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计算机网络之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可以采用上次的.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2003228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它课程]计算机网络之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可以采用上次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其它课程]计算机网络之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可以采用上次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其它课程]计算机网络之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可以采用上次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其它课程]计算机网络之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可以采用上次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计算机网络之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可以采用上次的.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协议、层次、接口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化研究方法。 了解: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与主要协议。 了解: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了解:网络协议标准组织,RFC文档、Internet草案与Internet协议标准的制定过程。,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协议、层次、接口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理解 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及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数据传输的实现过程(流动过程)! 每层提供的服务类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为什么要引入协议?,网络中,各个通信的实体的情况千差万别,比如操作系统其它网络设备的开发,设计;多个互联的节点之间,怎样保证有条不紊的顺畅的通信,传送数据?,如果没有统一的约定和规则,则共享和交换信息就是混乱一片,难以进行,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 网络协议的概念,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 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

3、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Protocol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语义: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 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 式等; 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社会上存在的邮政系统,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协议(protocol),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要保证邮政通信系统的正常和有序地运行,就必须制定和执行各种通信规则。,计算机网络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协 议:,语 法,语 义,时 序,书信以及信封书写的格式规定,各级地区

4、的邮局工作者的按照什么分拣信件,邮递员以及邮局工作的动作先后顺序的规定,想要寄信,或者收信,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0,2.1.2 协议、层次、接口与体系结构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四个重要的概念,协议(protocol):已解释! 层次(layer) 接口(interface)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1,层次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将总体要实现的很多功能分配在不同层次中; 对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服务及服务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层次(layer),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2,网络分层的优点

5、,分层的优点: 1.促进标准化工作,允许各个供应商进行开发. 2.各层间相互独立,把网络操作分成低复杂性单元. 3.灵活性好,某一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别层,设计者可专心设计和开发模块功能. 4.各层间通过一个接口在相邻层上下通信,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3,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接口,层与层之间数据的交换点和服务 的提供点,各层之间的关系: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调用下层的服务完成自己的功能同时向上层提供服务,注意:这里的服务,除了本层的功能外还包括它的下面所有层提供的服务总和,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4,不同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 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

6、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的具体实现方法。,层次(layer)总结:,分拣信件的人并不知道,低层的运输部门使用卡车或者是铁路运输写信的人,不需要知道如何将信送达!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5,协 议: 服 务:,“水平的”,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垂直的”,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6,注意!,自己阅读书本:第二章的内容前部分!理解分层的涵义!,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7,接口(interface),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每层接口定义告诉上层进程

7、对其的访问方式,定义需要的参数和预期的结果。 只要接口条件不变、低层功能不变,低层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与技术的变化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例如:邮箱!,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8,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整套复杂的协议集; 网络协议是按层次结构来组织的;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9,2.2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2.2.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在OSI中 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界

8、上任何地方、同样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0,标准化组织ISO,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OSI:开放系统互联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1,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划分七层结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2,OSI参考模型的结构,1。低三层属于通信子网,涉及为用户间提供透明连接 2。高三层属于资源子网,主要涉及保证信息以正确可理解的形式

9、来传送 3。传输层是高三层和低三层之间的接口,是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保证透明的端到端的连接。,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3,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4,OSI 模式 概述,应用层 (高),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5,OSI 模式,数据流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应用层 (高),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6,应用层作用,Telnet SMTP HTTP FTP,用户接口,例子,应用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7,Telnet SM

10、TP HTTP FTP,ASCII EBCDIC JPEG,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例子,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8,Telnet HTTP,ASCII EBCDIC JPEG,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Operating System/ Application Access Scheduling,例子,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9,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

11、例子,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0,数据流层的作用,EIA/TIA-232 V.35,例子,物理层,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1,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2,802.3 / 802.2 HDLC&PPP,EIA/TIA-

12、232 V.35,IP IPX,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3,TCP UDP SPX,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IP IPX,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

13、速和线缆等,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4,TCP UDP SPX,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IP IPX,表示层,应用层,会话层,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5,PDU,PDU(protocol data unit)

14、:每一层使用自己层的协议和别的系统的对应层相互通信,协议层的协议在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叫协议数据单元。 上层 : message transport layer : segment 传输层 Network layer: packet 网络层 Data-link layer: Frame 数据链路层 Physical layer: bit 物理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6,后面有关OSI模型各层的功能请同学们自学。 主要是TCP/IP模型,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7,2.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它考虑怎样才能在连接计算机

