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整册教案.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271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46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它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整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其它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整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其它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整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其它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整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整册教案.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屈夏萍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要求:本册通过精美的宣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高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识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2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6、在阅读中揣

2、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收集信息。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10、能些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1、草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个生字,会认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

3、、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过程与方法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教学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教学准备:ppt 录音带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

4、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内容归纳,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

5、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齐读感悟、练习背诵。四、品味练笔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五、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二、朗读理解、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

7、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三、读中体会、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

8、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学习第五段: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四、总结感悟、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齐唱爱我中华。五、练笔拓展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板书设计】【课后记

9、】在自读中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就会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2*丝绸之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矗 凹”等七个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2、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

10、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教学准备:ppt 录音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一、谈话导入1、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板书课题)2、 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二、 学习课文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

11、。(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3、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二)学习第3自然段。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

12、(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3、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辟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详细写?4、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系?是如何联接的?(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三)学习5-7自然段1、张骞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2、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

13、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用勾画出来。3、学生交流:(1)“他渡黄河、过沙漠日夜兼程当了俘虏。”体会刚开始的条件的恶劣都不是真正的困难,遇到匈奴才是真正的困难。板书:日夜兼程当了俘虏(2)“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他的意志坚定,时刻都想着未完成的事业。板书:等待准备(3) “逃走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板书:逃走(4) “终于到达”板书:到达(5)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这一路历程?板书:“历尽千难万险”(6)面对这长达13年的困难,张骞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定?是什么在支持着他?学习到这儿,你想对他说些什么?(7) 一趟,张骞除了收获面对困难的信心,还收获了什么?(四)学

14、习第8自然段。1、默读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在文中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用画出来。(“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读,“丝绸之路”是什么的纽带?板书:交流与发展)2、自由读:交流与发展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交流的什么?(物产与文化)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流吗?如果没有交流社会会怎么样?(不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了交流才有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三、情感升华1、丝绸的出名源于“丝绸之路”,中国在世界上举世闻名也源于“丝绸之路”。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

15、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2、 你还知道哪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说一说?3、学习了丝绸之路,请你当一当导游,把丝绸之路的故事介绍给周围的人听。【板书设计】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课后记】在自读中学会了本课的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堂气氛活跃。3、白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

16、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西部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学准备:ppt 录音带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

17、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教师板书:白杨【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1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

18、事?(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19、。(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三、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

20、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要重点理解,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学生感受到白杨树生活环境的恶劣及性格的坚强,为以后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笔】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三、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

21、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大伞 抚摸、介绍、边疆 、陷入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二、剖析实质,表达心声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 学习第10 至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

22、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 【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3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

23、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三、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1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预设: (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3)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2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

24、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四、感情朗读,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以读启思,读中体验,读中表达情感】练习设计1读拼写词语:Qng x ysn fumo jisho binjing xinlu 2根据原文内容填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 ,不管( ),它总是( ) ,那么( ),不软弱,也不( )。 突然,他的嘴角又 ( ),那是

25、因为他( )的右面,在一棵( )身边,( ) 正迎着风沙( )。 3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_4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把它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好吗?_【板书设计】 (借物写人) 白杨建设者 高大挺秀扎根边疆 适应性强教育下一代 坚强不屈共建边疆【课后记】在自读中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并会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课堂气氛活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

26、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教学重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ppt 录音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大屏幕展示拉萨,师简介拉萨概况)指名

27、谈拉萨印象。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设计意图:本文无情节、趣味性弱。从拉萨入手破题,一是为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二是为了学生了解拉萨概况,知道修建青藏铁路的目的。)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8、(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

29、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1研读“困难1”(1)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2)体验困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3)克服困难:“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

30、凶一时的冻土。”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资料,深化认识:课件生命禁区的早晨。(设计意图:文本中呈现的严峻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突破难点的关键的体验,图片资料的价值,在于“形象大于思维”。活生生的人物能让学生加深感受,缩短时空距离,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深化认识。)(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战风雪,斗严寒,在 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2研读“困难2”(1)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

31、攻”(2)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3)克服困难: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师: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读第89自然段)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设计意图:对形象的感受应该重于对观点的感悟,这是语文的学科特点。本环节抓住两个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1

32、拓展资源:青藏铁路工程足以让世界震惊。老师从网上获得了一些资料(大屏幕出示,老师讲述建设者的“苦”“笑”“酷”)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小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

33、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铁路的现在和未来,让他们比普通公民对铁路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懂得西部大开发这一国计关乎民生,期待进而激发学生“拳拳童心,胸怀祖国”的豪情。)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既使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七、总结【板书设

34、计】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一一克服极度缺氧【课后记】在自读中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课堂气氛活跃。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准备:ppt 录音带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

35、想感情。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

36、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2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7、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全班一起诵读全诗。第二课时(舟过安仁)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2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体会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

38、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

39、象的画面。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诵读古诗。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理解这首词的意思。2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

40、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二)初读,正音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三)再读,解意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2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

41、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四)精读、悟情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五)熟读,成诵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全班朗

42、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3熟读成诵。【板书设计】草葱笛悠 色彩声音 寄情于景牧童 情景交融 晚归休憩 安然恬静 江上所见 静态 童真可爱舟过安仁 稚趣横生 张伞使风 动态 景物 描绘形象 世外桃源乡村景清平乐村居 悠闲自得农家情 人物 各具情态【课后记】在自读中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已会背三首诗,课堂气氛活跃。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 多媒体课件2学生 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