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052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文档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

2、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二、设计流程图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

3、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设计详案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4、3.重点难点 4.教学准备 5.课 时 6.教学思想 7.教学过程 8.板书设计 9.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1.注重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自己评估、交流,充分放手让学生利用创造学的“集体思考法”通过讨论协作学习。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自己完善探究环节,自主进行探究。3.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设计流程图】开 始(展示自制教具炫彩的激光束)引入新课透镜思考光束变换的原因

5、揭示课题汇报交流与展示 小组探究 影响焦距大小因素对透镜的描述透镜的材料透镜对光作用关于透镜名词透镜分类问题全课总结课堂检测结 束透 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本节教学以各种透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节介绍透镜最基本的常识,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学要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为了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教学时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将传统教学和科学探究相融合。教学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透镜。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为基础的课题,是学生学习本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学好本结课对

6、今后的学习也有帮助,是继续学习透镜的基础。教法分析:本节课是一个完整的学生探究认识,因此采用各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学法分析:利用小组合作;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内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协作,从而体会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

7、作图,对学生进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双边教学活动,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重点 难点】重点: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征及对光的作用。难点:通过实验找出透镜的焦点、焦距,掌握透镜中特殊光线的作图。【教学准备】演示:自制激光炫彩装置 多媒体课件 微课视频分组器材:透镜若干组、光具座、光源、老花眼镜、近视眼镜、香、火柴、激光演示器、手电筒等等【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思想】 透镜一节的内容,是这一章的教学起始课,学生学好了本节的知识很重要。一方面能提高物理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对认识学习物理的方法其到推动作用。因此

8、我在上这一节前,精心准备,从知识上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素质教育上考虑,从实验设计上和实验现象上思考,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凡事不能舍本逐末,教学更是如此。死知识是活思想的载体,认清主次,力争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展示自制教具:玻璃盒中旋转的激光束经过各种透镜后呈现不同的形状,非常壮观,取出可以让激光束变形的透镜,展示给学生,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关于透镜的知识。学生思考:为什么激光束能呈现不同的形状学生准备参与课堂,感知透镜1、为引出本节课题知识作铺垫2、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一、引导:提到透镜,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听

9、到这个词儿。接下来就请大家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探究关于透镜的知识吧!在探究之前,有两个温馨提示:(1)查阅课本、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2)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要分工明确,有详细的现象记录,方便总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和认识关于透镜的知识。(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实验,并对问题加以引导解决)二、引导学生对认识和探究到的透镜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汇报。主要包括:1、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引导各组相互补充,尽量多的和生活联系找出透镜应用例子。2、透镜的材料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材料的共性。3、透镜的分类: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分类。4、关于透镜

10、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5、透镜对光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印象,并配合课件光路图。6、引导学生分析光通过透镜后为什么会发生偏折?从折射的角度思考。7、 焦点和焦距问题,由学生根据同组讨论汇报结果。播放微课:透镜的柳条特殊光线。3、 学有所用对两个想象进行解释:1、 博物志中有这样的文字:“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则生火”这说的是什么现象?2、野外丢弃的塑料瓶为什么可以引发火灾?4、 拓展与延伸针对本节课的内容,你还有别的想知道的吗?学生认真聆听要求,对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非常感兴趣,个个跃跃欲试,总结关于透镜的知识。学生积极动手,同组交流组织汇报内容。学生总结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放大镜

11、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等等。学生先举例可以制作透镜的材料,包括玻璃、石英、水晶、有机玻璃、冰等等学生思考: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学生通过亲手感受及观察,认识到透镜的分类: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学生通过对课本资料的认识,得到透镜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组里的实验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学生讨论后总结:光从空气斜射入透

12、镜,而后又从透镜中斜射入空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两次折射,从而出现会聚和发散的作用。学生汇报对焦点和焦距的描述: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1、 把冰削成凸透镜的形状,会聚光线于焦点,焦点温度可以引燃易燃物。2、 塑料瓶中的积水会构成凸透镜的形状,会聚光线,当焦点处有易燃物时,易引发火灾。学生提出关于透镜的其他问题。让学生参与课堂,其结论更有说服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验过程,实现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为下一步进行探究奠定基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13、。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寻找信息的能力。这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必须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性,真正理解“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再次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能当堂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当堂解决的要指明研究的方向。课堂小结本节课的收获:(1)由学生总结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2)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投放本节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1)本节课课后习题(必做)(2)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个疑难问题加以探究(选做)学生积极总结,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感受收获的时刻,体会成功的喜悦。【板书设计】 第一节 透 镜应用 凸透镜 会聚分类 透 镜 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 发散 焦点 焦距【课后反思】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