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诗两首观刈麦》教案-word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505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诗两首观刈麦》教案-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选-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诗两首观刈麦》教案-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诗两首观刈麦》教案-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诗两首观刈麦》教案-word文档.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教学目标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2、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深情朗读,背诵全诗。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

3、,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重点研读,领悟主旨。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

4、,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学情

5、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理解能力。3重点难点 古诗主旨的理解感悟。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刈麦 一、激趣导入师:面对五月的麦收,我曾写过一首蹩脚的小诗:五月的心情五月的心情是花儿朵朵 / 它笑开了脸蛋 / 五月的心情是麦粒颗颗 / 它笑绽了肚皮 / 五月的心情是农民匆匆 / 它笑弯了脊梁 / 那笑是蜂飞蝶舞 / 那笑是麦浪翻滚 / 那笑是五谷丰登师:你能看出我的心情吗?曾经的五月,曾经的麦收,诗人白居易却流露出不一样的心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叙事诗观刈麦。出示目标。深情朗读,背诵全诗。重点研读,领悟主旨。活动2【讲授】观

6、刈麦 二、诵读感知师:自由朗读,要求:读正字音,读出节奏。正音:观刈麦(y) 覆陇黄(lng) 荷箪食(h) 童稚(zh)携壶浆(xi) 饷田去(xing) 秉遗穗(bng) 背灼(zhu)悬敝筐(b) 三百石(dn) 岁晏(yn) 吏禄(l)【过渡语】音读准了,我们还要读准重音,读出节奏。自由诵读,指名展示。节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

7、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过渡语】读正字音,读出节奏,还应该读出语感。师:有老师建议,参照它读一读,并以后两个层次为例,谈谈你的看法。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轻松喜悦,节奏稍快)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稍稍平静,正常语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心心相连,将心比心)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明确:悲伤、压抑,节奏稍慢,最后一句声音拉长)今我何

8、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明确:愧疚、同情,节奏稍快)师:课题中的“观”,强调诗人是在观看割麦场面,触景生情写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叹,也就是说作者的诗歌源于画面,将画变成了诗。那么,我们能不能将诗还原成画呢?先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交流。(出示范例“夏粮 图”,降低难度,让学生有的放矢)【伺机插入问题】诗中写了哪些人?明确:妇幼、丁壮、贫妇、诗人。三、研读领悟师:这五幅图,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夏粮丰收图妇幼送饭图丁壮割麦图贫妇拾穗图诗人自愧图【伺机插入问题】“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妇姑”是什么人?“童稚”呢?按理说他们应当呆在哪

9、里?可是为了抢收麦子,为人让青壮年男子安心收割,也不得不全家出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可见天气怎样?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能不能想象得到?“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难道他们真的“不知热”吗?难道他们真的希望炎炎夏日再长一点?显然不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苦再累,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欠下的债要还,地里的租要缴,不能不豁出命去。“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贫妇人为什么不在家中带孩子,不在自家田里忙活,却抱着孩子来到别人田里捡拾麦穗?这一切都是贫困逼迫的啊!师:通过文字,我们看到他们的行为,通过行为我们体悟到他们的心情。下面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丁壮和贫妇身上,看看哪

10、一个更让人同情?(落实翻译:家田输税尽)明确: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再假想一下,家中没有田地,靠捡麦穗“充饥肠”能维持多久呢?悲凉之意不言而喻。师:古代表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诗篇比比皆是,但本文更胜一筹,那是因为诗人能主动和农民对比。“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作者为什么惭愧、自责?说明了什么?明确:不劳而获、无功受禄、衣食无忧。 深切同情 无限愧疚活动3【练习】观刈麦 四、拓展升华师:古代农民苦不堪言,不仅仅唐朝白居易看到了,其他朝代其他诗人也看到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张俞蚕妇师:你能结合观刈麦一句诗说说造成他们贫困的真正原因吗?明确:“家田输税尽”,的确,一个“税”字,也就是沉重的赋税,揭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瓦不遮屋、衣不蔽体的真正原因。师:下面再读几遍,融入作者的感情。而后对照投影,看谁能当堂背下来。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