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2001372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团建设]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党团建设]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党团建设]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团建设]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团建设]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观察课堂研究教学,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麻晓春 2010.10,一 关于 课堂 观察 的 几点 思考,课堂观察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凭经验、感觉进行的观察。 第二个层次:有目的,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观察。,复述式(叙事性)评课 鉴赏式(文学性)评课 口号式(概念性)评课 特点式评课 评人式评课,凭感觉、经验的课堂观察,二年级语文指定教师上课 大家都来听课 大家都来评课 校长: 主任: 教师: 校长再动员: 剩余教师说:,“三句半”教研活动,普通话讲的好,板书设计巧妙,时间搭配合理,还有什么想说的?,挺好!挺好,例1.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语言清晰,表

2、达准确。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例2.刘老师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的教学热情很高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刘老师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就很好体现了这点,他与学生打招呼的方式以及语气非常热情,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一下子就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也了,形成了个良好的开端。 2 导入部分新颖自然,易让学生接受。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利用有趣的图片和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单词,让学生很自然的描述他们的情况。 3

3、教学思路清晰,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教师必须善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设计英语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4 另外,刘老师的本身基本功也很扎实。教态放松,带有比较夸张的语言,表情及动作,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凭感觉、经验的观察带来的是空话连篇、套话成串的评价,除了似曾相识,没有留下可以让我们感悟、反思、讨论的东西,也就没有提供我们研究的任何素材。,研究是一个系统过程,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比开展研究之前更多的知识。 Merrina and Simpson,1984,研究需要什么?,“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 “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

4、对的?”,1.研究需要观察。 2.研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3.研究可以采取不同方式:观察、调查、实验。 4.研究不仅是观察,也要思考。 5.研究工作通常包括:搜集相关事例,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设,对收集到的事例进行解释和判断。 6.研究需要证据、有逻辑的有说服力的讨论。,研究需要什么?,1.观察要基于问题,只有带着问题的观察,才会有真正的发现和价值。 2.观察需要工具,观察要求准确。 3.观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保持完善的记录。 4.不能让对观察结果的期望影响实际观察到的结果,危及科学的客观性。所以,在观察时应采取一些步骤来避免这种干扰。,观察需要什么?,客观性、科学性、深度、说服力,二 我

5、们 如何 做 课堂 观察,(一)观察前的准备,明确观察的目的我为什么要观察? 明晰观察的依据我凭什么能观察到? 选择观察的视角我要观察什么? 确定观察的方法或技术我怎么观察?,年级不同,抓重点词句的策略是否该相应地有所区别,1.我为什么要观察(明确观察的目的) =我要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衔接,两者的不同,两者的联系,学生身心特征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问题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思考:,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2.我凭什么能观察到? (明晰观察的依据),你看到的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不合作的学生,他在 干什么?

6、,理念:现代教育倡导,教学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发展。关心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理念决定观察,问题:他为什么不与同学一起学习?,观察基于问题,教学目标 内容设计 教学表述 进度安排 资源利用 激发动机 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 鼓励创新,课堂语言对话 课堂师生活动 教师提问方式 教师提问内容 教学思维含量,3.我要观察什么?(选择观察的视角),课堂观察视点,教学目标 内容设计 教学表述 进度安排 资源利用 激发动机 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 鼓励创新,课堂语言对话 课堂师生活动 教师提问方式 教师提问内容 教学思维含量,若干视点 (如提问分析) 提问的数量 提问的认知层次 提问的方式 问题的

7、指向 学生回答的方式 教师理答的方式 ,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其相关的重要方面和因素,把某一重要方面作为视角,把某一重要因素作为视点进行课堂观察。视角和视点的设计要突出重点,注意科学性。,观察的视角、视点如何设计?,例:各教学阶段问题数的预设与生成,例如: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视角: 教学预设主要环节, 动态生成主要环节, 教师应对策略, 效果, ,视点: 1.点拨, 2.评价, 3.追问, 4.冷处理, 5.请其他学生帮忙, 6.不处理, ,例:,思考,初中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观察的视角和视点,视角1: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视角2:两者的不

8、同 两者的联系,视角3:,描述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4.我怎么观察?(确定观察的方法或技术),观察,决定记录的范围(全局、个体) 用描述性的语言而非评论性 每个叙述分行,前面加上时刻,时间标记后面,不是那种事先分类好的“类型”语言的记录,而是“素描”语言。甚至可以用实录片段记录,随后补充出分析的结论。,描述性观察,例: 观察目的:检验分组模式 观察者:西尔维娅罗德里格斯 年级:五年级 8:45 阅读小组跟老师一起活动。每组的所有孩子轮流进行阅读,从水 平最基础的那个开始。五个组内都有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生。老师 通过活动挂图出示单词来巩固技能。 9:15 数学小组,每个组内的孩子在做不同类型的数学题

