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学案.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3851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概念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数学]概念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数学]概念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概念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概念学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学案 第 34 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元素涵义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相同核电荷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概念范畴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有数量的含义。用于表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决定因素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来决定原子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决定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决定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性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可分带电联系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原子组成分子;分子能保持物质所有的化学性质。同种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H、C、Si等化学式CO

2、2、HCl、O2等离子符号Na+、Al3+、OH-元素符号O、Fe、S等2物质的分类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依据有很多,如组成、结构、某种性质、用途等,以何种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关键是看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通过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就可根据这类物质的通性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和结构由同种物质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特征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可用物理方法分离。没有固定的组成、不具有固定的性质(如没有固定的沸点)不可用物理方法分离。性质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

3、学性质例氢气、氦气、胆矾铝热剂、空气、石油常见重要混合物举例:常见纯净物举例: 物质分类标准:(1)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2)按能否电离来分:电解质、非电解质按电离程度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3)按组成、性质分类:酸、碱、盐、氧化物酸按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按电离出H+量:一元酸、多元酸;按酸根性质:氧化性酸、还原性酸;按电离程度:强酸、弱酸;按挥发性:难挥发酸、易挥发酸碱按电离出OH数: 一元碱、多元碱;按溶解性:可溶性碱、难溶性碱;按电离程度:强碱、弱碱氧化物按性质分: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

4、氧化物盐按组成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区别微观本质无化学键的断裂、形成有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宏观表现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伴随现象大小、形态、状态改变发光、发热、气体、沉淀、变色具体实例气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金属导电,焰色反应,胶体凝聚、电泳、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蒸馏、分馏、结晶、萃取、吸附、盐析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氧化还原,电解质导电,电解,水解,风化、催化、钝化、炭化、皂化、酯化、裂化、硝化、硬化、硫化(橡胶) 、老化、干馏、自燃、脱水、变性(、取代、加成、消去、聚合联系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

5、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4分散系分类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直径10-7m或1nm100nm分散质微粒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小分子和离子的聚集颗粒或高分子颗粒固体小颗粒小液滴分散质状态固、液、气固、液、气固液主要特征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介稳性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不透过滤纸能否透过滤纸能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能透过半透膜实例Na Cl溶液有色玻璃;Fe(OH)3胶体;烟、云、雾泥浆水苯与水鉴别无丁达尔现象有丁达尔现象静置沉淀静置分层分离方法蒸发、结晶渗析、盐析过滤分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溶液由 、 组成。饱和溶液:一定 下,一

6、定量溶剂中不能 的溶液。溶液是否饱和是相对的,改变 、 、 等因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变。(2)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表示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里形成 时所溶解溶质的 。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单位为。(3)结晶: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比较明显的固体溶质,如,一般采用结晶;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不明显的固体溶质,如,一般采用结晶。可以用分离上述固体形成的混合物。结晶水合物: 。如胆矾( )、绿矾( )、明矾()、石膏( )等。(4)风化与潮解风化:结晶水合物在 里失去 的现象。例:Na2CO310

7、H2O长期露置空气中的现象:由 逐渐变成 。潮解:某些 物质吸收 ,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 或 的现象叫潮解。易潮解的物质有: 等。附:粗盐易潮解,而精盐不易潮解。这是因为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杂质的缘故。(5)胶体的性质现象应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电泳现象在冶金厂;水泥厂;硫酸厂常用高压电对气体作用,除去烟尘;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聚 沉制豆腐;墨水不能混用;利用明矾净水;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工业制皂的盐析;解释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土壤的保肥作用。渗析法精制胶体、血液透析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求: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基本概

8、念,分析并表达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常见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并比较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并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进行有关计算。4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生活、生产、环保和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基础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 失 电子的反应物质 失 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 升高 还原反应物质 得 电子的反应物质 得 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 降低 被氧化元素 失 电子的过程元素 失 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 升高 被还原元素 得 电子的过程元素 得 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 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

9、 氧化反应 所得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还原产物通过发生 还原反应 所得的生成物氧化剂 得 电子的反应物还原剂 失电子的反应物氧化性 得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 难易有关,与得失电子的 多少无关。还原性 失电子的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关系:还原剂 性 电子 化合价 反应 产物 反应物 性质 实质 特征 反应 生成物 氧化剂 性 电子 化合价 反应 产物2氧化还原反

