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403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质量检测练习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单选

2、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

3、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较厚的玻璃板前,观察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A.是漫反射形成的B.是视觉暂留效应形成的错觉C.是因为玻璃板结构不均匀,相当于多个透镜成像形成的D.是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2.某人从远处

4、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3.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D.“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4.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 A.世博轴上的阳光谷B.日食的形成C.太阳光透过棱D.一束束阳光5.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5、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D.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B.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D.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7.月亮距地面km,月亮在2m深水池中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A.0mB.2mC.kmD.无法判断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更浅一些,是因为光发生折射形成的B.湖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远

6、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近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前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10.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11.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小丽照镜子的情景确立的几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合理的是() A.镜中像的大小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B.镜中像的多少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C.镜中像

7、的多少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D.镜中像的大小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1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烛焰在玻璃后成的是实像B.烛焰在玻璃后成的像比实物大C.烛焰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D.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13.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14.下列关于光现象

8、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近视眼佩戴的近视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逐渐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虚像会逐渐变小15.下列光学仪器中,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潜望镜二、填空题16.如图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若玻璃板没有竖直(如图乙),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17.身高1.75m的高翔站在平面镜前,距镜面1.5m,当他后退0.5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9、75m,像距离他本人有_远。 18.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透明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日常生活中的镜子的目的是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19.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小袁同学准备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_m处.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至少需要_支蜡烛,每次实验中应观察比较_,并且量出_.实验中用玻璃板替换平面镜是_法,选用茶色玻璃板而不是无色玻璃板的原因是_.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

10、,则原因可能是_.21.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_性质。22.身高1.75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_m如果平面镜向他移动0.5m,他的像高_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在的像相对于原来的像移动了_m 23.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如果此人以1m/s的

11、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m,他的像高为_m 24.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是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_(填“偏高”或“偏低”)。三、作图题26.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7.请在下面左图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

12、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探究题28.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用两段等长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把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关系 (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如图眼睛应该在玻璃板的_(填“左方”或“右方”)观察蜡烛A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确定像的位置的方法叫做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 29.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

13、特点”的实验(1)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_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 A

14、.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五、综合题30.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 (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的 (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 31.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的影响所致 (2)他在镜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_后形成的_ (选填“实”或“虚”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蜡烛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现象中,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一例):_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