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2013会计知识.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2750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2013会计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财务管理]2013会计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财务管理]2013会计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2013会计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2013会计知识.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会计知识第一章会计概述 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补充知识点)A、古代会计阶段(1)在西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会计”一词。(2)在宋代,官府中的官吏报销钱粮或办理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实行“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数字,比喻支撑物体的四根柱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B、近代会计阶段(1)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即l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问世,

2、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被会计界公认为会计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2)我国会计从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过渡一般认为在明代。明末清初,山西帮商人傅山在“四柱清册”记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进-缴=存-该。“龙门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复式记账的开始。C、现代会计阶段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是现代会

3、计的开端。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财务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一般认为,现代会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更确切地讲是从1939年第一份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研究公报”的出现为起点。结论:会计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概念和特征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基本特征(共四个)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是唯一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等作

4、为辅助的计量尺度。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共有三大类(1)会计核算方法: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具体包括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2)会计分析方法(3)会计检查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最基本)职能。(二)会计的监督

5、职能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的。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

6、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定义: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注:并不是所有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必须是能以货币表现经济活动才是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通常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1.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1)供

7、应过程 (2)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3.资金的退出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补充知识点:A、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买固定资产等。B、经济事项是指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无形资产摊销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共七点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2)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和单位其他部门使用的备用金。3)有价

8、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未来收取款项的权利,如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补贴款,预付账款,债务是要承担的现时义务,包括各种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项4.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费用

9、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会计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权责发生制1、定义: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者应收应付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2、权责发生制优缺点优点

10、:正确反映各期实现的收入和所应负担的费用,实现二者的配比缺点:实务处理繁琐三、收付实现制1、定义: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2、收付实现制优缺点优点:会计记录直观;会计处理简单缺点:不能正确计算各期损益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一般认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

11、个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应当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法律主体可以大于、等于、小于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期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法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

12、中期。按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月度。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为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奠定了基础。(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同时,还应当假设所选择的货币的币值或代表的购买力是稳定的。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

13、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第二章 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2)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标准。(一)按会计

14、科目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按会计科目归属的会计要素一般将常用的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具体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如表所示。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其中:反映资本的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反映留存收益的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其中:

15、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有劳务成本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其中:反映收入的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反映费用的科目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常用会计科目参照表编号名称编号名称一、资产类二、负债类1001库存现金2001短期借款1002银行存款2202应付账款1122应收账款2203预收账款1123预付账款2211应付职工薪酬1131应收股利2221应交税费1132应收利息2231应付利息1221其他应收款2232应付股利12

16、31坏账准备2241其他应付款1401材料采购2501长期借款1403原材料2502应付债券1405库存商品2701长期应付款1471存货跌价准备三、所有者权益类1511长期股权投资4001实收资本1531长期应收款4002资本公积1601固定资产4101盈余公积1602累计折旧4103本年利润1604在建工程4104利润分配1605工程物资四、成本类1606固定资产清理5001生产成本1701无形资产5101制造费用1702累计摊销5201劳务成本1801长期待摊费用五、损益类(与利润有关)6001主营业务收入6050其他业务收入6111投资收益6301营业外收入6401主营业务成本6402

17、其他业务成本6401营业税金及附加6601销售费用6602管理费用6603财务费用6711营业外支出6801所得税费用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将会计科目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六类,但共同类科目只在某些特殊业务中使用。工商业企业的一般涉及不到,因此,本教材以大纲为依据,将常见的会计科目划分为五类。 (二)按会计科目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1、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2、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

18、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应付账款”科目按债权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原材料”科目按原料及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具体构成内容。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具体如下表所示。会计科目(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子目)三级科目(细目)原材料钢材螺纹钢角钢钢 板镀锌钢板普通钢板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车队食堂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

19、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二)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三)实用性原则(1)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2)企业不涉及的交易或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科目。

20、四、补充知识点:还有一部分内容三、会计账簿与账户,在这里讲解(一)账户1、概念定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名称(会计科目)+格式 2、账户的分类(1)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分类账户或总账。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账户最基本、最主要的

