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371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世界的地形“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选择题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

3、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

4、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2.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经纬网地图D.等高线地形图3.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类型分为五大类为() A.山峰、山谷、山脊、 鞍部、陡崖B.平原、高原、山峰、山谷、山脊C.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D.山地、盆地、丘陵、山峰、山谷4.(2019盐城)某科考队对我国南方某地进行考察。读考察线路图,完成小题。(1)图示考察线路上,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 A.1280米B.1300米C.1320米D.1480米(2)图中四处,队员需

5、涉河经过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 A.B.C.D.5.小明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部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600米B.700米C.670米D.720米(2)老师强调图中有一处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从图中看该陡崖在( ) A.a处B.b处C.d处D.e处6.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表示山顶的是甲地B.乙处陡崖的海拔高度可能是255米C.地面坡度最缓的是丙所在的地形图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7.读下列某地

6、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出现瀑布的是()A.甲B.乙C.丙D.丁8.关于五种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征是地面起伏不平B.盆地的四周是高山或高原,中部一定是平原C.高原的地表形态是一马平川D.平原的海拔一定比丘陵高9.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1)读上面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判断:假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处的主要原因( ) 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D.位于河谷,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2)图中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

7、是( ) A.甲B.乙C.丙D.丁1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 A.8679米B.9009米C.8999米D.8689米11. 如图为“某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个聚落的海拔从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C.乙甲丙D.乙甲丙(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速大于河流B.处不可能形成河流C.该图显示的是我国北方某地区D.丙处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明显好于甲处12.据图,说出冰岛的地势特点( )A.东高西低B.南高北低C.中间低四周高D.中间高四周低13.同

8、一幅等高线图上() A.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等高距)相等B.闭合等高线的中心肯定是盆地C.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平坦D.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势起伏越大14.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崎岖不平,坡较陡的是( ) 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1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 A.8693米B.8999米C.8690米D.9000米16.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17.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是( ) A.地形剖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

9、C.等高线地形图D.地形素描图二、综合题 18.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各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河流、地形、村庄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由南向北奔流B.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地势西南高、东北低D.村庄分布于山麓地带(2)该地区要开发“漂流”项目,要求漂流速度快,比较适合漂流的河流是 A.B.C.D.19. 读图“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居民点C的经纬度位置为_。 (2)图中A处的地形为_,A、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地。 (3)居民点E位于D点的_方向,图中最高峰与居民点B的相对高度是_米。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_。 20.读等高线地

10、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甲、乙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甲_,乙_。 (2)A,B两地相对高度是_。 (3)某日发现A处的炊烟纷纷飘向C处,此时该地盛行风向是_风,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 (4)若A到C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_米。 (5)若要在图中a、b两处选择一条更轻松的登山道,应选择_处理由是_。 2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山脊的是_地,代表山谷的是_地,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_地,代表鞍部的是_地(填字母) (2)若图中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是_ (3)从图上可以看出A山顶海拔高度是_ A.200米B.300米C.300米以上400米以下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4)字母B在E的_方向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