9、。两个组做很 长的除式,另一组做乘法,还有一组做分数。数学小组与阅读小 组的成员不一样,例如。萨拉简在数学组中做的是较难的分数 题目,但在阅读组中是最低水平。 9:45 【美】阿瑟J.S.里德等著 伍新春等译: 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P31,提问的认知水平检核,(片段),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结构性观察:,(片段),结构性观察表格式一,(二)观察中的态度和工具,态度:客观准确(分析、评价的前提) 工具:多种多样(根据内容决定),过程(环节)的描述性观察,过程(环节)的结构性观察,(片段),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问题的结构性观察,图示法,讲桌,记忆 推理 创造 批判

10、,教师的移动路线,(三)观察后的统计与分析,统计:频次表 描述(把记录的素材概括成现象、实例) 归纳、推理:(利用数据,用数据说话) 求证、分析:(利用访谈、测量证实自己的发现),提问的认知水平检核,(片段),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结构性观察:,各教学阶段问题数的预设与生成,例如: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对数据的描述,问题的目的指向,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问题的思维水平,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学生应答方式,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学生回答的类型,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教师理答的方式,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

11、个性闪光,学生自主取向 中立 教师主导取向,观察描述和数据我看到了什么,对数据的分析,描述和概括数据这是什么事实和问题,数据的证实这事实和问题是真的吗?,数据的分析这事实和问题说明什么, 应坚持和改进什么,情境:在一所乡村中学听课,教师正在讲某个定义,正巧有一辆拖拉机从远处的 机耕路上驶过,于是学生将视线转向了窗外。,观察:在一所乡村中学听课,教师正在讲某个定义,正巧有一辆拖拉机从远处的 机耕路上驶过,全班有89,8%的学生将视线转向了窗外。,89.8%的数据只是一种整体描述,没有多大意义的, 需要进一步证实与分析。,深入求证、分析,问:为什么会去看拖拉机?,【观察5】教师示范问题 初二(上)

12、第20课第一部分,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 ,一位授课教师使用了录音机教学,但教学方式是:学生只听磁带不看书,盲目跟读,教师也没有领读,这对于语音较差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其作用有多大?殊知,形、音、义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若丢了“根”,何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分析】教师示范非常重要,是引领学生规范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缺乏示范,学生的学习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议】教师的语音必须做到精确、到位,必须发挥范读、领读的作用,建议充分设计语音卡片,并与词汇卡片相结合,开展语音过关竞赛等活动。,定性分析,课例: 新文

13、化运动 主题: 课堂追问有效性 温州二高 沈清,定量分析,1、教师追问频数统计与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集中在新课学习中,一方面反映出这堂课“火力集中”,注重重点知识的理解与难点的化解;另一方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视线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这个环节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反馈中有正面积极的评价,但更多的是利用追问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这些追问往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反映了该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不过还要通过追问加强对旧知的复习和对新知的巩固。,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追问方式集中在跟踪追问和因果、发散追问三种方式

14、。因果追问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给学生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跟踪、发散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但无意义追问和不恰当追问共3问,占整堂课追问数18.7%,这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个案和通则解释 归纳和演绎解释 定量与定性解释,数据的解释,数据的推理 (因果关系),在时序上,因先于果 两者间具有实证的相关性 因果关系不依赖于第三个变量,应用课堂观察后的数据,三 我们 如何 组织 课堂 观察 研究,(一)基本步骤,第一步:对

15、教案进行诊断,明确要观察研究的问题。 第二步:研讨、确定观察的视角和视点。 第三步:依据视角进行分工,组成各个观课小组,选择观察 技术,准备好观察工具(表格、时间统计工具、摄 影或摄像工具等)。 第四步:观察课堂,统计数据、归纳诊断。 第五步:小组交流,提出建议 第六步:改进完善,再次观察,分析效果 第七步:概括提炼,总结发表,推广应用。,时间线标记,弗兰德师生语言互动分类,可参见: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p15,(二)借用工具,可参见: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p14,p15,p18,让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师生语言互动时间分布表,师生语言互动状况及其理念与行为的改变,1.课堂静止或不理解的时间、教师指示或命令、批评或辩护权威行为在改进课中下降为零;教师演讲、学生按老师要求表述明显减少 2.教师的提问、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发现的语言在改进课中明显增加;教师接纳学生感觉的语言也有上升,(三)开展几类观察研究,优秀课例借鉴观察 课堂教学诊断观察 专题课例微格观察,课堂观察研究的要点: 观察目的要明晰 准确定好视角点 找准工具合目的 客观细致做记录 统计概括好数据 由表及里有分析 根据数据来讨论 提出建议助改进 教学质量会提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