21、一种分类方法。由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经济内容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因而,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就是按账户所核算和监督资金运动状态分类。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等五大类。这样分类便于确切地了解各个账户的核算内容,并取得所需要的会计核算指标。现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各大类账户的具体分类。1.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是反映资产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资产类账户又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1)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按照各项流动资产的经济内容又可分为:反映货币资金的账户,如“库存现金”、“

22、银行存款”等账户;反映结算债权的账户,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账户;反映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账户,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反映存货的账户,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2)非流动资产的账户。按照各项非流动资产的内容,又可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等账户。2.负债类账户。按照负债的偿还期限长短等特性,又可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和反映长期负债的账户。(1)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账户。(2)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23、盈余公积”等账户4.成本类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研发支出”等账户5.损益类账户。A、反映营业损益类的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所得税费用”等账户等账户B、反映非营业损益类的账户,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从数量上看,发生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无非是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因而账户也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面,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

24、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从账户的核心部分看,账户的基本格式如下图所示。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账户基本结构图上述只是账户结构的抽象图示,具体还应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例如总分类账的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总分类账年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的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

25、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两者的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同时也为财务报表的构筑提供了基本架构,所以会计权素又称为会计报表因素。我国企业的会计要素共6个,可以划分为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为静态会计

26、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

27、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的,比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也应当确认为企业的资产。(2)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指资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例如,企业通过收回应收账款、出售库存商品等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企业也可通过对外投资以获得股利或参与分配利润的方式间接获得经济利益。按照这一特征,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没有用)(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也就是说,资产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不能作为资产确认。如企业签订

28、的购货合同,由于购买交易尚未发生,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例23】某企业计划在2009年购入一批存货,并已经与供货方于2008年l2月签订了购买合同,合同约定供货方应于2009年1月份提供商品。则企业在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不能将这批存货作为资产反映,因为其尚未取得。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第一,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补充知识点:基本确定性 95%但100%很可能 50但95%可能 5但50%极小可能 0但5%2、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变现和耗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1)

29、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袁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又称债权人权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

30、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的负债,但最终一般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对于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符合上述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第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

31、可靠地计量。2、负债的分类按照流动性,可以将企业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2)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亦称股东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其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2、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2)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共四项。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由于都属于企业净收益的积累,所以合称为留存收益。3、所有者权益的特征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债务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

33、所有者第三,所有者一般可以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和参与经营管理。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商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销售保险、咨询公司提供咨询劳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

34、、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明确日常活动是为了区分收入与利得的关系,不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应作为利得处理,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2)收入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由于收入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最终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3)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但是并非所有的经济利益的流入都是收入,如所有者投入资本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但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不能确认为收入。收入在符合定义的基础上,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

35、件时才能加以确认:第一,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第三,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2、收入的分类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出租)的收入 (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确认为损失,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失,违法经营被处罚而支付的罚款、违反合同支付的违

36、约金等。(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导致资产减少)。但并非所有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都属于费用,如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就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不能确认为费用。(3)费用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如企业偿还一笔短期借款,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负债也同时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不能确认为费用。费用的确认除了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确认:第一,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二,经济利益流出企

37、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第三,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2、费用的分类按其与收入的配比关系,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另外所得税费用也属于期间费用。营业成本(六)利润。1、定义: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经营业绩,通常是评价企业管理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和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利润的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2、利润的分类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不同层

38、次的概念。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二)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的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

39、价物的金额。实务中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方面(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额。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实务中多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四)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五)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

40、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方面。第三章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法(一)复式记账法的的概念记账方法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登记在账簿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1)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的业务发生后,仅在会计科目中记录银行存款的减少;也有同时在银行存款账和材料账之间记录的,但两个会计科目之间没有平衡相等的对应关系。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在选择单方面

41、记账时,重点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一般只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而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之间也形不成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多在个体经营,经济业务非常简单、单一的会计主体中使用。(2)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的。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地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复式

42、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特点是:第一,会计科目设置完整,具有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第二,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要进行反映和记录第三、对第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反映其涉及的两方面第四、对一定时期内的会计科目记录能进行综合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又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三)、复式记账的基本要素1、平衡原理-会计等式2、记账符号3、记账规则4、试算平衡方法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

43、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