15、的传输介质上传输比特流,屏蔽种类繁多的网络设备和通信技术的差异! 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 据传输服务;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物理层并不是指具体的物理传输媒体(它们是物理层之下的);物理层正是要屏蔽掉各式各样的差异。 物理层协议被设计来控制传输媒介,规定传输媒介本身及与其相连接的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以提供传输媒介对计算机系统的独立性. 要考虑的是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0.怎么去识别是1,还要确定插头的腿数和各个脚如何连接。,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8,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 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

16、链路连接; 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 采用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 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9,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 点到点);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负责两个主机之间进程的通信。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end-to-end)服务; 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 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0,会话层的主要

17、功能: 负责维护两个结点之间的传输链接,以便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 管理数据交换。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数据格式变换; 数据加密与解密; 数据压缩与恢复。,会话层服务就如同两个人进行对话。考察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会话方式:一般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都采用的是一人讲另一个人听的方式进行,这是半双工交互。 会话协调:通过会话双方的表情、手势、语调等进行发言权交替等协调工作,使会话能够顺利进行。 会话同步:会话双方进展必须是一致的,如果一方说的话另一方没有听懂,没有听清楚,听话一方需要说话方重说一遍,这就是会话同步,否则会话就会出现混乱。 会

18、话隔离:说话方要让听话方能分清所说不同内容的界限,这就是会话隔离。 上述对两个人会话进行考察的几个方面,都是会话层要完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1,基于ASCII码的计算机将信息“HELLO”的ASCII编码发送出去。但因为接收方使用EBCDIC编码,所以数据必须加以转换。因此,传送的是十六进制字符48454C4C4F,接收到的却是C8C5D3D3D6。,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2,应用层的主要功能: 为应用进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服务; 应用层需要识别并保证通信对方的可用性,使得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 其实,每个应用层的协议都

19、是为了解决某一类的应用问题, 而问题的解决正是通过位于不同主机的多个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工作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3,2.3 TCP/IP参考模型(重点知识) 2.3.1 TCP/IP参考模型的发展,TCP/IP协议一共出现了6个版本,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版本4,它的网络层IP协议一般记作IPv4 ; 版本6的网络层IP协议一般记作IPv6(或IPng, IP next generation); IPv6被称为下一代的IP协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4,2.3.2 TCP/IP的体系结构介绍,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主

20、机A,主机B,路由器,网络 2,网络 1,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4 3 2 1,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最高只用到网络层 而没有使用传输层和应用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5,TCP/IP各层主要协议,如LAN的Ethernet协议,令牌网的Token ring;分组交换网的X.25、帧中继、ATM协议;PPP,HDLC,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6,2.3.3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互连层(internet layer)

21、 主机-网络层(host-to-network layer),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7,主机-网络层,参考模型的最低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允许主机连入网络时使用多种现成的与流行的协议,如局域网的Ethernet、令牌网、分组交换网的X.25、帧中继、ATM协议等; 当一种物理网被用作传送IP数据包的通道时,就可以认为是这一层的内容; 充分体现出TCP/IP协议的兼容性与适应性,它也为TCP/IP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8,互连层,相当OSI参考模型网络层无连接网络服务; 处理互连的路由选择、流控与拥塞问题; I

22、P协议是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的网络层协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9,传输层,主要功能是在互连网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端连接;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0,应用层,应用层协议主要有: 网络终端协议Telnet; 文件传输协议F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域名系统DNS;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1,沙漏计时器形状的 TCP/IP协议族,H

23、TTP,SMTP,DNS,RTP,TCP,UDP,IP,网际层,网络接口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接口 1,网络接口 2,网络接口 3,Everything over IP IP 可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IP over Everything IP 可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网络上,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2,IP协议是核心,正是因为此核心,才使得形成真正的互联。,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3,两个重要的分界线,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4,两个不同程度的连接,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5,TCP/IP 参考模型与

24、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6,(补充知识):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5 应用层,4 运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动画详见,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7,以五层结构为例,说明数据在实际的传输时所经过的流程。,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8,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

2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 PDU,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59,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层 PDU 再传送到运输层,加上运输层首部,成为运输层报文,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0,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运输层报文再传送到网络层,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 IP 数据报(或分组),计算机网络

26、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1,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IP 数据报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2,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数据链路层帧再传送到物理层,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3,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5,4,3,2,1,5,4,3

27、,2,1,物理传输媒体,主机 1,AP2,AP1,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 从发送端物理层传送到接收端物理层,主机 2,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4,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5,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 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6,主机 1