10、应判断及定性分析依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例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KClO3 = 2KCl + 3O2 B2Fe(OH)3 = Fe2O3 + 3H2OCCaO + H2O = Ca(OH)2 DC + H2O(g)= CO + H2例2:(2011江苏)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双箭号从反

11、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号起止所指的均为同一种元素;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况及价的升降、被氧化或被还原等内容。失6e-得6e-2Al+2NaOH+6H2O=2NaAlO2+3H2+4H2O 2Na2O2+4H2O=4NaOH+O2+2H2O(2)单桥线法箭号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线上只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例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有强到弱的顺序: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2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12、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依据一: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客观事实)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例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依据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随着金表中金属活动性的减弱,金属的还原性越来越弱,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来越强.(除Fe3外)。根据非金属元素活动顺序表比较,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

13、强而减弱。例5:已知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4HCl+O22Cl2+2H2O。则KMnO4、O2、Mn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KMnO4MnO2O2 。依据三: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发生反应条件难易等进行判断。一般来讲,一组反应中,反应条件越简单,对应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不同物质在与其他同一物质反应时,被氧化(或还原)的物质化合价升高(降低)的越多,对应的该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例6:下列离子具有还原性的是AMnO4 BNO3 CCl DFe3+依据四:同

14、种素元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HClOHClO2HClO3 HCl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但主要只表现出一种性质。例7: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实验确定它们还原性强弱顺序:将A与B浸在稀H2SO4中用导线连接,A上有气体逸出,B逐渐溶解;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AABC; BBAC; CBCA; DCAB依据五:依据电极反应判断:原电池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强);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

15、还原性)强,阴极上哪种金属的阳离子先析出(被还原)则氧化性越强。例8: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依据六: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的单质(或原子)从左到右还原性减弱,氧化性渐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同主族元素单质(或原子)从上到下还原性渐强,氧化性渐弱。例9: A与B两元素的原子,当他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则可判断A

16、A的氧化性小于B BA-的还原性大于B- CB- 的还原性大于A- DA的氧化性大于B依据七:反应中得到相同数目的电子所放出的能量越多,则该元素氧化性越强, 反应中失去相同数目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越少,则该元素还原性越强。外界条件对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影响(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例:Cu和浓H2SO4;MnO2和浓HCl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碱性越强,还原性越强。例:S2SO32H+ ; NO3H+温度越高,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例:浓硫酸加热有明显的氧化性注意: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非多少。氧化性的强弱是指氧化剂能使其他物质的化合价升高(

17、或失去电子)的能力,并不是指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的程度,同样,还原性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可以从被氧化(被还原)元素化合价改变情况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5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单质、化合物、离子)氧化剂还原剂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常见的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C12、Br2X- #KO2、O3H2O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氧化物MnO2Mn2+含氧酸浓硫酸SO2HNO3NO2或NO盐KMnO4K2MnO4、MnO2Fe3+、Cu2+Fe2+、Cu+过氧化物Na2O2、H2O2H2O或OH-

18、常见的还原剂:物质类型类例对应氧化产物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Mn+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H+或H2OCCO或CO2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氧化物COCO2SO2SO3或H2SO4酸H2SSHII2盐SO32-SO42-Fe2+Fe3+具有中间价态的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面的性质中间价态的物质Fe2+SO2、SO32-、 H2SO3H2O2氧化产物Fe3+SO42-O2还原产物FeSH2O表现的主要性质还原性还原性氧化性6氧化还原常见规律(1)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19、。例10: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还原产物是ANO2BNOCN2ODN2例11:R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若反应后R2O变为。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A1B2C3D4(2)价态规律例12:在6HCl+KClO3=3Cl2+KCl+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B5:1 C1:5 D3:1例13:在3S + 6KOH 2K2S + K2SO3 + 3H2O反应中,作氧化剂的S原子与作还原剂的S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 B21 C

20、13 D31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种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一般情况下,元素的价态变化是以元素相邻价态转化最容易的。在特殊情况下,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或还原剂遇到强氧化剂时,元素的价态变化不是邻位转化而是跳位转化的。如单质铁和氯气反应时,铁元素由0价跳过+2价,直接转化为+3价。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这里的中间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此时必是高价转变成较高中间价,低价转变成较低中间价,不会出现价态互换或价态交叉现象。 同种元素的同一中间价态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中间价态变化为它两端的价态(3)反应先后

