合理即可)。(6)青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青蛙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13.下列是一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小强在野外游玩发现了4种动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1a体外长有毛皮,

14、胎生哺乳类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P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Q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4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R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S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Q(填“P”“Q”“R”或“S”);癞蛤蟆是R(填“P”“Q”“R”或“S”)。14.请辨认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依赖于肺和皮肤。(2)乙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比如,乙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有短小的四肢,能在陆地上迅速爬行;肺的结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其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3)丙没有四肢,但它与乙属于同一动物类群,原因是丙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如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等。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