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241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word文档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2、,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

3、的内容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4、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得差异性无处不在,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节内容既是对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升华,也是对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承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还有具有差异性特征。本节课的学习与活动中要运用到自然带的这一块知识,而教材把此块又放在后面,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我就把自然带的大致类型、名称在前面先讲解了,这为今天的学习得出打下了基础。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说一说我的学生情况。我所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高一学生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通过电

5、视,网络和生活经历,他们对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有着较强的感性体验。因此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然而作为普通班的学生,探究能力,主动迁移知识能力较弱,难以从经验型感性认识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转变,所以地域差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和方法是本节课教学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不同地区景观图的差异感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存在。2.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景观图片认识并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通过读图分析陆

6、地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提高读图能力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理解并运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等。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推出课题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使学生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进行直观感受。此环节设计意图是: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用丰富的

7、自然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环节二:设疑探究,讲授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先讲解地域分异及其规律的概念,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还是有章可循的,对概念的了解更加清晰。然后组织探究活动:神奇之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旅游路线和途径风景照片。旅游路线分为三条,可供学生选择。一是冬季旅游路线,从我国海南岛出发,一路向北,途径三亚,上海,北京,到达哈尔滨。二是夏季旅游路线,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途径北京,内蒙古,到达内陆地区新疆。三是高山旅游路线,登珠穆朗玛峰。同时设置问题: 1.请将风景照片与你的所经地点一一对应,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2.这种景观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3.这种地域分异

8、的基础是什么? 4.这种分异规律有何特点?将班内同学前后六人分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线路,对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完毕派代表总结发言。此设计意图是通过给学生提供旅游线路,使学生分析出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与表现,同时,提高读图能力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另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环节三:应用练习,拓展巩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向南和向北前进,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向东前进。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赏析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说出以下诗句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才从塞

9、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环节设计意图是,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让学生从现实事例中感悟到地理知识的应用,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让地理服务于生活,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环节四:课堂回顾,完成总结课程的最后,我将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出重点。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七、说板书设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带性分异规律1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3 垂直分异规律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