21、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和氧化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和还原剂发生反应。例14: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AMg BCu CAg DH2例15: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NaCl Na2SO4 BNaCl NaBr Na2SO4CNaCl Na2SO4 I2 DNaCl NaI Na2SO47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

22、恒例16: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1:4 B1:2 C2:1 D4:1配平步骤: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存在的实际形式调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系数,使之成11的关系。调整系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利用元素守恒,用观察方法配平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物质的系数。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备注:缺项配平,缺项配平时,根据原子守恒进行判断,缺少的物质

23、一般为H2O有机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例17:配平下列方程式2 KMnO4+ 5 H2C2O4+ 3 H2SO410 CO2+ 2 MnSO4+ 1 K2SO4+8 H2O有机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变价元素往往有碳,可采用氢氧标碳标出碳元素化合价。8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得失电子守恒)(1)氧化还原反应产物(或产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定量确定例18: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用25.00mL0.049mol/L的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Fe2(SO4)3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Fe2+离子恰好与24.50mL0.02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完全作用生成Fe2(SO4)3,MnS

24、O4等物质,则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AN2 BN2O CNO DNO2(2)氧化剂与还原剂用量的计算例19:含有ngHNO3的稀溶液,恰好使5.6 g铁粉完全溶解,若有n/4gHNO3被还原成NO(无其他还原产物),则n值不可能是 A12.6 B16.8 C18.9 D25.2(3)原电池、电解池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例20: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丁烷,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三氧化二钇)的ZrO2(二氧化锆)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1)该电池放电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4H10+13O28CO2+10H2O 。(2)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

25、式为:正极:13O2+52e=26O2-;负极:2C4H10+26O2-52e-=8CO2+10H2O。则固体电解质中的O2-向 负 极移动(填“正”或“负”)。(3)某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用上述电池电解该金属的一种含氧酸盐的酸性水溶液时,阳极每放出3 360 mL(标准状况)氧气,阴极析出金属10.4 g,在该含氧酸盐中金属的化合价为 +3 ,在该实验中,若不考虑能量的损失,电池中消耗丁烷的质量最少是 1.34 g(结果精确至0.01 g)。离子反应知识要求: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实质,并正确判断离子共存问题。2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进行判断正误。基础知识:1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共存实

26、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常见离子反应的类型(发生条件)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例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 Ag+ NO3- Cl- BAl3+Fe3+SO42- Cl- CK+ Cl- NH4+ OH- DBa2+Na+CO32-H+ EFe3+SCN-NO3-H+ FCO32- HCO3- OH- K+GH Na CH3COO Br HAlO2- HCO3- HSO3- Na+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常见的难溶物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常见难电离物质:弱酸(H2CO3、HClO、HF、CH3COOH、

27、C6H5OH等,(除 H2SO4、HNO3、HCl、HBr、HI外的多数酸)、弱碱(NH3H2O)、H2O、络合物注意:难溶物并不一定难电离,难电离物质并不一定难溶。常见易挥发的物质:SO2、CO2、NH3等。例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Fe3、Al3、HCO3-、NO3 B Al3、HS、I、SO42- CMg2、Ca2、NH4、CH3COO- DNH4+、CO32-、Na、SO42离子间发生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 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S2O32、SiO32、ClO-、C6H5O-;Fe3+与CO32、HCO3

28、、AlO2、SiO32、ClO-;Fe2+与AlO2、SiO32;NH4+ 与 AlO2、SiO32、ClO-、C6H5O-等。注意:水解能力相当弱的弱碱阳离子与弱酸酸根离子,不能彼此促进对方水解直至进行到底,因此不考虑双水解,能大量共存于同一个溶液。例如:NH4+、Mg2+和HCO3、HSO3、CH3COO-例3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I-ClO- Na+ H+ BAl3+ Mg2+Cl- SO42- CFe2+Cl-NO3-H+ DNa+H+ SO42- S2O3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性离子:Fe3+、MnO4-、NO3-(H+)、ClO-常见还原性离