28、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网络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 上交给运输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7,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运输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 上交给应用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8,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层剥去首部,取出应用程序数据 上交给应用进程,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6

29、9,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 应用程序数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0,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 用 程 序 数 据,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注意观察加入或剥去首部(尾部)的层次,应 用 程 序 数 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1,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

30、P2,AP1,主机 2,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计算机 2 的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 交给数据链路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2,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后 把帧的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H2,T2,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3,H3,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网络层剥去分组首部后 把分组的数据部分交给运输层,计算机网络 第2

31、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4,H4,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 把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应用层,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1,AP2,AP1,主机 2,应用层剥去应用层 PDU 首部后 把应用程序数据交给应用进程,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6,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5,4,3,2,1,5,4,3,2,1,主机

32、1,AP2,AP1,主机 2,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 应用程序数据!,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7,请同学们观看动画!,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8,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79,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0,2.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书上的文字内容,自学,作业见书后大题。) 2.4.1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的子层插入; 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降低系统效率; 数据安全性、加密与

33、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 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1,2.4.2 对TCP/IP参考模型评价,TCP/IP参考模型的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2,所以就采用如下的五层模型比较合理,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3,补充: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从通信的角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 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oriented service); 无连接服务

34、(connectless service)。,重点,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4,服务类型,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以电话系统为思想模式,以邮政系统为模式,通信前,无须事先进行对等实体之间的连接,通信线路资源完全在传输过程中动态分配,双方无须全部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呼叫连接,通话,结束!,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5,面向连接服务包括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注意!,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时候,是按序传送的,它比较适合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对于发送很短的零星报文,面向连接的服务开销就显得过大了。,计算机网络 第2章

35、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6,注意!,无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不需要预先建立好一个连接,下层的有关资源是在传输时动态分配的,不需要预定保留。而且不需要两端的实体同时“活跃”。,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7,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8,TCP/IP提供的三种服务层次,各种应用服务,TCP可靠的连接服务,UDP 不可靠的服务,IP协议 无连接的分组交付服务,尽力而为,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89,理解通信服务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根据主机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和效率的不同,设计者可以选择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类型; 在网

36、络数据传输的各层,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与传输层都会涉及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问题。,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0,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考点),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三个过程; 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连接类似一个通信管道,发送者在一端放入数据,接收者从另一端取出数据; 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是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1,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无连接服务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地址,各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 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连

37、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三个过程; 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目的结点接收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无连接服务的可靠性不好,但是协议相对简单,通信效率较高。,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2,确认和重传机制的特点,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 确认是指数据分组的接收结点在正确地接收到每个分组后,要求向发送结点发回接收分组的确认信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发送结点没有接收到接收结点的确认信息,就认为该数据分组发送失败,发送结点重新发送该数据分组;,重点,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3,服务类型与服务质量,协议四种类型: 面向连

38、接与确认服务; 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 无连接与确认服务; 无连接与不确认服务。 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要求,决定选择不同 的服务类型。,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4,2.5 网络与Internet协议标准组织及管理机构(自学),网络协议标准组织 RFC文档 Internet草案 Internet协议标准 Internet管理机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5,2.5.1 网络协议标准组织,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 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电子工业协会EIA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ATM论坛,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

39、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6,2.5.2 RFC文档 (例如:RFC2661),请求评价RFC文档从1969年ARPANET出现时就开始存在; 它们是用于Internet开发团体的最初的技术文档系列; 任何人都可以提交RFC文档,但它并不是一定会成为标准,事实上很多RFC 文档都没有实现; RFC文档草案对于从事Internet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是获得技术发展状况与动态的重要信息来源; 读者可以很方便地从相关主机使用FTP、Web和其他的检索方式获取这些文档。,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7,读RFC文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需要确定它是最新的文档,二是需要注意RFC文档的

40、类别; 所有的RFC文档都要经历评论和反馈过程,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它们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RFC文档一旦被提交,IFTF和IAB组织将审查RFC文档,通过后可以成为一项标准; RFC文档按照它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可以分为标准、草案标准、提案标准、实验性的、信息性或历史性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8,2.5.3 Internet管理机构,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 Internet地址分配授权机构IANA WWW联盟,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99,小结,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是网络技术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功能完备的网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协议; 网络协议就是按照层次结构模型来组织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00,习 题,1.什么是分层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含义是什么? 2.画出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并简述各层功能。 3.简述TCP/IP四层结构及各层的功能。 4.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