29、子:S2-、I- 、Fe2+ 、SO32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例如: MnO4与Br、Cl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例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的是:无色溶液中: K+、Cl-、Na+、H2PO4-、PO43-、SO42-;使pH试纸变深蓝的溶液中:CO32-、NO3-、Na+、S2-、AlO2-、SO32-;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O-、HCO3-、NO3-、NH4+、S2O32-;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Na+、SO42-;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4-、NO3-、SO42-、Na+、Fe3+;p

30、H0的溶液中:Fe2+、Al3+、NO3-、I-、Cl-、S2-A B C D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pH1、甲基橙呈红色、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等,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例5:对于反应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31、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Si与烧碱溶液反应;Fe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B C D离子方程式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也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但不是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能表示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配平原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例6: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B用浓盐酸与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MnO2+2H+2ClMn2+Cl2+2H2O 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

32、2O= Al(OH)3HCO3E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HOHSOBa2=BaSO4H2OG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 2Fe3+3H2H盐酸和苯酚钠溶液反应:C6H5O+H+ = C6H5OHI氯化银溶于氨水:Ag+2NH3H2O = Ag(NH3)2+ + 2H2OJ实验室制Fe(OH)3胶体:Fe3+3H2O Fe(OH)3+3H+K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Fe(OH)3= FeO42+3Cl+H2O+4H+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离子反应必须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Ba(O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3、既要写Ba2与SO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各物质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只能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如HCO3-不能写成CO32-H,HSO4+通常应写在SO42-H,HCOO不可写成COOH等。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若浓度较小且是澄清溶液,写成离子形式;若浓度较大且是浑浊溶液时,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时,一般写成化学式,并标“”。如: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写成:Ca2+2OHCO2CaCO3H2O;石灰乳(Ca(OH)2浊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写成:Ca(OH)2CO32CaCO32OH;AgNO3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写成:2A

34、g+SO42Ag2SO4(Ag2SO4微溶)。氨水作为反应物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较大时,写成NH3,并标上“”,否则一律写成NH3H2O。反应程度“=”“”是否正确。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方程式是否配平。如FeCl2溶液与Cl2反应,不能写成Fe2Cl2=Fe32Cl-而应写成2Fe2Cl2=2Fe32Cl-,同时两边各原子数也应相等。例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OHSO2HSO3B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H2OC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多:

35、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DNaH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HSO42Ba2OHBaSO4H2OE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4Fe22Br3Cl24Fe36ClBr2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点:(1)生成物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滴加顺序)(2)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3)氧化性、还原性不同引起的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常用化学计量复习学案知识要求:1根据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各物理量的

36、相互转化)。2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基础知识:1相对原子质量例1:下表是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同位素原子的丰度(物质的量百分含量)数据:符号含义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自然界中各同位素原子的丰度一个氯原子中有17个质子,18个中子34.96975.77一个氯原子中有17个质子,20个中子36.96624.23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列式计算,下同): 34.96975.77%36.96624.23%35.453 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 3575.77%+3724.23%=35.485 例2:自然界中硼有两种同位素:10B和11B,又测得硼的相对原子量

37、为10.8,则10B和11B的原子个数比为 x=20(10B) 10B:11B=2080=14 。也可用十字交叉法一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12C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元素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 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所占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或称丰度) 算出来的 平均值 (注意此处用的是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MAa%+MBb%+MCc%+ (计算表达式,用MA,MB,MC代表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b%,c%代表各同位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元素周期表中列出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各元素的 平均相对原

38、子质量 。如天然氢是由两种同位素1H和2H组成,它们的同位素相对质量分别是1.00782和2.0140,同位素丰度(天然同位素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是99.985%和0.015%,所以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0078299.985%2.01400.015%1.00794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 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和所占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或称丰度) 计算出来的 平均值 。计算公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只是式中MA,MB,MC表示各同位素的 质量数 。同位素的质量数是 同位素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的整数部分之和 ,它是个正整数。但质量数不只是微粒个数,它是一个属于质量范畴的数值。质量数是对某种 而言的,如的质量数是 35 。对于一种元素来说,没有一种质量数跟它相对应,因此讲氯元素的质量数是35是错误的。把构成分子的每一种原子的 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要乘上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相加,得出的数值即为相对分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按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和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适用于 混合物,常用于混合气体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当于把混合物看作一个“单一组分”,这一“单一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